闲着无聊翻出了Geekpark以前的一期视频,讲数字出版的。
一本书的出版往往可以分为三方:作者,出版商,读者。作者负责生产内容,而出版商负责对原始内容进行加工,最后对接读者。在这样一个环节中,作者显然是与内容紧密结合的,而出版商在这其中更多的起一个渠道的作用。如果没有出版商,作者产生的内容很可能无法到达最适合的读者群那里。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了数字阅读时代,如果依旧拿出版来说事,我们会发现很多东西其实没变。Geekpark这期圆桌讨论的切入点是iBooksAuthor,苹果去年出的一个制作电子书的软件。为此许多人惊呼个人出版时代的到来,将其视为一种内容生产权力的下放。但这些嘉宾都对其保持谨慎的乐观,原因很多,其一,iBooksAuthor虽然丰富了内容形式,但它绝对不会降低内容创作的难度;其二,编辑和出版商往往也是内容的创作者(高质量的插图,视频未必能由写文的作者一人扛下来);而最重要的,恐怕是技术并不能完全提供行销与推广的渠道。这也是为什么参与讨论的人都认为不管技术怎么发展,出版商永远不会消亡。
扯点别的。前一阵看魏武挥以前写的blog,也提到了互联网上的内容与渠道。举最典型的例子,内容的代表:新浪;渠道的例子:Google。而它们的商业模式都是广告,但显然Google的广告模式要强大得多。他最后得出结论,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没有渠道引导或控制来内容,等同于没有内容。于是互联网上会有搜索,会有Tag,会有推荐引擎,也依然会有编辑。
再拉回出版,其实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编辑和内容创作都很重要,但又缺一不可。正像李如一对技术赋权的怀疑,他很强调做内容的不要迷信技术。技术的发展确实可以让内容制造者获得更多机会,更容易生存,但它没法改变这个产业的分工现状。内容的归内容,渠道的归渠道,技术只是降低了某些成本,改变了某些形式的展现。真正的重点还是在产业的两端:作者对接内容,渠道对接读者。
最后让我们看看做数字出版的那群家伙。
说到唐茶,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它很棒的阅读体验和信黑体,但在李如一眼中,用户体验,字体,排版反倒不是很重要的东西,最重要的东西永远是优质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唐茶除了做已有纸质书的电子版外,也一直在力图挖掘优秀的作者和内容,比如他们出的几本内容来自知乎的书。还有最近比较火的带中古音朗诵的《唐诗三百首》,堪称技术与内容巧妙结合的典型。
豆瓣阅读就更不用说了,作品模式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传统的出版社。看看豆瓣力推的作品,和豆瓣用户的气质很搭,说明豆瓣在渠道方面还是有些经验的。而随着整个平台上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除了文艺青年外,普通青年和二逼青年的阅读需求肯定也会得到满足。在我看来,豆瓣阅读这个连接作者与读者的平台很有潜力。
至于多看,现在看来更像一家书店。自然,多看在用户体验和在技术上下的功夫绝对很深(参考他们做的kindle系统和多看的论坛),但如何从内容和渠道上去做文章,多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句话总结,这是内容创造者最好的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