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避免“情绪污染”
大家好,我欢迎来到妈妈直播课堂,我们今天讲一讲怎么样保护我们的孩子不受情绪感染。
生活中,有些爸爸妈妈的脾气不好,在孩子面前经常暴露自己的情绪,而自己觉得自己没错,还经常抱怨孩子脾气不好,情绪不稳定,经常认为孩子故意和自己对着干,逆反得很。
其实,当爸爸妈妈在抱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反省一下,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的情绪“污染”到了孩子?
也许有人会奇怪地问:难道情绪和空气一样,也会受到污染?答案是肯定的,人的坏情绪也如同疾病一样,在言语动作的承载下,会向四面八方传播。其实这很好理解,比如当一个人心情糟糕的时候,他周围的气氛就会变得沉闷,会使得身边人的情绪也慢慢低沉起来;而一个人快乐的时候,他身边的气氛也是阳光明媚的,那么身边的人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变得快乐起来。
家庭生活中,家长在孩子心中的榜样力量是很大的,所以家长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孩子,成为坏情绪的“污染源”。
比如妈妈在工作中遇到了挫折,回家之后沮丧的情绪还没有缓解,那么势必影响到孩子。在很多孩子的记忆中,都会有这样的“留影”:妈妈做的饭不合爸爸的胃口,于是爸爸数落妈妈,而妈妈工作了一天原本很累,被爸爸这么一数落,便不断回击,,最终家里面上演了一场“言语大战”。孩子在一旁心惊胆战,内心留下了阴影,做什么事情都不能集中注意力,珍惜时间、高效做事也就无从谈起了。
这就是典型的“情绪污染”事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爸爸妈妈的情绪波动对孩子影响很大,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上,一旦爸爸妈妈的情绪失控,那么就很容易在家庭生活中爆发出来,继而将孩子也牵连进来。
明智的父母在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会首先反思自己的言行,而不是将所有的罪过都归结到孩子头上,变本加厉地指责他们。
在反思自己言行的基础上,爸爸妈妈要尽快帮助孩子找到情绪低落的原因,给予足够的关爱和理解,根除孩子坏情绪的“病根”。这样孩子才可以释放内心的压力,集中注意力,高效率地做自己的事情。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在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激发孩子情感 所以,爸爸妈妈要特别注意,不要将坏情绪传染给孩子。
那么爸爸妈妈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在生活中不受坏情绪的“污染”呢?
建议1:要将坏情绪抛弃在家门外
对成人来说,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爸爸妈妈才是最重要的,家庭是他们的全部。
假如爸爸妈妈经常将工作上的一些情绪带进家庭,不管这些情绪是好还是坏,都会干扰孩子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特别是一些爸爸妈妈经常将工作中的坏情绪带回家,使得整个家庭气氛紧张,最终影响到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所以下班回家之前,爸爸妈妈最好及时将坏情绪清理出去,让自己的脸上布满微笑,将轻松带进家门。
当然,清理坏情绪,并不是要将郁闷、愤怒等强行压抑在内心深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虽然将内心的不满情绪强制压抑起来能够让人暂时从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但实际上,这些负面情绪依然让其内心波涛汹涌,一旦被什么事情触发,爆发力更强,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
所以爸爸妈妈心情糟糕的时候,要及时将不良情绪发泄出来,找知心朋友倾诉一下,或者做做运动等,这样心理就能及时恢复平衡。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比较艰难,但是却能及时地排除情绪上的“炸弹”,避免负面情绪“污染”孩子。
建议2:努力让家庭气氛变得更加和谐
众所周知,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假如家庭中处处充满了欢声笑语,那么在这个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必定阳光灿烂,而在一个家庭气氛冷漠、爸爸妈妈经常争吵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身心都会受到不好的影响,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对时间也就难免漠视了。所以明智的爸爸妈妈都会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安乐祥和的家庭生活氛围。
生活中,爸爸妈妈遇事要学会冷静处理,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夫妻双方在生活中难免会磕磕碰碰,应该尝试着相互体谅,在孩子面前做一个表率。假如实在忍不住,在孩子面前发生了争吵,那么冷静下来之后,要跟孩子解释一下,争吵只是一件“小事”,让孩子不要害怕,也不要放在心上。
另外,爸爸妈妈最好不要在吃饭的时候跟孩子谈论学习上的事情。很多爸爸妈妈习惯在吃饭的时候问孩子:“今天学习怎么样?考试成绩下来了吗?”这类问题会让孩子原本的好心情烟消云散。饭桌上问多了,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心情,而且还可能让孩子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
所以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情绪,爸爸妈妈需要努力营造出祥和的家庭氛围。吃饭的时候让孩子高兴,不要问太多的问题;睡觉的时候和孩子说声“晚安”,好过几百句的训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