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212437/9e0b72f6f518171a.jpg)
1 自我定位
如果我们找不到位置,别人就会按照他们的方法给我们定位。
在工作中、生活中,这句话无数次被验证。因此说,自我定位,很重要。
有的人认为,自己性格内向,做不了销售,只能做文职,于是工作了十几年,一直在做文职,毫无突破。
我以前做内销的时候,有一个朋友,性格极其内向,有时同事之间开玩笑,还会脸红。当时他业绩也不好,甚至有些拖后腿,连领导都说他不适合做销售。但是他自己很坚定,发誓要做出成绩来。现在十年过去了,再见面时,他已成为影视界的销售总监,谈吐成熟,完全判若两人。
我们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很多时候取决于当初的决心。更多时候,在当初,我们是否能完成工作或任务,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只有不断地尝试、努力、纠偏。
很多人刚步入社会的时候,处于人生的迷茫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从哪个行业做起,苦苦想不出思路和出路。在此,跟大家分享一段连岳的话:
“当你不知道做什么时,最好的办法是什么都去做一做。你的天赋与偏好,在这过程中起作用,慢慢集中到你有兴趣的地方,这像一场大雨将水珠均匀洒向地面,它们最后向低地汇集。”
然后,“喜欢做的事” 与“擅长做的事”相结合,就会发现非常轻松,像玩乐一样在工作。
2 持续输入
很多时候,我们在看着别人的故事,不知不觉地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因为所有好的结果,其过程万变不离其中的是离不开态度、观念、坚持、热爱、甚至说是刻苦。
丘吉尔有句名言:“成功是从失败到失败之间不减其热情。”
简书签约作者无戒老师在写到20万字的时候,也才积累了380多个粉丝。从拿起笔的那天开始,她就没有放下。因为她明白:即使自己写的文是狗屎,也不要怕,继续坚持,量变终究会引起质变。
怀左同学也曾在看不到希望的时刻,仍坚持日更,谁知,又坚持了两个月,成为简书签约作者。
有的时候,我也会焦虑,粉丝一个一个地涨,最近更新较为频繁,开始两个两个地涨。
后来看到很多名人的心路历程,我就不再关注这些了,先静心写吧,写出20万字再说。
灵魂有香气的李筱懿每天的输入量是3万起。
李欣频老师说,她当作家的理由是:非写不可,不写会死。
李欣频老师每天输入与输出创意时间和量的关系比是9比1。她在文中写道:
当我以这样的比例在吸收养分时,创作的速度就会很快,做案子的时间就会缩短,原本要一周才能做完的广告文案,现在只要一个小时就能完成,因为灵感太多源源不绝。当自己有了巨大的水源,随手一勺即满,就能又快又好地完成让客户一下子就满意的作品,于是我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去玩、去吸收养分,这就是“创意水源的良性循环”。
我还没对写作热爱到如此程度,我每天的输入量还远远不够,所以我有何理由焦虑?也不应有时间去焦虑啊。
3 不设限
最好的例子就是力克胡哲,他出生时患海豹肢症,天生没有四肢,曾经一天被人嘲笑十多次,几度想去自杀。后来他反转念头,重新自我定义:将自己定义为无手无脚的上帝限量特制品,学会游泳、踢球、潜水、冲浪,写书、开公司、演讲等。他向世人证明没有四肢也可以活出毫不受限的人生,能活出大自由的梦想命运。
《让天赋自由》中有四个关键问题,决定我们是否活出自己:
第一,天资,什么是你真正的力量所在?
第二,热情,哪件事让你永远充满活力?
第三,态度,你让机遇左右生命,还是用态度创造运气?
第四,机会,如何为你的热情找到实践的管道?
卢苏伟说:“人这么一辈子,年轻时所受的苦不是苦,都不过是一块跳板。人在跳板上,最难的不是跳下来那一刻,而是跳下来之前,心里的挣扎、犹豫、无助和患得患失,根本无法向别人倾诉。我们以为跳不过去了,闭上眼睛,鼓起勇气,却跳过了。”
你怎么看自己,也百分之百地决定你会成为怎样的人。
写作,是一条很辛苦的路,是要花一辈子来寻找自己的过程。但是,也没有人能阻拦住我们梦想的焰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