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秦腔陇剧"两门抱 ″角色行当"多频道″

秦腔陇剧"两门抱 ″角色行当"多频道″

作者: 红尘罗汉 | 来源:发表于2022-11-17 19:49 被阅读0次

        ——雷通霞艺术纵览(上篇)

文/罗汉(图片来自网络》

      雷通霞,一个享誉甘肃、乃至西北陇剧、秦腔界的名字,一个在戏迷观众心中女神般存在的人物。她是甘肃省靖远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甘肃省陇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陇剧院副院长,第十六届戏剧“梅花奖”得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现代戏剧研究会会员,甘肃省戏剧协会副主席,常务理事,省文学联合会委员。她还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甘肃省“555”拔尖创新人才,全省文化系统领军人才,甘肃省“德艺双馨”文艺家……这一串串头衔与称谓我经过了反复核实,生怕露掉一条。我知道,看似略显繁冗的文字背后,是一个偏安西北的戏剧演员从艺40年的奋斗历程;这一串串荣誉的取得,对一名扎根陇原大地、矢志不移地坚守地方戏曲艺术阵地的文艺老兵来说并不容易,它见证了一位从12岁懵懂喜欢秦腔登台献艺开始、成为基层院团籍籍无名的演员到如今红遍西北的秦陇剧艺术名家,一步一步、点点滴滴的付出、坚守、进取的脚印。

(一)四十年艺术生涯路漫漫

(1)戏窝子里长出的秦腔苗子

  雷通霞出生在被人们称之为“戏窝子”的靖远县北湾乡,从小俊秀俏丽,聪明伶俐,能歌善舞。那个在历史上曾创造过秦腔神话的地方,秦腔在那里有着丰厚的土壤,人们对戏曲有着特别的钟爱,这让从小在“戏窝子”里长大的雷通霞耳濡目染,天生就有着对戏曲的痴迷。小时候在农村,唯一的文化娱乐活动就是逢年过节、乡镇物资交流会时,跟着家人去看秦腔大戏,她的母亲也爱好秦腔,在当地被公认为是唱戏好手,雷通霞遗传了母亲的“好嗓子”,小时候每年村上的社火表演,她便是主角。在她12岁时,已经可以独自演出《柜中缘》等小戏,成为乡里乡亲心中的"小明星"。

2)陇中培育出的秦腔新秀

    1981年,15岁的雷通霞在母亲的陪伴下报考并如愿进入了定西地区戏校。从此,雷通霞正式开始全面、系统地学习戏曲,并在著名演员欧阳新明先生的帮助下学习青衣行当。

    在定西这片沃野上,正值秦腔艺术茁壮成长的时代。这些泥土里长出来的秦腔,植根于陇中大地的文化根脉,蕴含着陇中人鲜明的精神气质。渭水源头,陇中之地,古老的秦腔艺术与苍茫的黄土地相融共生,结出绚烂的果实。成立于1951年的定西市秦剧团,有着60年建团历史,堪称秦腔艺术表演人才的摇篮,培养了名贯西北的杜干秦、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雷通霞和李小雄,以及秦腔名家李志翔、胡林焕和康建海等一大批秦腔艺术表演人才,秦腔艺术花繁叶茂。

    1985年,雷通霞从甘肃省定西地区戏校毕业,分配到定西地区秦剧团工作,主攻正、小旦行当。1985年,年仅17岁的雷通霞带着自己精心排练的秦腔《打神告庙》参加了“甘肃省第一届优秀青年演员大奖赛”,荣获二等奖。同年在西北五省(区)"咸阳杯"秦腔新秀电视大奖赛中,以饰演《火焰驹·打路》中的黄桂英和《游西湖·鬼冤》中的李慧娘,分别荣获二等奖。随后的十年时间里,雷通霞在定西秦剧团先后在《游西湖》《铡美案》《黄桂英》等戏曲中先后担任主角,并脱颖而出,成长为定西地区的最叫座的年轻台柱子。

