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群动物,孤独却是一种常态。不喜欢社交也能成为一种有趣的活法。
一
自从单身之后,有了更多平静的时光去关注自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变成了有洁癖的各种习惯。
人的身体是很奇妙的构造,会伴随着内心想要搭建的精神自我保护机制,来调动生理机能的改变。
洁癖变成了我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的方式。这种距离刚刚好。让我得以在舒适的区域内享受一个人的美好时光。
如果有人想在我不想接触的时候踏入,我就可以理直气壮拒绝,告诉他们我的洁癖不允许我这么做,而且不需要过多解释。
二
自从慢慢搭建起舒适圈的围墙,生活好像惬意了不少:在河边散步,听着歌,可以自哼自唱,甚至扭动身体,全然不去在意别人奇怪的眼神。“只要你不尴尬,尴尬就会留给其他人”。这句话移到这个场景很合适。
当人开始关注自我的时候,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很渺小。
相反,不断逼自己走出舒适圈,会经常令人感到恐惧,令自我无限趋于渺小。一个不爱社交的人不断处在一个令人尴尬的社交环境中,手足无措的动作、不敢直视的双眼,都会让渺小的自我逐渐迷失。
三
所以,真的需要离开一阵子,给内心放个空,给自己一个舒适圈的保护。
如果思绪烦躁,不如给自己一个静处的时间,去冥想也好,跑步也罢,唱唱歌跳跳舞都行。
就像村上春树说的:在自制的小巧玲珑的空白中,一味地跑个不休。管别人如何言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