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年书》|人物采访
预告 | 他的著作被90余家图书馆收藏,你却不知道他只是一个初中

预告 | 他的著作被90余家图书馆收藏,你却不知道他只是一个初中

作者: 嘚瑟咖 | 来源:发表于2018-05-24 14:19 被阅读1次

《嘚瑟咖 / Deseka Artech Media》

当年基建工程兵

赴深圳的一个

经典镜头

周顺斌/摄

上世纪80年代初,约2万名基建工程兵,来到深圳参加特区开发建设。

这支队伍由兵到民,经历无数艰难困苦。

·

《年书》人物

何林

深圳第一批

基建工程兵

著有《岁月情怀》

被90余图书馆收藏

本期我们的《年书》人物正是第一批来深建设的基建工程兵——何林,年轻时用青春和汗水为特区的发展和建设做贡献,退休之后用细心和毅力为基建工程兵在特区的激情岁月留下了点滴记录,用他的言行和感悟展现基建工程兵的坦荡情怀。

何林,1948年出生于四川省西充县鸣龙镇。

1969年4月应征入伍,后辗转于四川、河南、河北、广东等地,参加过新疆钢铁厂筹建和河北唐山震后建设,在部队立下赫赫战功。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以实干家的睿智,智者的风范,和两万多名基建工程兵战友一起开赴深圳,成为特区建设的开路先锋和拓荒者。

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栉风沐雨、风餐露宿,把一个人迹罕至、满目萧条的边陲渔村打造成车流成河、巨厦穿云的国际化大都市。

“拓荒牛”这座雕像

代表的正是这一群

基建工程兵

也就是深圳的

第一代拓荒者

上世纪80年代初,约2万名基建工程兵,来到深圳参加特区开发建设。

这支队伍由兵到民,经历无数艰难困苦。

       现在想起来,工程兵辛苦,从来没有星期天,都是无私奉献。有的钢筋把脚打穿了,有的昏倒了,给点稀饭吃,又起来干,相当辛苦。但军人天职,说一不二,军令如山倒。——何林

深圳的路是他们开的,楼是他们建的,三天建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也是他们创下的。

他们为深圳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被深深铭刻在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上。

何林是初中二年级学历水平,但资料收集却堪称专家级。

他的行李箱里永远带着“红岩”笔记本,抄写有毛主席语录、报纸摘录及学习心得,还收藏有70年代的北京个人购货凭证,80年代的飞机票\转业申请、税务登记证和各类信件等。

看着这些珍贵的史料,部队生活历历在目。

何林认为岁月不饶人、人到了晚年生命进入了倒计时、应该活的有意义、活的有价值、应该发挥余热、把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高到一个新的挡次、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他决定投身创作艺术,编写出版反映工程兵生活历史的《岁月情怀》画册、散文著作,续写人生的辉煌篇章。

对于一个电脑都不会用的老人,出书谈何容易?但何林发扬蚂蚁啃大象的精神。

我文化水平是低点,但我有决心,十次不行就百次,百次不行就千次——何林

 于是何林开始用“一指禅”5分钟才能打一个字,Bo Po Mo一个字母一个字慢慢地敲,打出来不对就查字典、问家人,直到手指打出血也不停止。

在书快要写结束了、正当何林高兴之余,一天他上厕所的时候、刚一坐上马桶、突然感到头昏、便开始害怕、担心书写不完、祈祷老天爷。

求求你、等我把书写完了、你想咋办就咋办、随你的便…——何林

 后来到医院检查的结果是空腹血糖高达13.8 ,儿女们都告诫父亲别太劳累,结果何林很快就把孩子们的忠告抛掷脑后重操旧业、书照写、饭照吃、电脑照看、资料照整、通宵不眠、第二天照样工作,身体不感到任何疲倦!

2012 年12 月,何林的《岁月情怀》终于完成,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

画册书印刷出来后、漂亮极了、受到了家人和外界的高度赞赏、在朋友的鼓励下,何林决定向博物馆捐赠这本书,并给全国各地的图书馆捐赠。

该书出版后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军科院军事资料馆等90余图书馆收藏,老战友们感叹何林走出部队依然是个“狠角色”!

