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王文化散文集1

三王文化散文集1

作者: 70cca2a5ea84 | 来源:发表于2018-03-28 10:56 被阅读22次

    三王文化散文集1

    1..品读《野望》,遐想东皋

    文/刚子

    野望

    唐 ·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格调清新,摆脱了南北朝以来华靡艳丽的诗风,不以辞而以情动人,闪烁着独特的魅力。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鉴赏

      王绩《野望》作品取境开阔,风格清新,对仗工稳,格律谐和,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王尧衢曰:此诗格调最清,宜取以压卷。

      在薄暮时分,诗人徘徊与东皋之上,不知何所依。举目四望,秋色正浓,在落晖中越发显得萧瑟。而牧人和猎马的到来,打破了静谧,使画面生动起来。对着这样一副田园牧歌式的山家秋晚图,诗人不禁想追随古时隐士,退居山林。其实,诗人并非甘心孤独,“相顾无相识”,是因为他太过寂苦,无所依靠。整首诗语言朴素,风格清新,情味似淡犹浓,读来回味无穷难以释怀。也最能体现作者高古的意境和疏淡的诗风。

    王绩这位个性狂放的斗酒学士,是当之无愧的五言律诗的奠基人和山水田园诗的先驱。

    他自比梦里桃花源的陶渊明,在他的《醉乡记》里虚拟了一个醉里梦乡:殿宇楼阁,烟波悠扬,逍遥自在,嗜酒对歌。此后,他放情山水,以酒为娱,赋诗自慰。

    品读《野望》这首田园诗的同时,读者往往会展开无限遐想,想象中那秋色风光旖旎,牧人驱犊,猎马追禽的东皋之地是何等的神奇和美丽。这个令人神往,又充满神秘感的地方到底在哪里。我们不妨一起去探究。

      王绩故里在古万春乡甘泽里,他的隐居之地正是在诗中的东皋。

    据《河津新闻传媒中心》烈士暮年撰文“东皋”位于河津市北午芹后的傍通裕内。

    据《乡宁县志》中记载,黄颊山,(山下)即傍通峪,峪有永兴禅寺,明季山塌寺毁,即文中子授经地也。多断碑,有东皋子《黄颊山诗》石刻。(今全亡)由峪北上,路峻,名阎王坡,数里复折东北,有石楼,上狭下广,状方正似楼,东山壁立,崩崖尤峻削,有文中子洞,洞北百武,由佛店陟石梯而上,(今殿在西北,亦名永兴)。又架木桥,桥西为王绩洞,峪外即东皋也。东皋下为南渚,去峪五里有奇,东皋子栖此,赋之:”独居南渚,时游北山,西穷马峪,北达牛溪。“马峪,即遮马峪。牛溪,即白牛溪也。刘禹锡《王通碑》云:”在隋朝诸儒,惟通能明王道,隐居白牛溪。游其门者,皆天下俊杰士。“(碑今不存)。

    从县志中我们可以看到,傍通峪中有东皋子《黄颊山诗》石刻,有王绩洞、洞外之地名东皋,“东皋下为南渚,去峪五里有奇,东皋子栖此,”由此可见,王绩与其兄王通就生活在此,并设教授徒,所以自称自己为东皋子。

    元人王思诚在《河津县总图记》中载:“东皋子王绩,字无功,文中子之弟也。弃官隐居黄郏山,以琴酒自娱。”

    当然,王绩的隐逸,不完全是隐逸山间野林,而是隐逸到文化里。他追慕陶渊明、嵇康、阮籍等人魏晋风度,把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大化为一篇篇诗歌名著。这些诗篇包容了他的审美理想和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人文河津》周敬飞著

    《图解唐诗三百首》

    《河津文学/东皋之地在何处?》烈士暮年文

    2.道冠古今  重振“王风”

                文/王德虎

            山西省万荣县有个“通化镇”,因为在隋末时期这里曾经出了个大教育家-----王通(文中子)而改名“通化”。另外他的兄弟-----王绩也是一个有名的田园诗人,还有他的孙子------王勃,三个文儒被后世称为“三王”。尤其是王勃,以一曲《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名震天下,被誉为“初唐四杰”之首,世代传颂!

