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曾国藩传》二

读《曾国藩传》二

作者: 力子挺一停 | 来源:发表于2024-08-05 00:17 被阅读0次

    肩负重任

    1.寒窗苦读固“早售”之喜

    湘乡曾氏,从来未曾出过什么光宗耀祖之人。到了曾星冈这代,青年时的他好吃懒做,到处游荡,按他自己的话说,“吾早岁失学”,到壮年,才好不容易混上了地方士绅的身份,这才以不做学问为羞耻,因此,他喜欢宴请文人雅士,并感到这是很开心的事情,同时,教督儿子曾竹亭-年到头辛苦读书,以期有所成。然而,偏偏这位曾竹亭天生就比较愚钝,“累困于学政之试”,至道光十二年,已四十有三岁,经过了十七次考试才中了举,入了县学。所以,长孙宽一凝聚了祖父辈和父辈光大门第的全部希望。“平生因学而困苦,课徒传业者盖二十馀年”的曾竹亭,从儿子八岁起就把他带在自己的身边,无论出门还是睡觉,从早到晚给他讲书,耳提面命,如果他不懂就再讲,颇有耐心。他对儿子说:“我虽愚钝,但对你这样愚钝的人进行训告也不会觉得烦的。"这样的家庭期望,这样的家庭教育,对宽一而言走上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是理所当然了。

    宽一于嘉庆二十年,也就是他五岁的时候就学认字,取学名叫子城,字伯涵。“城”是“成”的谐音,也就是渴望儿子早日成龙。家中聘请陈雁门做子城的启蒙老师,以《千字文》为读本。

    曾国藩七岁多时,父亲曾竹亭因参加童子试屡试屡败,便设立私塾,取名字叫“利见斋”,这个名字其实极为俗气,私塾中授徒十多人。子城从这时起跟着父亲学习,一共学了整整八年。

    一天,竹亭带子城兄妹外出,边走边教他们如何作对联。他随景出了上联“狗尾草”考他们。妹妹蕙生:(后取名国蕙)接口对道:“凤冠花。”竹亭点头说:“虽然简易,对仗却很工整。”不久,走到团山嘴的一座桥上,竹亭又出了半个上联是:“观风桥。”兄妹二人一时都想不出合适的下联。后来回到家里, 子城见一本《月旦评》摆在书架上,顿时受到启发,对父亲说:“下联是‘听月楼'。”子城刚出世时,颧骨突出,黄瘦的脸长长的,但抚养到七八岁时,已经长得有些胖了,但却不太爱说话,所以别人给他取了个“肉哑巴”的诨号。他才思并不嫩捷,但从小就喜动脑子,性格俪强,争强好胜,即使是在妹妹面前也如此。他的母亲江氏的父亲是湘乡处士江沛霖(字良济),母亲倔强的性格对子城性格的形成很有影响。后来,他自述道:“吾兄弟皆因秉承母德而性格倔强。若能去除忿欲,修身养性,存倔强以励志,则每日的进步可谓大矣。"

    嘉庆二十四年,子城九岁,已经把四书五经都读完了,开始学习时文帖括。 他练字时,先后临慕了颜真卿和柳公权的字帖,同时也学习了黄庭坚帖。十岁时,弟弟国潢出生了,曾竹亭叫子城写篇文章,说:“你现在有弟弟了,就以《兄弟恰怡》写篇文章吧!”子城写成作文后,曾竹亭高兴地说:“文中出现了至情至性之言,以后你必能守孝悌之道,继承家业了!”

    道光四年,曾子城随父第一次到长沙府参加童子试。-天,他父亲的朋友衡阳廪生欧阳凝祉到曾家来做客,见到了曾子城所作的试艺,对此赞不绝口。 曾竹亭请欧阳先生出个题当面考考子城,欧阳叫他吟首诗,诗要以“青云共登梯”为主题。诗写成后,欧阳称赞说:“这种语气分明金华殿中人才会有!”表示愿为子城说媒。不料那些“名门闺秀”都因曾家地位不太显赫而无人问津。 欧阳凝祉深觉不安,便移花接木,让曾子城做了自己的女婿。这位欧阳夫人生于嘉庆二十一年,少子城五岁,她于同治十三年撒手人寰。出

    道光六年,曾子城第二次到府应试,取得了第七名的成绩。他非常自傲, 认为考官张启庚阅卷不公平,为讽刺考官两目无光,还特地买了副老花镜作礼物送给他。

    道光十一年,曾子城从衡阳唐氏家塾汪觉庵师处回到自己所在县后,肄业于湘乡县的涟滨书院。山长刘象履(字元堂)对他的诗文颇为赏识,称赞他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这年,他改号涤生,意思是要改头换面,重新奋斗。

    道光十二年,曾竹亭考取府试第一名,进入了湘乡县学。儿子曾子城一齐去应试,录为备取,注册为佾生,仍旧回到“利见斋”温习课本。这次考试中, 一个姓廖的学使训斥道:“曾子城文理不通,发充佾生!”这件事成为曾子城一生都难以忘记的耻辱。直至同治六年三月,他还念念不忘地对九弟说:“我生平吃过很多亏,......第一次壬辰年发佾生,学台责备我文理太浅。”油

    道光十三年,参加科试的曾子城被录取,入县学。他后来回忆道“我生平科考都很顺利,只有小考七次才通过。即使名落孙山,我也不敢出怨言,只有愧疚自己试场的诗文写得不好。现在想起来还如芒在背。”到了同治十年五月, 他仍在日记中写道:“接澄弟信,知纪寿侄县考又取案首。吾家星冈公之子、孙、曾孙,人学者九人,而取案首者八人,惟余不得案首耳。”他没有取上第一名,竟一生都难以释怀。

    入县学的这年十二月,曾子城与欧阳夫人结为伉俪。由于他父亲与叔父骥云高轩并不居住在一起,他家早于道光二年由白杨坪移到了下腰里(今属双峰县荷叶乡良江村)居住,并扩建了四间新屋。入了学,成为了秀才的曾子城附庸风雅,改称这四间新屋叫“听雨轩”,新婚燕尔的他就居住在这里。

    道光十四年,他在欧阳厚均的教导下肄业于岳麓书院。当时,他的文名已在同辈中初露锋芒。他的同学罗泽南、郭嵩焘、胡林翼、左宗棠、刘蓉、刘长佑等后来都成为了湘军的将领。

    这年,参加甲午乡试的他中试第三十六名举人。当时,他已二十四岁。曾子城自五岁开始识字读书,读到现在已过了十八九年的光阴,但与他父亲四十三岁始入县学相较,他应该算是“早售”。所以,曾家上下,每个人都欢欣鼓舞,在家里大摆筵席,接待亲朋好友,整整热闹忙碌了好几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曾国藩传》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at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