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孤独,再怎么被人讨厌,最后也会被人所接受,因为它是世人最后的归宿。
谈到孤独,我们就不得不谈到“人性”的问题。人性喜欢群居,喜好跟别人混杂在一起。如此,普通人对于孤独,那是嫌弃至极的。
在我们刚读幼儿园的时候,身边的亲人会跟我们说:“在幼儿园里面要多交朋友,不要太孤独,被人排挤是不会快乐的。”
在我们读中小学的时候,身边的老师和亲人会跟我们说:“在学校或者社会当中,比拼的是人际交往的能力,不会社交的人是落伍的。”
哪怕我们读了大学,或者大学毕业后出来工作,身边人的论调还是没有变过。慢慢地,我们就接受了这种“社交至上”的想法。
当我们到了中年,我们又会遇到新的问题——逐渐怀疑“社交至上”的观念,只希望回归到孤独当中,一个人生活。但是,我们又觉得跟世俗格格不入。
其实,我们没必要否定自己的选择。合群又如何,孤独又如何,只要自己过得快乐,活得安好,那就可以了。其它的事儿,又何必计较那么多呢?
02
对于如何活好这一生,杨绛先生说过,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命运定然波澜壮阔,身边的朋友也会是我们的贵人。所以要多交多朋友,多开拓自己的渠道和路途。
持有这种“多个朋友多条路”观念的普通人,会在社会上屡屡碰壁,轻则受到别人的算计,重则人财两空,一无所得。
他们错了吗?其实他们没有错,只是不知道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罢了。人,该独孤的时候不孤独,非要戴着面具做人,那不就越活越痛苦了吗?
早晚有一天,我们会明白,自己的人生跟别人无关,而只跟我们自己有关。自己想怎么活,那就怎么活,不要轻易受到别人的影响。
为什么普通人会轻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呢?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主见,看到别人怎么活,自己就怎么活,仿佛跟别人手中的牵线木偶一样,毫无选择人生的自由。
在这个世上,有太多“千篇一律”的灵魂,他们都被同化了。本来可以让灵魂闪光,如今却只能让灵魂堕落。这,才是人生之悲剧。
03
人越老,越不喜欢跟别人打交道。
杨绛先生说过,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
经历得多了,自然就品尝过人间的酸甜苦辣了。虽然我们都厌恶酸甜苦辣,可这一切还是很有意义了,至少我们可以在卑微当中,看透人性。
在职场工作多年的张先生,一直是别人眼中的“社交高手”,不是这里有人脉,就是那里有朋友,仿佛他有着一定的魅力,将别人都吸引到他的身边。
后来,由于公司的业务出现问题,需要裁员了,所以人到中年的张先生就被辞退了。
被公司辞退之后,张先生原以为自己的朋友可以帮他一把。谁知道,一众朋友都离他而去了,就连那个跟他交往极深的挚友,也选择翻脸不认人。
这一刻,张先生才彻底明白,什么朋友,什么挚友,都是假的。离开了大公司这个平台,你在别人眼中将毫无价值,那又有谁会来跟你交往呢?
如今的张先生,早已不当所谓的“社交高手”了,而是选择成为了一个孤独者,享受着孤独,一个人去读书,一个人去种花,一个人去钓鱼,乐此不疲。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社交?他只说了一句话:“人性善变,只求利益,社交毫无价值。与其戴着面具做人,不如一个人活得快乐。”
04
你终究会明白,孤独才是真相。
叔本华曾经说过,享受孤独是一种能力。
一群绵羊,总是在一起合群,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它们再怎么合群,也只是绵羊,根本改变不了被狼群吃掉的现实。
一只孤狼,总是独来独往,没有其它的狼陪伴在它的身边。但是,它们再怎么孤独,也改不了吞食羊群的现实。
合群或者不合群,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最了不起的,应该是自己耐得住孤独,拥有享受独处生活的能力。
在地位比较一般的时候,好好享受孤独,默默蓄力,闷声发大财,那你的进步将一日千里,终究有一鸣惊人的那一天。
等你成功之后,你会发现,身边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越来越多了。这个时候,依旧要保持独处的习惯。因为这些阿谀奉承的小人,会害惨你的。
说到底,无论有钱没钱,都要把“享受孤独”当成是一种习惯。前者,是为了蓄力。后者,是为了保全自己。一切,都是人生必然的选择。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