            说起王勃,确实有些“文学天才”的传奇色彩,十五岁就初露锋芒、仕途得志。但因不谙官场凶险、经验不足、文才骨傲,导致后来流落他乡、官场不济。但这些苦难的磨砺也使王勃的文才天赋尽然地发挥到极致,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王勃在27岁时海上渡船、因一场风暴遇难身亡、英年早逝,这令后人无限惋惜,也使得后人更加珍惜他遗留下的那些有限作品,这些文化财富也成为“通化人”的骄傲和弘扬传统文化之风的动力之一。

            说起王勃文才的骨傲,这大概也是他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说他第一次官场失意属于阅历经验不足,但后来他还有一次东山再起的机会而他却放弃了。朝廷邀他离蜀回京,但他看破了仕途的险恶和腐败,拒绝了吏部侍郎裴行俭的邀请,反而还“批评”裴行俭之流的不雅行为,这使他再次失去高就的平台,以致于后来噩运连连……但返回来说,也正是他孤傲的性格、愤世嫉俗、不入污流,才迸发出他骨子里的文学天赋和浩然正气。

            这就是王勃的风格,这就是王氏家族的风格,这就是今天“通化人”的风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傲然风骨,是激励“通化人”不断掀起文化热潮的动力源泉;也是一种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振兴“通化王风”的民族气节,更是建设“新通化”、“文化名镇”不灭的火焰……

            前多年,通化镇就成立了“诗联学会”,还办起了“通化文韵”杂誌,其中有书法、绘画,诗词、对联等栏目,极大地调动了农村文化爱好者的积极性,民间艺术活动也如火如荼。如今通化镇又被确定为全国楹联名镇之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再一次被提到新的高度,书法也走进了校园,还建了一条每个门面都有木刻对联的“隋唐古街”,重新修葺“王通庙”也已经起步,民族文化传承的优良风气正如雨后春笋、芝麻开花……

            昔日的“隋儒”王通、王绩远去了,昔日的“诗杰”王勃也远去了,但“三王故里”还在、“通化王魂”还在,无数的“王勃”正挥毫泼墨、踊跃文坛,重振通化“王风”将指日可待……

    3.王通和消散沟的传说

    文/李周洋

    2017年4月的一天,我与几位三王文化爱好者一道拜谒了通化村北圣人坟。坟墓前立一碑,正中书:隋儒王文中子墓;右侧文字:奉政大夫工部都水清史司员外郎高拱辰题,邑庠生候登翰书;左侧文字:大明万历二十一年十一月吉日邑庠生严自强立,石匠任朝宗、任省三。字迹虽模糊,但勉强可以辨认出。严自强何许人也?为何由严秀才立碑,而不是王氏后人呢?思索良久,但凡当时通化有王氏一脉相传的后人,理应亲临现场立碑,那么碑文上就会变成“王氏第x代人王xx立”了。以此反推,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十一月或许通化镇无王氏后人居住。严秀才能够为王夫子立碑,足见其尊重推崇王通的学术,是王通的粉丝无疑。我们擦了墓碑,以便看清明朝高官高拱辰老先生的题字以及碑上的文字。其中一位说,不知道两位先贤会知道若干年后有几位后生来这里看望他们的文字,感受他们的思想吗?大家都说一定会的。

    王通墓园西北有一沟,绵延数里,名曰“消散沟”。这里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王通辞官回归故里后,在此建造了几间书屋,潜心读书立著,《中说》中的思想多诞生于此。后杨文帝多次派人召其入朝为官,通皆避而不见。有一次,官差们在村子里远远看见他,急呼其名,他假装听不见而快跑出村,在现在王通庙附近丢了一只靴子都顾不上捡起来。官差们一路追赶,追至此处时,眼看就要追上胜利在望,突然看见王夫子化为一道青烟,青烟散后,啥也没有了,“消散沟”由此得名。亦有一说,传王勃死后神游至此,化为一股旋风久久在此徘徊,多日后始消散故而得名。因沟内盛产小蒜,当地农人亦称此沟为“小蒜沟”。

    站于沟边,身旁油菜金黄的花儿与青翠的果实并存,紫白相间的桐花自由自在地绽放着,杏树也已经长出了拇指大的青杏,再过月余即可成熟收获了。俯视沟南,小麦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中间苹果树开着粉白的花儿,向我们展示着美丽与风采。还有几块地覆盖着塑料薄膜,不知里面种着什么宝贝疙瘩,整个沟里打理的有条不紊,即使是空地也耕得整整齐齐,好像知道我们要来看它似的。沟北一直延伸到远方,极目远眺可见北山。看着远处的沟壑,想着夫子当年也站在此处远望河汾,身穿布衣,心忧天下。我们仿佛听到了夫子的吟唱,感受到夫子的思想。他淡薄名利,道不在位,以文化人。正所谓物朴乃存,器工招损,求誉不得,或为福也。王者不与人辩,辩则失威。大智知止矣。沟是隋唐的沟,也是现代的沟,一条沟,让我们能够和先贤站在同一个地方,穿越千年心灵互通,眼前之景致让我们暂时忘却世间之烦恼纷争,头目为之一清,令人心旷神怡,而后有所悟!以蹇为乐,蹇不为蹇,蹇亦消散也,真乃神奇之沟!

