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头发吗,帅哥?”一进理发店就被冠上“帅哥”的名号让我受宠若惊。
“嗯,剪剪。”我故作镇定。
放眼望去,理发店里的小哥分为两个档次。
年纪轻一点的,基本16,17岁的学徒都是一头飘逸的长发,玉米烫,或染成黄色或染成暗红色,就像一桶爆米花在头上炸开了花。
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二十几岁的理发师大多都是精干的短发,尤其理发技术越高超发型越发简约,让人看了有一种干净利落的感觉。
“怎么剪?”理发师问道。他是一名二十多岁的青年,姓林,瘦削的身躯,凹陷的颧骨,铅笔杆一样的双腿。一眼看去很帅但是很瘦弱,他戴着一个黑色鸭舌帽,从露出的短发来看我今天运气不错。
“嗯,两边后面推了,上面修修。刘海短一点”,依然是说了无数次的这句话。
回想大学这几年,再也没有指定的理发师。每次剪头发,都是一场赌博。赢了,给你一个正常的发型,输了,你还要超支买一顶帽子遮丑。每次理发时都会不停地有人指出我头发的缺点,或说太软,或说旋位置不对,甚至还有人说我头骨突出的。总之就是一句话,你这个头发,不烫没救了。
一次,我懒得回应,等他说了一堆之后才拒绝。那位理发师竟然把我剪了个马啃头。后来幸好他的同事救场才使得失态没有严重下去。
我私以为,你有推销的为自己谋利的权力,我也有拒绝为自己发型思考的权力。既然理发就应当先发头发剪好之后再谈其他。顾客的意愿都不能满足何以让他去为你的情怀买单呢?
不过最近两次理发的体验还不错,可能因为我也学会了和理发师周旋。
“哥们,你这头发太软,要不要烫一下。”林理发师装作不经意问道。
又是老套路,哼哼,这次可不能吃亏。“嗨,我过年刚烫了一次。烫完之后太麻烦,每天得洗。我又比较懒,两三天不洗就粘在一起了,像过期的方便面一般。况且一段时间还得修剪,我又只想任凭它生长,估计老母鸡看到都想来下蛋了。”我以自己懒得打理为由,贬低自己的自制力,以为能破解他的招数。不料我还是太低估理发师的“传销学”。
“是啊,至少两天得洗一次,20天左右剪一回。但是你想啊,人生不就是这样吗?不断地尝试新东西,一年烫个两三次,换个发型,看一看崭新的自己,给自己一些惊喜。要是天天懒惰在家,这也不想做那也不想做,活着是不是都没有意义。”林大师竟然搬出了人生哲理识图说服我。
“是,您说的对。”我一时不知怎么接茬,总不能说人生就该随心所欲懒惰颓废吧。
接下来是一阵的沉默,只能听到剪刀和推子的声音。最后我只得以没时间为由仓皇逃促。
突然想起以前高中的时候,因为懒得每次开口于是指定了一名发型师,至今我仍然记得那位理发师姓罗,也是瘦瘦的,人很和蔼。每次我去理发都会问我学习压力大不大,然后聊一聊以后要报考什么学校,和我一起憧憬一下大学生活。没有烫染的推销没有回绝的尴尬。每次理发不仅是外表的一次洗礼,更像心灵的一种放松。
那样的理发师估计都是凤毛麟角吧,他们就像鸡群中的鹤,特立独行却让人感到亲切和蔼。这才是理发师应当有的人生哲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