图片来自网络

(3)陇剧成就的第一枝梅花

    表现出色的雷通霞被甘肃省陇剧团相中,96年初调入省陇剧团(现陇剧院),成为该团的一名正式演员。陇剧原名陇东道情,是甘肃省独有传统戏曲艺术。采用道情唱腔,名陇东道情,流传于甘肃东部环县及曲子镇一带。起源于汉代,唐宋时期由宫廷走向民间。根植于陇东的渔鼓道情,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营养,增加二股弦等乐器,衍化为皮影唱腔音乐。相传在100多年前,民间艺人赶毛驴,驮锣鼓乐器,用皮影的形式四处表演,直到1958年才走上舞台。1959年正式命名为陇剧,是甘肃独有的地方戏曲。成立之初,陇剧吸收了一批西北五省尤其是京剧界的名家名角,像四小名旦中的陈永玲、中华戏剧班毕业的尖子生,都来参与陇剧的成立,无论从剧作还是演员,陇剧成立之初,起点就比较高。

  从一名秦腔演员转行到陇剧,雷通霞当时的压力非常大,变换专业对任何一个戏曲人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雷通霞到省陇剧院后才正式接触到陇剧,接触后发现,陇剧很贴近生活,音乐性比较强,尤其是板腔体和曲牌体的表现力比较柔和,能够展示出人物内心的矛盾和跌宕起伏的故事,陇剧唱腔优美,既有西北传统唱腔的高亢激昂,又有南方唱腔的柔绵优美。被陇剧的魅力深深吸引,加上不服输的精神,雷通霞一头扎进陇剧中,一切仿佛从头开始。

    雷通霞凭借着扎实的戏剧功底及一般演员很少具备的灵动和悟性,加上勤奋和努力,得到院团领导支持和信任,很快就让她主演现代戏《石龙湾》中的女主角张彩螺。这让她压力山大,只能边学习边排练。在从开始排练到完成的一年时间里,雷通霞每天都在琢磨自己对这部戏的定位,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剧种,她找了很多陇剧的磁带天天听,坐车、走路都在不住地学唱。经过一个阶段的勤学苦练,初步掌握了陇剧的唱腔及特点,也用心感悟体会到了陇剧韵味,并掌握了“风摆柳”“地油圆场”“秧歌步”等富有陇剧特色的身段动作和艺术风格。1997年,在全省新创剧目调演中,关注度并不是很高的《石龙湾》一炮打响,获得多项大奖,她本人也荣获表演一等奖。同年12月,在甘肃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中,雷通霞以主演陇剧折子戏《失子惊疯》获得一等奖名列榜首。1998年9月,在折子戏专场中,除《失子惊愤》更臻完美外,剧院又精雕细琢、为其量身编排了秦腔《王宝钏·探窑》和陇剧《谢瑶环·反审》,雷通霞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主人公王宝钏和谢瑶环的形象,得到一致好评。1999年4月,在第1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评选中,雷通霞凭借着本戏《石龙湾》和折子戏《失子惊疯》《探窑》《反审》一举成功,成为陇上盛开的第四朵梅花,也是陇剧艺术盛开第一朵梅花。

图片来自网络

(二)艺术成就硕果累累

    四十年追求矢志不渝,艺术成就硕果累累。四十多年的艺术实践,雷通霞深刻的体会到,戏剧艺术是天赋加勤奋的事业,要演好戏,除了有过硬的唱念做打等艺术功底之外,还要有一定文化理论水平。为此,她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早起晚睡、练功不辍,读书不懈。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秦腔肖派艺术的传承人,雷通霞先后领衔出演过多部大戏。陇剧《石龙湾》中的彩螺、《谢瑶环》中的谢瑶环、《敦煌魂》中的格丽莎、《官鹅情歌》中的娥嫚、《苦乐村官》中的杏花、以及近年来新创排的《大禹治水》中的山戎等等。秦腔《探窑》中的王宝钏、《铡美案》中的秦香莲,《胡杨河》中的望月,《窦娥冤》中的窦娥,《黎秀芳》中的黎秀芳等等。四十多年来,雷通霞先后在30多部陇剧和秦腔剧目及折子戏中担任主角,成功塑造了众多个性迥异、跨度较大、生动鲜活的舞台艺术形象。