      4.    圣人坟东边有个眊儿岭

    文/畅月珍

    《三字经》里说“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这里的文中子就是指隋末唐初通化镇一位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王通。第一次寻访拜谒王通圣人坟是在2017年春暖花开的季节,也就是这次寻访,才得知在圣人坟东边,还有一处和王通有关的地方,叫眊儿岭。

    从通化镇东王通庙一直往北走大约五里路的样子,往东拐,路北就是圣人坟所在,当地老百姓也叫圣人坟为“大坟”,大坟当时有多大,不可想象,但王通去世一千四百多年,圣人坟历经无数次的战乱和千年风雨的浸蚀、又遭耕种时犁耧耙磨损毁,时至今日,能够仍然保存的相当完好,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从圣人坟所在地出来,和路边一拾柴禾的老大爷攀谈,他说,他小时候常在这块玩耍,当时这一片都归属王通墓园,里面松柏成林,周遭还建有围墙和大门。不知啥时,围墙拆除,树木毁坏,圣人坟周围也都变成了一片庄稼地。说完,他往东一指,“看,那个高岭,叫眊儿岭,传说,当时朝廷派人来请王通去当官,王通躲避不去,一直跑到这个高岭上,站在高处往后眊(看),看那些人追来了没有,后来,大家为了纪念王通,就把这儿叫做眊儿岭。”

    听老大爷如此一说,我们便有意见识一下眊儿岭。顺着大道往东走,不到一百米的样子,右手边确是一片高地,一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儿开得正好。我们顺着路走到尽头,有一条南北贯通的大道,从这儿看,路低岭高,这条大路往北走,过汾河,通往河津,也就是古称龙门的地方,往南走,通往万荣,也就是孤峰山和飞云楼所在地。我们从这里顺着农人耕种时所踩的小路攀登上去,站在眊儿岭的最高点极目四望,视野开阔,一派花香鸟语的美景,南边,孤峰山云雾缭绕,山路也依稀可辨,北边,吕梁山巍然耸立,犹如一道天然大屏障,将脚下的汾水,臂弯的这一大片土地都保护起来。

    我们站在眊儿岭,想象着王通当时站在眊儿岭时的心情:年幼聪智,少年胸怀治国安民的抱负,进京奉呈治国《太平十二策》,却因奸臣当道,隋文帝杨坚听信谗言而没有重视王通建言献策之举,于是,王通“垂翅东归”,退隐故里,而后,在家乡设馆授学,潜心学问,一时名气大增,远近学子皆来叩拜为师。隋文帝驾崩之后,隋炀帝杨广即位,他重整旗鼓,广招贤士,闻得王通多才,便有意重用,三番几次派人去寻访和邀请,但王通皆避而不见。王通为啥无意仕途,只一心研究学问、著书授学呢?在《文中子·事君》里记载他这样说:“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由此可见,王通当时的心志。

    站在眊儿岭,清风徐徐迎面而来,眼前黄色的是油菜花,粉色的是桃花,蝶飞蜂舞,美妙如画,犹如世外桃源,王通有能养家糊口的工作,又有这般绝世美妙的好地方,安居乐业,自由自在,夫复何求?!

