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走了,享年96岁,就在上周。
妈妈打电话给我说奶奶吃不下东西了,已经搬到老屋去了,我放下电话倒在床上,泪水一个劲的流,奶奶这辈子太苦了。
奶奶一生养育了8个儿女,在那个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年代,实在需要很多的智慧和谋略。奶奶最疼爱的是我的小叔,可造化弄人,小叔不到30岁就因为一场车祸出了意外,那个时候,奶奶才70多岁,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使奶奶瞬间苍老了许多,每每看到小叔的同龄人,奶奶总是潸然泪下说:要是你小叔在就好了。
记忆中的小叔是一个英俊帅气的男子,他浓眉大眼,他说以后要带奶奶去大城市生活,他说要带奶奶去看峨眉山,可惜这些承诺还没有来得及实现,但还好有那些话是支撑奶奶一生的动力,不知这次他们有没有遇见,相互牵挂的人一定会相遇。
我和姐姐回到家时已经是晚上了,奶奶躺在老屋的椅子上,她的儿女守着她,姑姑们说奶奶只能喝些水了,她苍老了很多,我们过去握着她的手呼喊她,她的头偏了一下,手动了一下,算是对我们的回应吧,奶奶已经不能说话了,想着以前奶奶干练、硬气、风风火火的样子,我的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爸爸叫我和姐姐先去睡觉,他和叔叔、姑姑们轮流守奶奶。
第二天刚刚亮,我听见三娘突然很大声的喊叫,我心中一紧有了不好的预感:奶奶走了。
三叔把瘦小的奶奶从椅子上抱起,爸爸慌忙给其他姑姑打电话,爸爸似乎也有点慌乱,几次号码都拨错了,有些事情是意料之中的,但真正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我和姐夫开始撕钱纸,姑姑们开始整理奶奶的寿衣,哪些地方是要缝的,哪些穿里面,哪些穿外面,都是有很多讲究的。衣服穿好了,就开始烧纸了,爸爸又委托一个表叔去山上砍一些柏树的枝丫,后面要放进棺材里,爸爸和三娘就去请道士先生。
然后奶奶的侄儿侄女都来了,每个来看望奶奶的人,爸爸、三叔和姑姑们都要跪下行礼,比较亲的人来了会给奶奶上一炷香。我们这边的风俗时,这几天孝子都不煮饭,需要其他的人来帮我们煮饭。道士来了,先把奶奶的出生时辰和走的时间告诉他,他算出下葬的具体时间。另外一个先生则开始写我们一大家人的名字,从家里的男丁开始写。然后道士告诉我们需要准备哪些东西。
一直要有人守着奶奶,奶奶面前的蜡烛和香是不能熄灭的,吃饭的时候也要先给奶奶盛饭。晚上的时候也要大家轮流守着,上半夜还好就是姑姑之类大家都坐在一起聊聊天,最难熬的下半夜,第一天晚上的下半夜是我老公去守的,想着把爸爸换下来,毕竟白天还有很多事情要他操心,他不能过度操劳。第二天晚上是我堂姐夫守的,他才从广州赶回来也蛮辛苦的,第三天晚上是我三叔和我爸爸轮换守的。
第三天晚上我们所有的孝子需要跟着道士先生做一些法事,走在最前面的是我唯一的17岁的侄儿,然后我爸爸、我三叔。在那么一瞬间,我好像突然明白了很多人想要男孩的一种执念,好像也是可以理解的。
下葬那天有很多事情要做,要有放爆竹的,有撒钱纸的,有拿火把和花圈的。还好我的三娘她比较懂这些风俗,她人脉也很好,早早的把这些人员都安排好了,这次也真的特别感谢她。
下葬那天早上突然下起了雨,爸爸很早就把大家叫起来,大家都有些伤感,姑姑们开始哭泣,感慨以后再也见不到奶奶的遗憾,感慨奶奶是个坚强而伟大的女人,奶奶去世的前两天,她突然说她要受一些苦,家里人问她什么事。她说上厕所不能自理,或许对于一向很要强的奶奶来说这是件没有尊严的事情,但真的我的奶奶已经做得很好了,就连她不能动的那几天她上厕所都会叫我们,只有最后两天她虚弱得说不出话了,才用上了成人的尿不湿,我们都不敢保证我们能像奶奶一样爱干净,毕竟已经是96岁的老人了。
看着那一铲铲的土落在奶奶的棺材上,原来入土为安是这样一种场景,道士先生说奶奶一顿饭也没有吃,把三顿饭全部留给了她的后人。奶奶就是这样一个自立、自强的女人。
那几天爸爸妈妈都非常的疲惫,也很慌乱,难免有些礼数、细节做得不到位,他们有时会有一些自责,我和姐姐都会安慰爸爸妈妈,如果对于客人礼数不周,懂的人会理解,不懂的人也不用在意。其他仪式上的礼数,我们都认为奶奶生前对她的照顾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礼数我们跟着一般的走,不用铺张大搞形式。
奶奶走后,我一点都不怕,我觉得她一定会保佑我们的。从此,爸爸变成了没有妈妈的孩子,我和姐姐会好好呵护他。
爷爷走的时候是96岁,奶奶说我也要活到96岁,她做到了,一直不肯认输,一直倔强到老。
我的奶奶是一个硬气的女人,她骨子里有股豪气,天不怕地不怕,哪里都敢闯。我要像她一样永远独立、自强、勇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