    雷通霞主演的抗战题材的移植现代陇剧《石龙湾》,曾轰动了甘肃剧坛,得到了戏曲专家、同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剧中女主角彩螺的扮演者雷通霞也正是凭借着在此剧中的出色表现大放异彩。由雷通霞领衔主演的《官鹅情歌》《苦乐村官》先后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文化部“文华大奖特别奖”等。1998年,获得第1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2年,领衔主演的《敦煌魂》,获中剧协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演出个人表演一等奖。2003年,荣获文化部举办“全国地方戏精品戏大赛”个人一等奖。2007年,领衔主演的《官鹅情歌》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戏剧奖;2009年获文化部国家艺术舞台精品工程10大精品剧目。2009年,领衔主演的《苦乐村官》,获文化部“向祖国汇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南北片)展”二等奖;2010年,在文化部第十三届文华奖评奖中荣获文化奖大奖特别奖;2012年,获文化部国家艺术舞台精品工程15大精品剧目。2010年,雷通霞被评为甘肃省大戏台栏目“观众最喜爱的演员”。2013年荣获中国现代戏突出贡献奖。《女儿如花》荣获第十四届中国人口文化奖(舞台艺术类)优秀奖。2014年荣获甘肃省戏剧建设突出贡献奖。诞生1959年《枫洛池》,堪称陇剧开山之作。2021年,雷通霞、窦风霞、边肖为代表的陇剧艺术家们重新复排演出的《枫洛池》再次进京,又一次轰动,展现了陇剧经典恒久的魅力。作为陇剧"第一梅″,雷通霞在《大禹治水》中甘当“绿叶”,饰演的“山戎”桀骜不驯,失子之痛从以命祭祀到炸石开山的转变,情节曲折,转变自然,演出了人性,演出了本真。她的道白字字句句直抵人心,无不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相关文章

  • 秦腔陇剧"两门抱 ″角色行当"多频道″

    ——雷通霞艺术纵览(下篇) (三)艺术特点风格鲜明 四十多年的舞台实践,长期的演出经历,雷通霞在塑造一个个人物...

  • 秦腔陇剧"两门抱 ″角色行当"多频道″

    ——雷通霞艺术纵览(上篇) 雷通霞,一个享誉甘肃、乃至西北陇剧、秦腔界的名字,一个在戏迷观众心中...

  • 2019年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秦腔陇剧高级研习班结业汇报演出邀请函

    由我校承办的“2019年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秦腔陇剧高级研习班”即将结业,学员们将通过本次汇报演出来展现...

  • 秦腔《庚娘传》唱词欣赏

    剧情介绍: 秦腔《庚娘传》又名《庚娘杀仇》。新编秦腔历史本戏。李约祉编剧。陕西易俗社首演。生、旦、净、丑行当齐全,...

  • 陇剧《宫娥情歌》我们说好的爱情?

    由甘肃省演艺集团主办,甘肃省陇剧表演的大型陇剧《宫娥情歌》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昨天下午在陕西戏曲研究院...

  • 《老行当》之 媒婆

    对媒婆这一角色,是否可归为一个行当,着实犹豫了很久:第一,作为一个行当,这角色,在社会成员中,“从业”人数并不多,...

  • 秦腔名家齐爱云

    齐爱云,秦腔四大名旦之一,戏剧表演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著名演员,中央戏曲频道出...

  • 京剧

    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 1.生 行 简称“生”。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

  • 【唐多令】《秦腔》

    文/贤锐 20170801 13:29 秦调出长安,苦音动远峦。 二百年、梆子声闲。 无数新伶歌旧事, 王半截,李...

  • 人生如戏

    生旦净末丑,是中国戏曲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总体来说,生净末三行是男角色,旦是女角色。丑是指喜剧角色。按扮演的人物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秦腔陇剧"两门抱 ″角色行当"多频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qu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