关于何林的故事还有很多,关于基建工程兵的故事也有很多,关于何林如何从一个电脑小白成为一个会使用电脑写书的故事还有更多。

每个人的故事都值得被记录,关注《年书》,关注我们“嘚瑟咖”公众号,邀您聆听观看更多关于何林的故事,一个基建工程兵的岁月情怀。

请收看我们即将推出的《年书》人物完整版:

何林

『 一个基建工程兵的岁月情怀 』

·

《年书》是什么?

《年书》是以年为时间轴,以人为核心点,讲述人与这个城市交汇故事的多媒体电子书。

是深圳人共同创造并共享的年度城市文化产品;是具有文献价值的城市年度馆藏;是具有独特印迹的城市记忆;是讲给你、我、他的深圳人自己的成长故事。 

深圳是一座奇迹之城,在炫目的发展成就和耀眼的经济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

《年书》作为独一无二的数字人文作品和与时俱进的图书馆馆藏载体,对代表和引领城市发展的精英人物、对彰显城市独特个性的潮流人物、对与城市休戚相关的普通百姓全覆盖,以视频、音频、文字、图片和互动媒介,通过年度人物故事、年度人物专访、年度人物里程碑、年度人物点评等形式,创作可独立传播又汇聚成册的全媒介电子人物《年书》,并以每三年为节点,持续回访更新《年书》,动态记录人物在城市的今天、明天。

所有作品将作为地方人物文献在南山图书馆收藏并借阅。 

·

为什么做《年书》?

《年书》源起于所有的“我们”对深圳这座城市的热爱。 

这个“我们”,是与深圳这座城市有着共同经历的人,是给深圳留下印迹的潮流先锋人物,也是与城市休戚相关的普通人,他们愿意讲出自己与深圳交汇的故事。 

这个“我们”,还是一群擅长观察、记录、表达、传播故事的文化、传媒志愿者,有志于传承和记录深圳城市精神和人文故事,《年书》就是他们创作的作品。

这个“我们”,还是一群致立为城市保留印迹的人,他们来自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的使命驱使,他们不遗余力推动、推广并收藏《年书》。 

《年书》是所有的“我们”对自己热爱的城市的集体贡献。 

·

《年书》运作机构

项目发起:南山图书馆

项目执行:嘚瑟咖传媒

项目协作:传媒志愿者

相关文章

  • 预告 | 他的著作被90余家图书馆收藏,你却不知道他只是一个初中

    《嘚瑟咖 / Deseka Artech Media》 当年基建工程兵 赴深圳的一个 经典镜头 周顺斌/摄 上世纪...

  • 你喜欢他,却不想让他知道

    请允许我们有时候 活得并不是那么的勇敢 你喜欢他,却不想让他知道。 “你喜欢他,在微信里” 你和他在微信里,已经聊...

  • 钱钟书:一个人时,安静而丰盛;两个人时,温暖而踏实

    他19岁被清华破格录取,数学仅15分;他嗜书如命,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被称“文化昆仑”;他涉笔成趣,著作《围城》被...

  •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你以为他可以带你飞,却不想你只是负责邮费; 你以为他可以爱你万年,却不想你只是他后宫之一。 第一个“他”,指的是领...

  • 伤了左脚跟腱,还走完77km的女人

    不要冒然评价一个人,只知道他的名字,却不知道他的故事, 你只是听闻我做了什么,却不知道我经历过什么。 旅途是心灵之...

  • 收藏家

    孩子 坐在你面前的是一个收藏家 你要小心他哦 他是一个贪婪的收藏家 你要小心他哦 他是一个卑鄙的收藏家 他想收藏你...

  • 长不大的思念(1)

    他爱她 却不知道 以为她只是一个替身而已

  • 此身已许国

    一 岳文在出征之前退了和余家小姐的婚事。 如今山河动荡,边疆不安,他毅然投军,守卫祖国。 他知道余家小姐会等他,若...

  • 我爱他,却不想让他知道

    我愿,我的爱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想,我只愿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回顾他的一天,而自己的一天是在偷偷地,陪...

  • 单纯的恶

    01 余乐乐是余家独子,还是老来得子。 他出生那天可把余家高兴坏了,余家在镇上最贵的酒楼大摆筵席,花重金不知道从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预告 | 他的著作被90余家图书馆收藏,你却不知道他只是一个初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ks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