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的生活不太好,能吃一顿丰盛点的饭便成了件很值得盼望的事情。
去别人家做客是打牙祭的主要渠道,每逢有人请,爸、妈总想着找些理由带上我们三个小孩中的一个甚至两个,好让我们有机会解解馋。那时大家生活普遍比较困难,对请客和被请都很在意,被请的往往不会被邀请了一次后,到时间马上就去,怕那样会被别人笑话,而要等主家临时再急匆匆地来叫,才表示了别人的诚意,这样才不失面子。若轮到大人带我去,这时候的等待是最难耐的,隔上一会儿我就会偷偷跑到门口张望一下,生怕因为什么原因而错过了,等到看见请客的人家远远地来了,便赶紧跑回屋坐在那儿,心里砰砰直跳,紧张而兴奋。饭桌上我会挤坐在大人中间,全不理会他们都在谈论些什么,只是一个劲儿地看着桌上的盘、碗,想着下一道会端上个什么好吃的菜呢?那时,请客基本上都在家里,由主人亲自打理、设计,用自己的辛苦省下本该属于饭馆的利润,各家都会在有限的支出范围内千方百计地变换出品种和做法,让客人们满意,以最大限度地达到请客的目的。每次做客回来,家里人几乎都要进行一下回味和评论:这一家上了哪几道凉菜、热菜,有些什么新奇的花样,哪些味道比我们家要做得好……一来可以作为下次自家请客时的借鉴,二来也可让家里没能去做客的人在讲述和想象中也过一次瘾,那时的感觉不亚于再进一次盛宴。
每逢我们自己家请客时,大人们从几天前便要开始准备,盘算着定什么菜谱、买哪些东西,总想着要既体面又实惠。为了能够多容纳些客人,一般家里只有爸爸在桌上招呼,妈妈和外婆在窄小的厨房里忙,我们几个小孩则象过节一样躲在另外的屋子里玩,心里却时刻记挂着饭桌上的情况,因为妈妈会不时地把从桌上撤下的,没有吃完的菜端到我们面前:皮蛋、香肠、山楂糕、肉丸、春卷……这些我记忆中常常端上请客饭桌的菜什,现在早已算不上什么稀罕东西了,但虽然经常能够见到,却再也没有那样的味道了。
如今生活好了,再也不用为了一顿丰盛的饭而激动不已,可以端上饭桌的东西越来越多,但真正的美味却越来越少了,于是很多人便仍然会执着地想着过去,不是怀念贫穷,而是记挂着那些纵然稀少但却美好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