    那一年那一天,王通站在高岭上这一眊,心里便有了想法,朝廷追寻,不胜其扰,不如去北边的吕梁山,寻一处幽雅之地,专心授学著书吧!说做就做,他在吕梁山还真寻到了一个好地方,那就是傍通峪,这里以前有一条白牛溪,溪水常年流淌,清澈见底,他便依水而居,设馆授学,学子共计千余人,其中不乏栋梁之材。前些年傍通峪还有王通授学时的石洞、石制用品之类,可惜现在俱拆毀无踪。

    时光匆匆,风云变幻,眊儿岭见证了圣人当年的一段经历与往事,这段传说故事历经千秋万代被后人口口相传至今,不能不说它是有关圣人生活的一处遗迹,也是通化人的一大骄傲,期盼不久的将来,眊儿岭也能和王通庙、圣人坟等其它一些遗迹,一并得到重视,加以修整美化并保护起来。

    5.斗酒学士之王绩

    畅月珍

    通化镇古时候有个王家很是驰名,世世辈辈不是在朝当官,承蒙赏赐,就是收藏书籍,舞文弄墨,哪是一般老百姓能比得了的。家庭熏陶,耳濡目染,王家后代们一个个小小年纪就知书达理,多才多艺,哥哥王通授学讲道,而小他五岁的王绩,却和他截然相反,先是去走南闯北,游山玩水,后是田野耕种,诗酒逍遥,任性加率性,活出了另一道风景。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生于公元589年,隋末唐初著名诗人,隐居龙门,醉酒无节,又称“斗酒学士”,作品有《野望》《游北山赋》、《五斗先生传》、《醉乡记》《过酒家五首》等,于公元644年去世,享寿56岁,其诗作由好友河东吕才收集编纂成《东皋子集》五卷,又有陆淳据五卷本编纂的三卷本。

    公元605年,王绩在任六合县丞时,因嗜酒误事,受人弹劾被解职,那时候,谁叫他饮酒他不论那人官职高低必去赴约,但是要有哪个官员请他一道谈事论道,讲授礼仪,他倒不去,他说,哪能为了谈论糟粕而舍弃了美酒?这些都印证了其实他并不看重官职,所以,他在离职时才会感叹道:“网罗在天,吾且安之”。

    公元625年,朝廷原官待诏王绩为门下省,按惯例一天供给良酒三升,他的弟弟问他,在那里还行吧?当官快乐吗?他说,待诏俸禄低,没几个钱,工作枯燥无味,又寂寞,只有那良酒三升嘛,还使人有点留恋。后来,上面就给他把每日发的酒增加到一斗,时人便称他为“斗酒学士”,然而,王绩酒量确实惊人,一气能喝五斗酒,自诩为“五斗先生”。

    除了喝酒外,王绩还好弹琴,养鸟,又精于占卜算卦,射复(把一样物品盖住让人猜,相当于猜谜语一类),但他最擅长,最有成就的还是在于诗歌,他被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

    《野望》:东皋薄暮归,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睴,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东皋是指王绩的家乡通化那片土地,这是黄河以东、汾河附近的一大片高地。诗中写到: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他的诗倾诉了他向往平凡生活的心情,描绘出了秋日里家乡的田园美景。

    《独酌》:浮生知几日,无妆逐空名,不如多酿酒,时向竹林倾。

    人生苦短,不知能拥有多少时日,人们不需掩饰,出自本能去追逐名利,还不如多酿些美酒,时不时的畅饮一番,醉卧竹林。

    王绩这首诗,还是表达他的追求和向往,淡泊名利,只好美酒。

    王绩一生个性独特,与众不同,万千繁华视一梦,只求有酒醉余生。他对隋末唐初天下动荡,统治阶级勾心斗角等现实不满,在《赠薛牧》中“豺狼塞衢路,桑梓戌丘虚”,《赠梁公》中的“位大招讥嫌,禄极生祸殃”、“朱门虽足悦,赤族亦可伤”表明了他的观点和看法,他在《醉乡记》中,虚拟了一个“去中国不知几千里”、没有争斗、环境优美、互相友爱的地方,那是他的理想天堂。

    从二十七到三十岁,王绩上嵩山、入箕山,渡颖水,历太和,观玉井,临宋汴,后又渡长江,观海涛,到南浦,登天台,游杭州,访南昌,接着,又返身北上,游陕西,河南,山西,河北等省,凡崇山巨川,名城大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此其间,他体察山水,造访人文,感叹百姓多难,功臣无果,更增其高洁避世,幽处山林之意。

    中晚年时期的王绩,在家乡(现通化镇)种地写诗,研究酿造工艺,可谓安居乐业,无忧无虑,及至一千四百余年后的今天,通化镇的醪糟酒曲还是很有名气的地方小吃之一,这一样由祖辈传承下来的小吃,或许也浸润着当年王绩钻研造酒文化的成果和功劳。如果说其兄王通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绩便是厌弃传统束缚,自由洒脱活在当下的活神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王文化散文集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dj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