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03

作者: 癔语 | 来源:发表于2023-12-04 07:40 被阅读0次

    1藏传佛教各教派之间无有偏堕

      藏传佛教有很多教派及分支——宁玛、萨迦、噶举、格鲁、觉囊等。

      大概在19世纪末,由宁玛派的蒋扬钦则旺波、萨迦派的蒋扬洛德旺波、噶举派的蒋贡康楚、格鲁派的美亚·更松秋扎等人为首的很多藏地智者倡导,发起了利美运动。

    2藏传佛教与其他佛教宗派之间无有偏堕

      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到藏地、汉地和其他地区后,佛经分别被译成不同文字。其中,被翻译成藏语的,称为藏传佛教,流传于藏地以及蒙古等地区;翻译为汉语的另一系,则传到汉地和日本、韩国等地,成为北传佛教的传承;依据巴利文原典传承下来的支系,则成为南传佛教,广泛流传于泰国、缅甸等很多国家。

    3关于佛教,正如佛陀在经中所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所以,只要是佛陀的教法,就会让人断除一切恶行,行持所有善法,调伏自心令其清净。

    虽 然三 大传承各有不共的特点——汉传佛教提倡吃素,要求佛教徒对众生有慈悲心;南传佛教以出离心为基础守持清净戒律;藏传佛教则是讲、辩、著。

    4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曾说:“莫舍己道,勿扰他心。”

    5我本人来说,对每天的生活都很知足。知足不是懈怠和消极,而是在努力的同时,对结果并不强求,有一种满足。若能如此,每个人都能得到幸福。要知道,幸福就是内心的满足。

    6应该尽量保持善行、止息恶行,否则恶就是恶,有报应。所谓“欢欢喜喜造恶,哭哭啼啼受苦”。

    7空性:万法的本体是空性,空性的自现是光明——现空无二,万事万物的本基。

    8请问怎么去除或减轻我执? 明明知道这只是一道伤口, 但还是会疼。

      答: 去除或减轻我执的确不容易,但确实有必要。当你要开始这种修行时,一定要先了解无我。平时不观察的时候,我们都认为有个“我”存在,“我的身体、我的头……”但一观察,“我”到底藏在哪儿? 身体里、头里、心脏里还是别的什么地方,都没有,没有“我”这个主人。

     所以佛教认为,“我”是在五蕴假合上建立的。蕴是聚合的意思,色、受、想、行、识, 有五个蕴,就是这个身心五蕴的和合状态,我们称之为“我”。就像我们说这是“瓶子”,说可以这么说,但如果要你找出一个“瓶子”来,它在瓶底、瓶口?还是瓶内、瓶外? 就找不到了。所谓“瓶子”,不过是对这个假合事物的描述而已。这就是佛教的超胜之处。

    索和很多科学家辩论过,他们认为有“我”,我就问他:“你的这个‘我’,到底在哪儿?”

    他说:“我的身体就是‘我’。”

    9(三)问:法师刚才讲到利他的智慧很重要,但我们怎么才能真正认识到自他无二?

      答: 佛教中讲现相和实相,在现相层面, 自他并不是无二的: 我有我的空间,他有他的空间,自他有别。但只要你能从自身的感受去理解自他平等,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人也一样重要,那么利他也就容易了。所以《正法念处经》里说:“当以智慧,饶益一切世间。”

      利他的人,暂时也许别人不理解、不知道,但是渐渐地,你的行为会受到社会的赞扬和认可,会有成功的一天。

    10而从实相角度讲,自他本来就是无二的,自即是他、他即是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法和法没有区别。

    11 请问时间的本质是什么? 在我们的感受中, 时间是不可逆的, 过去、现在、未来,然而生命有限, 请问怎样才能在心理上不感受到时间的压迫?

      答: 在显现层面,过去是历史、现在是现实、未来是梦想,三时存在。然而在佛教看来,这种存在是假立的,爱因斯坦也说,时空是人类的错觉。因此,时间只是一种概念而已;三时无实,没有真实体性,是空性的、等性的。

      不过,虽然是错觉,它却有自己的规律,就像你说的“不可逆”,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遵循时间的规律,借鉴过去、珍惜当下、规划未来,这也是一种智慧。

    12正如莎士比亚说过的,“千万不可评论你所不知道的道理,否则,你可能会用生命的代价来补偿你所犯的过失。”

    13其实我们出家人讲佛法,最大的受众还是在家人。

    14我们的生命也有限,诚如如藏传佛教的修心窍诀《当日教言》中所说: 我们不是以主人的身份生存于世,我们只是生命的过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学0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bl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