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雅久不作:时代呼唤什么样的艺术?——

大雅久不作:时代呼唤什么样的艺术?——

作者: 高瞻远瞩的猫 | 来源:发表于2018-10-14 22:34 被阅读0次

    今年邱勇校长给清华本科新生的赠书是《艺术的故事》。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从史前时代到近现代西方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代表作,仿佛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窗,让西方艺术之曼妙尽收眼底。

    这本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分析不同艺术作品时,主要着眼于艺术的技术性特征,比如结构、颜色、光线、透视等等。作为艺术史这一专业领域的著作,这是合情合理的。不过,如果跳出这些技术性特征去欣赏艺术,其实还可以看到更深远的东西。

    为什么欣赏艺术不能只看艺术作品的技术性特点呢?这就像中学阶段学习语文课文一样。学校里的教学硬是把一个活生生的文学作品肢解成许许多多的细节,把每一个细节讲得天花乱坠——这一句是“承前启后”啦,那一个字是作者深刻的用意啦。不能说讲的都没道理,可能有一点道理,但总体上是一种过度阐释。这种过度阐释在学术界可能有用,但是对中学生来说是没用的。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很多学生认认真真上语文课,却不会写作文,但是考试时会回答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比如这里展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些问题看上去好像是技术性的,实际上恰恰是最没有技术的。道家的思想是“无用之用是为大用”,这种分析方法恰恰忽略了大用,专弄一些小用。

    那么,什么是艺术的大用呢?艺术的大用就是艺术作品中的文化和思想。

    鲁迅先生说 “文艺是引导国民精神前行的灯火”。纵观人类文明史,许多国家的崛起和强大,首先是文艺的强大。《蒙娜丽莎》、《圣殇》、《罗密欧与朱丽叶》……文艺复兴以来,西方艺术家们以其惊艳的作品鼓舞、振奋和激励着人们,让整个西方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西方各国现在可能分为上百个小邦、上千个社区。

    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正所谓,“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化是高深的,它与普罗大众之间是有距离的。中华文化经典著作有二十四史、诸子百家、经史子集等等,可是老百姓大多是读不懂的。“人人皆可为尧舜” 的美好梦想,还非常遥远。这个时候,艺术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老百姓读不懂高深的经典,文化精英们就想出了办法——这就是小说、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

    和中国人读不懂四书五经一样,西方人也读不懂《圣经》,所以西方那么多宏伟的教堂、精美的绘画和雕塑,描绘的都是基督教的精神与文化。

    所以说,艺术的重要价值,就是向凡夫俗子传播民族的思想文化。特别是中国的小说。“小说”和英文的“Fiction”都是指虚构的故事。但中文的这个“小”很有意思。无论写得多长,都叫“小说”。写得实在太长了,也只能叫“长篇小说”。英文中的“Fiction”就没有“小”的含义。这个小说是相对与大道而言的。小说的对立面是大道,道才是高级的,才是伟大的。

    中国人把这种艺术叫做小说,既是轻视也是重视。是轻视还是重视,是有价值还是没价值,取决于它是否载了大道。庄子有一句话,“道之所在每下愈况”。小说不一定是圣贤才能写,普通人都能写,但是在这通俗的艺术作品中,就隐藏着伟大的道。所以小说成了一种弘扬、传播文化之道的最佳载体。由于它是最普通的,它的受众就最广大。中国历史上识字的人都很少,而一个文盲的国家是没有办法凝聚起来的。那么多数人民怎么知道做人要仁义道德、忠孝诚信呢?是通过底层的通俗艺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为什么能成为公认的四大名著,就因为它涵盖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老百姓听说书人讲几段三国,看唱戏的演几场水浒,就和读了四书五经是一样的效果。

    那么,说了半天艺术的重要意义,我们很自然地会发现,好像现在的艺术不是这么回事啊?

    现在的艺术作品可以说浩如烟海。很多艺术馆里精心布置的展品不可谓不丰富,可仔细一看,这些作品的统一特征,是用巨大的尺幅来掩盖意义的渺小,用炫目的颜色来遮掩内涵的空虚。俗并不是就一定不好,它也可以成为包在苦口良药外的糖衣。可是事实是,糖衣吃完之后,大家发现里面不是药,而是淀粉。

    大众对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像精神食粮一样期待的,结果等来的却是丰乳肥臀、手撕鬼子这样的低俗庸俗的东西。几十年来的艺术作品中,可曾有过一个公认的传世精品?没有。用李白的话讲就是“大雅久不作”。

    为什么会落得这个地步呢?

