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生在世,总会犯一些错误,这很正常,“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是有些错误一旦犯了,却没有反悔的机会,还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以下这三个错误,聪明人都不会犯,三句金句,古人的智慧,渡人一生。
01交浅言深,君子所戒
这句话出自苏轼《上神宗皇帝书》,意思是和有些人交情很浅,却把内心深处的话全部说出来,这是很危险的行为。
如果不了解一个人的品德、性格,就把心里话告诉他,就会“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意思是:要是谋事的话就不会成功,要是事关自己的利害,就会遭受厄运。
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犯这个“交浅言深”的错误呢?
其实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话的深浅,有些事情明明很重要,却把它当成闲话一样,到处跟别人说。尤其是很多人酒后失言,把重要的事情在酒桌上,跟一些酒肉朋友,说“体己话”,结果反而把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02君子周急不继富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公西华被派到齐国做使者,冉有替他母亲向孔子请求小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
冉有想多要点,孔子说:“再给二斗四升。”
冉有却给了公西华母亲八十万石。
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坐着由肥马拉的车,穿着又轻又暖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周济有紧急困难的人,却不给富人更多。”
正是应该这样,要雪中送炭,而不要在本来就已经燃烧的火堆中再加木头。实话说,锦上添花还给锦缎加了装饰。而继富呢?只会像往旺火里扔木头,火不会因此而更旺,最后烧成了灰也不会被人记住。而如果让人知道了,也只会觉得做这种事的人,只不过是一个趋炎附势的人,所以孔子才说只是薄礼表示祝贺,却不增加更多。
03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这句话出自明代陈继儒的《小窗幽记》,意思是说,我们对待富贵的人,很容易做到很有礼节,却很难保持自己的气节;对待贫穷且地位不高的人,很容易做到有恩于他,却很难懂得对他也要以礼相待。
当我们面对那些富有而且身份地位很高的人时候,总是会不自觉感到局促而恭敬有礼,但是这时候如果没有气节,就成了阿谀谄媚被人瞧不起。
而当我们面对那些贫穷身份不高的人的时候,也容易提供一些帮助,但如果是为了获得在自己的道德上获得优越感,那就容易不尊重被帮助的人,本来的帮助就成了嘲讽,成了“嗟,来食!”反而成仇怨,所以即使是帮助别人,也得平等待人,不能无礼。
晓角心语:
古人三句话,微言大义,告诉了我们聪明人都不会犯的三种错误。读懂了古人的智慧,受益终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