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社会,主打一个“无责”,至于效果如何,那就是后话了。反正老子尽职尽责做到位了,效果好不好,和我没什么关系。
负责任是好事,为了“无责”做事就另当别论了。为了“无责”,可以各人自扫门前雪。为了“无责”,可以不管他人瓦上霜。为了“无责”,晴天也得备大伞。为了“无责”,大雨也要冲大街。
这看似荒唐又真真存在的荒诞,不禁让我想起了念书的那个年代。老师说“这个知识点不考”,学生就把这几页划掉,甚至有人直接就撕了去。貌似荒唐的是学生,其实更荒诞不经的在于老师。
人人都在追求“无责”,说明上面对于“责”的定性有了偏颇。上面偏一寸,下面偏一尺,到最下面就能偏出几十公里来。
有个管理学教授说过,上面考核的点在哪,下面应对的点就在哪。现代管理学真是个推责任的好帮手。明明简简单单就能发现的问题,非要考核才能论出个一二三。至于这一二三是不是真的一二三,反倒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无责”。
平心而论,一个单位就那么几个人或几十个人,谁在干、谁在看、谁在懒散,根本不需要考核,一眼就能看到尽头。偏偏我们就喜欢简单的事情复杂化,非要似是而非地搞个什么考核、追责。这和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又有什么分别。
时代在进步,分工在细化,管理的手段也在多样化。多样化可以,但是不能舍本逐末,更不能缘木求鱼。该干什么干什么去,这才是干事创业的本质。
说得再多,唱得再好,归根结底还是要干才能出结果。材料报了一堆又一堆,稿子改了一次又一次,调研来调研去,主打一个“折腾”。一通折腾下来,一通拍照、视频忙活,主打一个“主动靠前担当”,主打一个“尽职尽责”。
呵呵,忽然就想起了《皇帝的新装》那篇课文。小时候总笑那个皇帝真傻,现在再想起来真是哭笑不得。文学作品好像很过分,现实好像比文学作品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师父以前有句名言---不能提问题,不能提建议,一提问题和建议,就粘住你不放,就让你落实到底。说实话当时不完全能懂,现在着实见识了师父的通透。只要事不关己,装傻充愣才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别的,关我什么事?主打一个“无责”。
其实我们知道他们在干啥,其实他们也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干啥。我们也确实不敢说啥,他们也确信我们不敢说啥。所以才有了肆无忌惮地招摇过市,哪怕连个衣服都不穿,就这么大摇大摆地招摇过市。
而我们却还得一个劲地拼命鼓掌,拼命地干,时不时还得接着一不小心会甩过来的锅。
毕竟,人家主打的就是一个“无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