    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历史,使得中国对于世界的看法往往是以西方为参照系。一方面是对西方的仰视,因中国的贫弱,就认为自身文明不如人,导致了深深的自卑感;另一面是对西方的俯视,因对西方侵略的愤怒和对西方封锁的抗拒,而在封闭环境中形成一种自负感。这两种心态在中国为富强而奋斗的百年历史中产生了深刻影响。

    具体而言,在改革开放前,俯视的心态非常明显,“万恶的资本主义”成为西方世界的代名词。而在改革开放后,面对西方在经济和生活水平上的巨大优势,许多知识精英的自信被彻底击垮,迅速由俯视转为仰视。

    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1993年,一篇名为《夏令营中的较量》的文章轰动全国。直到现在,人们才知道,该文作者通过杜撰的故事,美化日本青少年,贬低中国青少年。从那时起,中国人就是在《废都》、《白鹿原》、《丑陋的中国人》这样的作品影响下度过一年又一年。文化精英们觉得中国的一切都是落后的,从文化、制度到人的素质,概莫能外。

    丧失了民族自信,丧失了最根本的大道,艺术作品必然会迷失方向。文化精英再怎么想着全盘西化,中国文化终究是无法成为西方文化的一个支流、一个小河沟的。无论中国被怎么否定,中国人民长久以来还是渴望着昂首站在世界舞台之上。

    2017年,电影《战狼2》的上映,如同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战狼2》让人们看到,中国人不仅在海外可以挺直腰杆,还能够为当地人民带去繁荣与发展。吸引人们去看电影的因素,主要是冷锋的英雄形象点燃了人们心中的英雄梦和民族自豪感。但是在刷新记录的票房背后,暗含着深刻的道理。

    众所周知,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中东难民危机、恐怖主义抬头相继出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世界发展面临不确定性。在这种挑战和困难面前,全世界人民都想知道,世界难题如何解决,人类文明如何发展。谁能站出来回答这些问题,谁就能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方向。

    《战狼2》强势填补了天朝国民承继张骞、陈汤、王玄策以降对“帝国”的共同想象,虽然姗姗来迟,但总算没有缺席。《战狼2》的故事发生的非洲大地,正是“一带一路”贸易路线中的要地。它暗含着解决世界问题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文明共同体构想。这一构想的核心理念就是,不同信仰、制度和民族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有序竞争,让共同利益压倒分歧对立,让人类理性选择世界的未来。

    我们说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他民族很容易误解,以为我们要争夺世界霸权了,那是对中华文明的误会。我们讲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要不懈地推广古传的大同之道,要建立世界上国家与国家的新型关系,那应该是一种自然的、友好的关系,不是互相掠夺,互相欺骗的关系。我们不像西方人那样搞殖民掠夺,而是帮助大家一道致富。我们要向老天爷挑战,问一下老天爷,按照大同理想去生活,行不行?这么过真的不行吗?难道人与人、国与国,非得是彼此奴役不可吗?等我们尝试过发现真的不行,再回到弱肉强食的国际丛林法则,也还来得及吧。

    就在这个暑假,全国范围内的高校掀起了到 “一带一路”沿线参与社会实践的高潮。这意味着,“一带一路”的理念,将慢慢走进人们的心中,为人们所接受。“一带一路”的构想,就是“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那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幸福。是一种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普世幸福的来临,是《国际歌》中唱的“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那应该是全世界人民共享的,人类正义的黎明!

    于是我们便可以理解,来自布隆迪的观众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战狼2》是一部令人感动的电影,它唤醒了非洲人民,向非洲人民展示中国是非洲真正的朋友”。这就是艺术作品中的“大道”。

    王阳明有一句诗, “大道即人心,万古未尝改”。好的文艺作品就是要回答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向人民指出是非善恶。这样的作品才能留在人们心中。如今,“一带一路”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好,世界人民正期待着一座雄伟的大厦屹立在面前。这个过程必将为艺术创造巨大的发展空间。相信《战狼2》是中国文艺作品辉煌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只要能够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就一定能孕育一个个超越《战狼2》的光辉之作。

    感谢@沐パープル同学的一条票圈为本文提供重要思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雅久不作:时代呼唤什么样的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tx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