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去了几个月,关于“格斗孤儿”的消息最终还是被淹没了,无论当时引发的撕裂有多么可怕,也始终敌不过大家的兴奋点像流水线一般制造得神速。
很想知道,那些曾卷入巨大舆论漩涡的孩子们,现在又如何了,正常入学了吗?生活有好转了吗?心中还有怨恨或不甘吗?
这些问题恐怕与这起事件从引爆到平息过程本身一样,让人既好奇又困惑,它们究竟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
当初率先报道“格斗孤儿”的媒体,在事后的发酵过程中已经被冠以“圣母”之名而遭辱骂,体无完肤。这并不是在暗示记者们日后应当知而不报,而是一记棒喝,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以及新闻框架已经被冲击得无法再重新搭建。记者们应该想到,自己在挑选出“格斗”与“孤儿”两个关键属性时,其中包含的价值倾向会受到挑战。但他们绝难以想到,事情的走向并不如他们潜藏观点一般简单,整起事件从外在的结构到内在的性质,都在两种舆论场的角力中彻底改变了。
汹涌的民意引发了当局者的关注,在“受教育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这一宪法常识下,行政者们的行动哪怕是强制举措都不可被称为“错误”。但民意的大多数往往在低估与高估自己的影响力之间来回徘徊,因为事情产生的威力正如他们所料,只是事件最终的走向却让他们大失所望。
我无法对这样的矛盾作出更合理的解释。就好比铁环变戏法,我确信铁环必定存在缺口,可我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它。
环环相扣,多维而又立体,美妙!在类似“格斗孤儿”的事件当中,最可悲的永远是当事人。旁观者们损失的最多是脆弱心灵的一角,而事件发生者们却在遭受深深的现实打击。这种打击或许并不可悲,真正被“可悲”一词形容的,是他们竟无法改变自身的命运。“格斗孤儿”们深知无法改变的结局,却不知无法改变的原因,他们被强制按下手印的瞬间,就如同显微镜下被凝视的细胞,对高高在上的名为“观察”的眼睛毫不知情。
然而,如果将视界再放大一倍,卷入这场无解纷争中的所有人,谁敢保证自己的头上没有一双正在凝视的眼睛?
所以,当一切都变成了一个无止尽的——发生、争论、方案、平息、再发生——轮回时,每一件曾发生的事都会变成“一”,或者说与“格斗孤儿”相似的事,一种“谈资”。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以别人作为谈资;作为当事人的我们,则成为别人的谈资。“谈资”是永远无法解决的,因而我们只能不情愿地加之残忍地总结:“格斗孤儿”始终只是这个时代被拿来戏谑一时的东西。如果一定要做点什么,那就请少一点“谈资”吧。
2017.10.3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