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要正式开工了,明天将是最后一天休息日,突然觉得有些不太适应,近三个月断断续续地上班,那种悠闲的节奏其实还挺不错的。
随着疫情持续时间增加,人们精神上似乎有些麻木了,也难怪,神经崩得久了,难免会有些疲惫。这让我想起了加缪在《鼠疫》里的描写,当时封城一段时间以后,人们经历了那么多的死亡与恐惧,反而不再那么害怕了,物极必反的道理中外相同。
今天去上班的路上,发现地铁里的人明显增加了许多,人们已经开始紧挨在一起坐了,前些日子人和人之间还隔着老远的距离,看起来紧张兮兮的,相互之间还时刻戒备,如今人们似乎已顾不上那么多,大家都很淡定从容、神情自若。
大街上有人将口罩戴在脖子上与人聊天、凑在一起抽烟,有说有笑时不时还开心地大叫。我记得上周我到常去的一家餐厅吃午饭时,餐厅大堂里还没有一个人吃饭,今天去的时候发现大堂里已经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上座率,大伙儿也在一起边吃边聊,口罩摘下来放在一边,似乎已将疫情忘在了脑后,连我自己也不知不觉地放松下来。
这段时间工作生活节奏突然慢下来,其实也未见得完全是一件坏事,现代人被快节奏裹挟着、催促着,身不由己地随之起舞,就像我小时候看得一本小人书《红菱艳》里的女主角,一旦穿上了红舞鞋,就只能一直不停地跳啊跳啊,再也停不下来,直到累死在舞台上。没想到这30年前的小人书竟然预示了现今的人类生活。我们已经多久没有悠闲地生活了?我不记得了,感觉身后好像一直有人拿着鞭子在驱赶着我,每天都象是在抢着什么,自己也不知道,但是绝对不敢停下来。
而这疫情似乎让我有了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不用再着急忙慌地蝇营狗苟。而宅在家的日子里,我慢慢学会了安静地、单纯地享受生活,自己亲自下厨动手做饭菜,收拾房间,逗猫咪玩耍,平凡的家庭生活也乐在其中,自有其迷人的一面。可贵的是也有了时间去细细品读自己喜爱的书,我读了汪曾祺、丰子恺、夏目漱石、毛姆的书,感受他们对日常生活那种藏在骨子里的热爱、欣赏,尤其是毛姆对人性的揭露、批判,入木三分却又充满着怜惜与悲悯,并没有一味地讽刺打击,却蕴藏着一份对人类无私的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读《庄子》,体味他顺应天道的淡定,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逍遥自在,感觉自己的修行似乎又有所精进,心情比以前平稳了许多,也不再为一些事情而情绪起伏,实在是人生之大幸。
我庆幸自己在家里也没有放弃锻炼身体,身体力行地实践着毛主席的教导“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几乎每天坚持徒手健身,保持了良好的身体状态。更深刻地体会到读书和健身这两件事最是不会辜负个人,让身体和精神同时变得更加强壮,也是人生一大快事,这种感觉比世俗人追求的升官发财更让人身心愉悦。
这段时间网上各种传言此起彼伏,我不再象之前那样轻易相信,一会儿倒向东方、一会儿倒向西风,而是学会了用理性去分析,更学会了冷眼旁观、静观其变,不轻易妄下断语,疫情似乎使人头脑更加清醒了,眼睛更加明亮了。
基辛格说疫情后世界局势将不可避免地改变。岂止是世界局势,个人的身体、精神也将不知不觉发生某种潜在的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