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的经济危机将可怕到什么程度
— 以1929年的经济危机为例子:
- 道指一路下挫,从1929年的最高点386点,下跌至1932年的最低点41点,下跌幅度达89.4%。
- 大萧条时期,美国房价也出现了大幅下跌,平均房价下跌了30%
- 从1929年到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降幅高达29%。工业生产下降55.6%,进出口贸易锐减77.6%,企业利润从100亿美元下降至10亿美元。
- 股市崩溃的1929年,失业率为2.5%,之后失业率迅速上升,到1933年达到创记录的25%,这意味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人失业。
经济危机离我们并不遥远
- 1990-92年:日本金融危机。
- 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俄罗斯债务危机。
- 2008年:美国次级债务危机和全球信用市场动荡。
思考:是什么导致了经济危机
三派解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7262815/137534121bff2a0b.png)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剩余价值理论。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矛盾。
-
售价=材料成本+工资+其他
-
工人买不起自己生产的商品,导致过剩商品销售不出去,社会购买力十分低下,社会经济呈停滞状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7262815/0e61d936041082e1.png)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有效需求不足,原因是居民储蓄太多,而企业对未来太悲观,不愿意投资!凯恩斯主义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依据:需求不足,市场失灵,解决的办法就是政府去介入市场,增加需求,从而使经济从萧条中走出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7262815/315b43cdfaca271c.png)
以米塞斯和哈耶克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以29年为例,由于央行的扩展性货币政策,利率定得非常低,信贷规模膨胀,最后的结果必然导致大危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利率过低会扭曲资源配置信号,企业家就开始投资一些原本不该投资的项目,特别是一些重工业、房地产等资金密集型产业,它们对利率的反应非常敏感。
流动性过剩导致的股票市场泡沫会进一步助长固定资产投资热潮,导致投资过度扩张。越来越大的投资需求导致原材料价格和工资的相应上涨,投资成本上升,最后证明原来的投资是无利可图的。当政府没有办法如之前那样继续实行扩张性政策时,股票和地产泡沫破灭,原来的资金沉淀在不可变现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和地产)中,资金突然不足,投资项目纷纷下马,大萧条由此发生。
谁对谁错,没有定论
我挺米塞斯,哈耶克理论
理由
1929年-1933年那场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奥地利经济学派预测到了。
1929年夏,信贷银行为米塞斯安排了一份报酬十分优厚的工作,他的女友欣喜若狂,但米塞斯却不接受这份诱惑,说:“一场大危机即将爆发,我不想让自己的名字与之有任何牵连。”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市场价格在一天之内下跌12.8%,大危机由此开始。
早在1926年9月10日,米塞斯的得意弟子菲利克斯·索玛瑞在维也纳大学发表演讲。一些听众觉得他所讲的内容非常怪异,因为当时的经济正处于繁荣时期,而且周围所有的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美好,然而,他却预言经济的繁荣景象将要以政府的破产和银行的崩溃而告终。
奥地利学派预测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在经济繁荣时期,中央银行可能会错误地允许货币供给过快增长,因为没有立即出现任何警示的信号。因此,它们也就允许储蓄增长落后于投资需求,并且还会为后来的通货膨胀水平上升创造条件(实际上,桑顿早在1802年就已经得出了这个结论)。
冯·哈耶克所提出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周期理论的另外一个要点是,低利率会鼓励许多“庞大的投资计划”,或者会导致现代经济学家所说的“资本结构的深化”。最终,利率水平上升,使这类投资计划变得不再盈利而被放弃,从而造成了极大的成本浪费。在20世纪20年代末,冯·哈耶克越来越确信这个过程正在展开,一场经济危机也已不可避免。
危机发生前的美国经济
透支未来」的观念深入人心,从消费领域转到购买投资股票。
1920末期,90%的股票买入,都是靠融资来支撑的。
例如你只有30美元,你可以找银行借70美元,来买进100美元的股票。只要股价不断上涨,那你就轻松赚取本金100的利润,这相当于放大了你原本本金的3.33倍。
在1920年代末期,美国信贷构成当中,每100块就有40块流入股市。
![](https://img.haomeiwen.com/i7262815/b7bff484734e3df9.png)
股市在向银行贷款、公司也在向银行贷款,股市暴跌后,贷款就人间蒸发了,公司立即赶到手头紧了,他们没有资金,还在损失资金,于是裁员、停止生产。伴随着大量的流动性危机。
人们为什么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痛,这类事为什么总是上演呢,米塞斯认为,政治人物和银行家们显然受到了诱惑,他们倾向于在复苏时期将利率设定在自然利率之下,而商业银行会增强流动性以扩张自己的业务。整个过程如下(前一张图是18世纪金融家约翰·劳在法国主导金融炼金术的全过程,后面是一般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7262815/c39bd58bff1394eb.png)
P 代表信用扩张前夕可以运用的资本数量,r 代表以P 生产时所必须储蓄的重置资本,而g 则代表p 可以生产的消费品数量。假定在信用扩张前,经济是处于成长状态而可以生产P1 与P2 的剩余资本(资本储蓄),其中P1 用来继续生产原先已有的产品(数量为 g1),而 P2 则用来生产新发明的产品(数过为g2).
普通人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覆巢之下无完卵,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无法准确预知一场金融风暴是否即将来临。危机来时,最怕收入不保,稳妥起见,收紧钱袋子,谨慎参与股市楼市等不确定因素较大的投资。同时不要忘记,存款保险制度已经建立,稳妥起见要分散银行存款,在单独一家银行的存款不要超过50万元。
- 现金为王
坐拥现金的你,相当于:
-
保住了资产的价值不变;
-
获得了以极低价格买入风险资产的历史性机会。
-
提高能力,保住工作。
java达人
ID:drjava (长按或扫码识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