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昧和无知是较为匹配的,当然,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对标,更加有利于接下来的说明
比如,一个苹果,两个人看到,若都想据为己有,那么,二人的认知便在苹果上
一块黄金,两个人看到,二人都想据为己有,那么,二人的认知便超过了苹果,在黄金上
一件事情,两个人看到,二人都认为自己能行,且都认为比对方要好,那么,二人的认知便仅限于自身
什么叫做愚昧?无知自然是对的,那么何等的无知才能配上愚昧这个词?
未能透过表象看本质!或者说,只能透过表象看本质
古代的愚昧大概就是看到天地间的自然现象而想到了神灵,在那个人人都认可有神论的年代,一句子不语怪力乱神,可以称得上是唯物主义辩证观了
那么,现代,什么叫做愚昧呢?
在这个时代是以经济为主,以法制护航的科技时代,什么叫做愚昧呢?
大家都认钱,那么说说钱这方面,什么叫做愚昧?
很多人都喜欢用钱来彰显身份,所以,难免既因钱显,也因钱愚
(一)
你想要的真的就是你想要的吗?
如何能更好的花钱,奢侈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什么样的奢侈品才算奢侈品?
一句话:能重复生产的都不能算奢侈品,人工绝品的也不算奢侈品
买苹果的有果粉,买包的喜欢标识,买一切物品的都奢求越少越好,越贵越好
这的确算是奢侈品
不过,需要言明的是,你需要的不是一部苹果,也不是一部限量款包包,更不是一部限量款跑车
因为他们的功能性都存在了替代性,因此,买这些奢侈品的所需求的并不是什么功能性,什么艺术性,当然,他们更不希望别人用看傻子的目光看待他们
他们所真正需求的也就是想要通过这些东西给人一种阔气的感觉,用以满足自我的炫耀心理或者商业应酬
不过,人整体的实力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你不可能浑身上下都是名牌,却在透支信用卡,或者没有正当的经济来源
别人或许不会说你傻,但是自己觉不觉得愚昧呢?
正心诚意,勿自欺也
(二)
你的感觉是会欺骗你的?
这个标题带点博弈性质,跟谁博弈?跟自己的心博弈。
假使你感到了快乐,那么,你就会感觉自己是合理消费,假使自己感觉到了郁闷,那就是属于不合理消费
而这些心态,放在客观角度来讲,都是属于一样的
一块钱,等价等值的买了一块钱的东西,和一块钱放在了某募捐箱里,都是消费
不同的是,在心理上,后者需要进行概念的包装,消费的引导,甚至还要进行捐一则抽奖的活动,才能带动消费人的消费欲
若是心理上不能满足,也就需要进行更加大的投入,以期获得数倍于成本的收益,方能罢休
所以,你的感觉是会欺骗你的,在这个时候,尽快脱离心理暗示,避免赌徒谬误,合理看待局势才是避免更大损失的做法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三)
你的愚昧其实只是把自己看的太重
最近在看三国,三国时期是谋士难求,勇将难寻,这是怎么造成的?
历史早就给了我们答案,社会资源分配极度不均,使社会进步的前提是要让家族进步
所以,三国中的例子,放在现在这个人人开智且义务学习的时代,则多有不通
在这个时代,只要自身的智商不能数倍于其他人,那么太过于看重自己,其实就等同了愚昧
前些年,有一个词风靡于朋友圈和其他平台,因为获得了诺贝尔奖
禀赋效应,这个词表明的就是一件物品的实际价值的虚高,在于拥有者的青睐
你有一个孩子,你认为他是最棒的,你有一篇文章,你认为是最棒的,你有一篇诗歌,你同样是认为最棒的
假如,你有一个物品,你认为最棒,你之所以这样认为,在于,这件物品是你的
所以呢,在别人眼里你敝帚自珍的样子是真的愚昧
因为你拥有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并不是十分的好
让别人认为好的关键在于,你若不想出售,那就让他体现价值
你若想出售,则就需要让别人认为这个东西是他的
同理,对物品而言是这个道理,对人而言,依然是这个道理
(后记)
之所以会写关于愚昧的话题,在于前几天引用了愚昧这个词,当时是自然而然的脱口而出,而后思来想去,若是自己不能给这个词定义或者是给自己定个标准
那么,这个词说出口后,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虽不能致知格物于每分每秒,却也要力所能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