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言虚词之十:“若”

文言虚词之十:“若”

作者: 认真说话 | 来源:发表于2023-11-28 19:23 被阅读0次

文言虚词,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十、若

(一)副词,用在动词前面,相当于“好像”,“好似”。

(1)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促织》)(2)星汉灿烂,若出(于)其(代大海)里。(《观沧海》——银河灿烂,好像也出没(在)这大海里。)(3)意气(情意)勤勤恳恳,若望(埋怨,责怪)仆不相师。(《报任安书》——情意诚挚恳切,似乎埋怨我没听从您的意见。“勤勤恳恳:诚恳的样子。不相师:不听从教导”)

(二)代词

1.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

(1)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2)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行动,活动)。(《列子·杞人忧天》)(3)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你是被雇佣耕地的人,哪里来的富贵呢?)(4)若知我不降明。(《苏武传》——你明明知道我不会投降。)

2.表近指,作定语或状语,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1)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用这样的做法,去追求您所想得到的东西,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2)公曷为出若言(《晏子春秋》——您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呢?)(3)君既若见(记取)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并序》――你既然如此记着我,不久之后希望你能来接我。)(4)南宫适(kuò)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南宫适出去了。孔子说:“这个人真是君子啊!”)

(三)连词

1.表假设,常用在复句的前一个分句,后一个分句里往往有“则”和它呼应,可译为“如果、假如”等。

(1)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2)若士必怒,伏尸二人。(《唐雎不辱使命》——如果有胆识有才能的人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伏,使······伏”)(3)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假若印上几十、几百、几千本,那就极为神速了。)(4)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国家危急啦!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晋联军一定会退兵。)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1)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带领一万人或者一个郡投降的,封为万户侯。)

3.表转折,是说了一件事又提另外一件事,表示语意他转。可译为“至于”“至”。

(1)若民则无恒(常,长久)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至于一般人,那就只要失去了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就会动摇一贯向善的思想。)(2)若臣则不可入矣。(《左传·哀公十四年》——至于我那就不能再回来了。)

(四)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

(五)复音虚词

1.若夫:句首语气词,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可译为“再说”“要说那”“像那”“如是”等。

(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像那阴雨绵绵不断的时候,整月不晴。)(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要说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

2.至若: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另一层的描述。近似“至于”“又如”的意思。有时不译。

(1)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

3.未若:不如,不及。

(1)未若柳絮因风起。(《世说新语·咏雪》——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

4.若此:如此、像······一样;不若:不如,不及(比得上),比不上。

(1)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2)其自视也,亦若此矣。(《逍遥游》——他们看自己,也像斥鴳(yàn)一样。)(3)曾(zēng)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连寡妇、小孩都不如。)

5.若属(类,辈):汝辈,你们 。

(1)不(fǒu)者,若属皆且(将要)为所虏。 (《鸿门宴》——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6.自若:像(如同)原来一样。

1)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雍州的地势,崤山函谷关的险固,还像原来一样。 )

附:(一)动词

“若”所在的分句或短语无动词时,作动词,可译为“如,如同,等同,像,好像,比得上,像······一样”等。例如: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像近邻。)(2)急湍甚(于)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战马。)

(二)名词

(1)望洋向若(海神名)而叹曰。(《庄子·秋水》——望着无边的大海対海神若叹息道。)

相关文章

  • #文言虚词#七、若

    高考必考的十八个文言虚词。资料汇总,并非原创,放在这里只是为了方便我整理资料。请权重高的各位不要点,好意心领了。 ...

  • #文言虚词#十、焉

    高考必考的十八个文言虚词。 资料汇总,并非原创,放在这里只是为了方便我整理资料。请权重高的各位不要点,好意心领了。...

  • 如何辨析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虚词?记住下边十招,虚词轻松拿下

    文言虚词是高考文言文复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文言虚词复习之难就难在其功能复杂,用法灵活。 一个“之”字既可以...

  • #文言虚词#十八、之

    文言资料整理汇总,并非原创。 (1)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也可代事,代物。一般作宾语。 我见相如,必辱之。(《廉...

  • 第十课 古诗文:文言虚词

    第十课 古诗文:中考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是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它的主要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常见的...

  • 浅谈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首先来谈谈第一个“而” ...

  • 语文知识:盘点18个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

    在大家学昨天的文章里,提到了要想学好文言文,就要将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掌握透彻。 虚词常考的有18个,主要考察两方面...

  •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

    在初中阶段最常用、最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一、“之”的用法: 1、代词 ①代词,代人,译为:他...

  • 12月31日 周日 阴

    今天是2017年最后一天。 上午十点去上课。讲文言文虚词六个。效果大约不是很好。虚词最好是有例句,不要讲太多虚的东...

  • 那些让人头疼的文言特殊句式1

    19分的文言文阅读,有10分在翻译,可见文言文翻译的确十分重要的。文言文的翻译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言虚词之十:“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rg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