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
读史简论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

读史简论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

作者: 出涧 | 来源:发表于2019-01-13 22:36 被阅读7次

读史简论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

  慈不带兵。故严父有孝子,而慈母有败子。非天生也,养渐以成也。

  军令严整而懦夫起,用济其功;律纪涣散则勇夫放,卒败其事。

  兵事中暗藏杀机。故知兵事者,鲜有善终。不惟人嫉之,抑遭天忌。兵者,险道也,虽贤圣莫不慎之又慎,而不轻用其锋。

    

  庞捐忌孙膑贤于己,阴以法刑断其足,黥之,欲隐勿见。然天下之人,可尽刖其足乎?天下之人,可尽使隐而勿见乎?

  以术治人者,人恒以其道还治之。孙庞斗智,终无赢家。庞捐兵败身死,孙膑枯废终生,思之不胜悲。

    

  魏举全国之兵,悉以赴赵,甯不畏强邻虎视,乘虚而入,击其所必救乎?

    

  无德者,无以临众,无以驭众。始于骄横跋扈,终于众叛亲离。予一人、寡人之谓,宜矣。

    

  吴起被祸,失先见之明。然其临终,伏身王尸,终使仇家引颈就戮,殉葬于己。不可谓不智勇兼备矣!其名显诸侯,声名不浪得也!

  起战国名将也。当其披甲胄,操干戈之时,桴鼓而进,三军轻死,无坚不摧,无功不克,强秦不敢东引,诸侯惟余瞠目。且其深得士心,谙熟行军用兵之道,可谓魏之长城也!

  然以一仆之微贱,策划于密室,奸行于公庭,谈笑中而名将去,弹指间而长城隳。吴起一去,魏四面受敌,魏主转思股肱而不可得。然奸佞逍遥于法外,首恶窃笑于朝堂,是吴子之悲乎?是魏国之悲乎?

  吴起爲魏将,攻城野战,名显诸侯,以有文侯在也。文侯、李克,推崇吴起,信之任之,吴起得奋其余勇,逞其余智。文侯既没,起孤悬朝堂,爲众矢之的,群小含沙射影,有仇无仇,皆思以害之。以一吴起,一人誉之,百人毁之,甯不惧而去乎?故终被其害。

  于是西河遂空矣。

相关文章

  • 读史简论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

    读史简论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 慈不带兵。故严父有孝子,而慈母有败子。非天生也,养渐以成也。 军令严整而懦夫起,用...

  • 《史记》之吴起

    古有《孙子兵法》,知道有孙武其人。然吴起却闻所未闻。今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方知有吴起。 2018年12月02日...

  • 孙子吴起列传——读后感

    孙子吴起列传——读后感 孙子吴起列传 孙子 通过制定规则和赏罚,形成制度,即使是一群平庸的人也能在有能力的人的带领...

  • 我读《台湾薛维忠版孙子兵法》

    我读《台湾薛维忠版孙子兵法》 一,孙子其人【取《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

  • 孙子吴起列传

    孙子名武,所以人家叫孙武,是个齐国人。因为他精通兵法,被吴王阖闾接见重用。 孙子来到吴国之后,给吴王演示练兵,还出...

  • 读史简论一百六(吴王濞列传)

    读史简论一百六(吴王濞列传) 汉兴,大封诸侯。未几,异性诸侯相继反,高帝亲往诛之,遂平。更易爲刘姓诸侯。 ...

  • 读史简论一百四(田叔列传)

    读史简论一百四(田叔列传) 夫人之情也,无贤愚智不肖,皆喜赞颂,厌讽谏,好顺恶逆,人主亦概莫能外。 ...

  • 吴起和商鞅:悲惨的变法者—吴起1

    吴起、商鞅的记载来自西汉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与《史记•商君列传》。二人虽然最后都为不同的国家服务,...

  • 孙子,吴起变法列传

    吴起,商鞅的变法各有不同的治国方针,可是为什么两人的结果却是大有不同?其中,我们分了三个原因来看。 一:两国的社会...

  • 孙子,吴起变法列传

    吴起,商鞅的变法各有不同的治国方针,可是为什么两人的结果却是大有不同?其中,我们分了三个原因来看。 一:两国的社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简论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kr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