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冉涛的《华为灰度管理法》。
从灰度文化,到灰度用人之法,到灰度的评价,再去阐述灰度高效组织体系,灰度选拔和灰度分线,系统的介绍了华为人力的管理办法,适合HR伙伴去读,也适合喜欢人资板块的伙伴去读。
我恰好是那种基于兴趣去读的人。
当下,效仿和学习华为管理学的企业和咨询案列数不胜数,但就像学习这件事本身一样,知其然不如知其所以然,但知道和做到永远在两个维度。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基因”,基于创业者和经营者本身,学习的意义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而不是照搬。
刚好又听到罗振宇老师在解读灰度管理,黑白认知的时候讲到的一个例子,也是精妙: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先生,是研究齐白石的专家。
但吴洪亮先生只是学者和专家,从不做鉴定,针对这件事他的答案是:
一幅画放在我这里,我可能有几个疑点,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个画就是假的,反过来,表面上特别完美,也完全可能是因为造假者高啊,也不见得是真的。
这个答案读来,真的是越读越有意思。
年少的时候,总认为非黑即白的世界才是对的,慢慢经理很多事,才觉得,其实很多的灰色部分也很美好,就恰是“没有扯破脸”的和气,很多时候也是需要的,大概就像事务的两面一样,从不曾有绝对的事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