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苏打”菅田将晖,源于他的一次漫改作品,在里面饰演一个反派暴力角色,一开始并不是特别喜欢他,也没有对他的颜值特别感冒,可是看多了他的作品之后,发现他真的是一个很努力的人,演什么像什么。这些年下来,似乎在他所演的作品里面,他的角色造型、设计也变化也越来越大,跨越的程度也越来越广,但饰演暴力的少年通常还会是他的主题,不过,每一次都会有新的突破,让人看到更加精彩的他,这一次的《笨蛋太郎》依然很精彩。
虽然豆瓣上的评分对这部作品来说,似乎稍显低分,可是依然不能阻挡我对它的喜爱,哪怕看的过程是纠结的,难过的,压抑的,心疼得甚至要呕吐,还是会觉得,主题很丧,也是现实导致的,导演的电影想展现的,只是另一个我们不愿意去靠近的“灰色”世界,像家喻户晓的是枝裕和导演的《无人知晓》一样。
毕竟大森立嗣导演本身就是一个很擅长观察社会现状,表达社会问题的人,他视觉独特,情感细腻,不管是以往的《真幌站前狂想曲》、《再见溪谷》、《家族的国度》、《濑户内海》还是树木希林老师的遗作《日日是好日》,他都能够在各种各样的题材之间自如转换,不论是犯罪片、喜剧片,在他的掌控之下,情感的流露一定会是特别出彩和细腻的,也能将观众的心,时刻揪着,随着电影节奏起伏、跌宕。
《笨蛋太郎》也是这样,满屏的压抑,悲伤,狂暴,残忍,没一个人的存在是正确的(三位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不管是活着还是死,都如活死人一般。社会、人性,教育,通通没有意义,到处都是压抑,宗教,谎言,狂妄,自大,强者论,偏颇,活该。
哥们仨“祈祷。活着。死。”就是三个出身不同的哥们的内心自白。到处都是嘶哄、讥讽、嘲笑。家庭的不管不顾和社会的冷漠,在迷途中的他们,没有信仰,没有坚持,也没有关爱。
就如片名《笨蛋太郎》一样,从未上过学,从未被母亲正眼相看过的太郎或者叫吉住(YOSHI饰),他被叫“太郎”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一开始被英二问到名字的时候,他就没有回答,英二(苏打饰)和杉尾(仲野太贺饰)就和他说,“没有名字的人,都叫太郎,杉尾家的狗狗也没有名字,所以它叫太郎。”
但实际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物,即便他们还是学生,还是未成年人,可是他们已经被抛弃,“有名无姓”一样,名字已经不重要了。名字,对他们来说,不如说只是一个身份的辨认,没有任何意义。还不如那个整天在河边唱着“我的名字叫小蓝,以后一直都是,即使我长大了,也不会改变。”的残疾女孩来得正面和有意义。
所以,他们一直在质疑,一直在质疑,自己的存在是否有意义?自己到底是活着,还是死去?是活着,还是只是仅仅是活着?从他们的质疑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的无奈和彷徨,他们的不堪与痛苦。电影里,最震撼人心的场景之一,或许也是那个带有宗教意味的场景了。
他们三个人到了那个他们之前偷披萨车的作案现场,晃晃悠悠之中,闯入一群黑衣人的祭奠仪式之中,在充满讽刺意味的镜头之前,英二问杉尾他们,我们到底是否活着?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大开眼界》里面,阿汤哥闯入的那个邪教里面,见到了他此生难忘的祭奠,是梦还是现实?是真的,还是假的?亦梦亦幻,暗黑又诡异。
在接二连三的“求证”过程中,三个人也各有各的受伤之处,血腥、暴力、无解。最后,内心“寻死”和“求活”的两个人,英二和杉尾都相继死去,只剩下“祈祷”中的太郎,刁然、孤立、无援。
杉尾回望他们经常聚集的那个河边,他们曾逗趣地说,“肮脏的河流似乎比以前更深了。”其实,河流还是那条河流,只是他们经历的事情多了,他们看到的事情,失望的事情,无法改变的事情,都渐渐地多了,才会觉得河流越来越深,甚至可以毫无忌惮地吞噬生命。不管是因为雨中翻船而死去的那个小胖子,还是最后躺在河边再也起不来的英二,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在追求自己的生命意义中,离地面越来越远,越来越远,想象中,他们都在飞翔,内心的独白里,他们自认为自己确实是在飞翔,可离开地面的他们,实际上,没有飞翔,是困兽,也是牢笼之中待宰的猎物。
就比如,英二打了黑帮的吉冈,从此就处于被追杀的状态,一次次地被打,一次次地受伤,连他自己也只能苦笑地表示,身体麻木了。强奸未遂的杉尾,求爱也一塌糊涂。三个人联合起来去抢劫路人,结果也没有真正的成功,路人反击起来也很是有能耐。拿着抢来的枪,太郎到处跑,到处欺负大人,最后,也空空如也,除了发泄情绪,没有任何人可怜他,连他亲生母亲,也只有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才正眼看他,祈求不被杀害。
太多太多的探索,太多太多的犯罪和自我堕落,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裨益,家庭的忽略和社会的冷漠,将这几个迷途的羔羊,送上了地狱,没有机会折返人间,空留悲戚与无奈。
太郎他们不是强者,他们也不是应该被可怜的弱者,他们只是对自身的自由有许多不确定感,对自身的根本存在有太多的不确定感。如《存在主义咖啡馆》里写的,「我们对自由的许多不确定感,其实是我们对自身根本存在的不确定感。」他们的崩溃,来自社会、来自家庭,也来自自身。毕竟,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但,他们虽“笨”,尤不该死。
因此,在这么多颓丧又黑暗的情节里面,我怎么也忘不了杉尾的自杀,怎么也接受不了,他的自杀。那一片红到发暗的血泊,是热的,是滚烫的,是无处安放的不安啊。尽管太贺的戏份相对来说比较少,可最后这一枪,真的非常出彩,虽略稚嫩,但与角色的归宿非常贴合。而苏打饰演的这个英二,亦然。这个用尽全力去传达哀伤与绝望的人,苦苦寻求生存意义的年轻人,他的死,反倒是一种浪漫(在河边睡去),只可惜了崩溃大喊的太郎。
可我也依然选择去相信,他的嘶吼,一定程度上,也夹杂着绝望与希望,和英二他们度过的这一段时间,他有在成长;和英二他们度过的这一段时间,疯狂、但对他来说,也弥足珍贵。
或许,这也是导演有意安排的最好的结局,寄希望于明天,哪怕世界已经破碎,哪怕河流已经肮脏、变深,也要留下一点点什么,来见证、述说这些不美好。
《笨蛋太郎》,不笨!
没有名字的太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