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成语的文言性与审美性

成语的文言性与审美性

作者: 观心禅院 | 来源:发表于2020-09-02 08:37 被阅读0次

    文 | 观心居士

    经常流连于央视各档文教节目的中央民族大学女教授蒙曼,和央视的合作关系似乎越来越亲密无间了。

    近日蒙曼女士在央视《勇攀巅峰》文化教育节目中言之凿凿地认定“加减乘除”、“喝西北风”、“阿狗阿猫”这些说法是成语,着实让现场的节目主持人撒贝宁尴了一大尬。

    当然,很容易看得出这是预先安排好的节目效果。作为一台面向青少年的文化教育节目,如此追求猎奇出位,如同当下有些自媒体一样热衷于对知识狂解乱构,难免会把不良学风传染给青少年。

    当今各种学习媒体为名利而不顾节操、不惜糟践知识可谓蔚然成风。人们对此种乱象实应多加警惕。

    言归正传,我们来讨论一下,什么是成语?很多人望文生义,认为既成的短语就是成语。这是一种文化庸俗主义。

    既成的短语中,既有白话,也有土话,却不一定是成语。成语的一个根本要素是什么?是文言性。

    有了文言性,才可以讨论成语的其他特性。缺少了这个,首先就算不上是成语,更无从谈其他特性。

    为什么成语的首要元素是文言性?这必须要从汉语文化的传承视角去看。从几千年前到今天,从未中断大范围传承、且人们加以阅读训练就能读懂的语言是什么?文言。

    几千年来白话和方言都成不了文章,凡各类体裁正式行文、诗词歌赋、二十四史、各类优秀古文都用文言,这是汉语言文化亘古不绝、中国历史亘古不绝的一个根本原因。

    文言的发明,既是为华夏一统之便,又非常绝妙地成为了传承中华文化的一个载体。没有它,中华文化就绝无可能如此宏大地传承下来。

    而土话和白话,显然担当不起这样的传承使命。成语作为中华语系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显然应当代代传承,应当有其永恒不变的文言性。这是它的一项根本特质。

    如果成语是一个有时代局限性的东西,如同今天不断流行更新的网络语言一样,用不多长时间就被时代所淘汰,那成语在中国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定位是什么?它的文化价值何在?大家学习它的必要性何在?

    在中华语系内,成语作为一种基础的文言单位,它既不应像白话一样有时代或年代上的局限性,也不应当像方言一样有地域上的局限性。它应当具有时代和地域上的超越性。这是它的文言特性决定的。

    明清时期距今不远,那时候的白话与现在的白话区别不是很大。而两千年前的白话与现在的白话区别就大了,放到今天来听,我们不一定听得懂。

    我们现在的文章放到两千年后,估计那时候的人们也看不懂。因为我们现在写文章用的全是白话。这是由近代的白话文运动兴起而延续至今的,它打破了数千年来的文言文传统。

    但这并不是完全地进步,也不能说是好处大于坏处。自古人们说的都是白话,写文章则一概使用文言。除非很亲密的人之间的通信,有时候会用白话。

    这既是人们自发地选择,也有官方倡导。自发选择一是追求实用,二是出于审美。这么做的好处,既避免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语言障碍,又有力保障了汉语言文化与文明的持续性。

    而我们现在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统统用白话,没有用文言的。这对于汉语言文化和文明的传承绝对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我们现在觉得很平常的白话,比如“喝西北风”,拿到两千年以后,人们完全有可能不懂。因为它不具备文言的时代超越性。

    语言学家吕叔湘说,如果北宋朱熹在室中与人谈话,我们突然闯进去,一定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吕先生这个说法,我不完全认同。

    明清时期的白话,现在的人基本都可以听懂了。八百多年前北宋时期的白话,我认为现在的人能听懂一大部分。然而两千年前的白话,我们可能绝大部分都听不懂了。

    白话有它的时代性,文言才有永久性。文言理所当然成为成语的第一属性。文言经过学习和阅读训练,每个人都是能够看懂的。它有绝大的同一性。

    而白话却是每个时代各有不同,不用往远说,即使退回五十年去,文革时代的很多语汇,现在的年轻人往往就听不懂。

    我们站在历史长河中看,能促使白话产生变异的元素太多太多。从古到今的白话,并不是通过学习与阅读训练所能通晓的,它非常缺乏固定性。

    成语作为中华语系最精华的部分,如果说是来自缺乏固定性的白话,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它应当也必然来自于文言。

    成语的本质是文言,文言的本质是文学。所以成语作为汉语的精华,又具有高度的文学性。文学性则又意味着审美。一个短语被人们认定为成语,必然兼具文言与审美的特点。

    比如“头头是道”这一成语,来源于佛经,讲述的是参禅的道理,千头万绪而头头是道,有着玄妙的禅意之美。被引申到现代语境中,已经与原来的本义发生了相当变化。

    一个人如果文化与审美浅薄,往往就会对这样的意象审美非常缺乏感知。

    成语或文言的审美,并不一定像有些人以为的那么刻板。在汉语言美学上,有活力的文言,往往有它朴素的一面,似乎平平无奇,实则大有境界。

    文言的美学光彩是可以永恒的。白话也自有它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然而却难以永恒传承。

    成语的审美无论是高雅的,还是朴素的,都一定是饶有趣味的。无论是雅趣的,还是俗趣的,都不会是庸俗而无趣的。无论是褒奖的,还是讽喻的,都不会是索然寡味的。

    成语之所以能被人们公认为成语,必然有其浓厚的审美价值的一面。它是数千年来,汉语言文化去芜存菁的结果。它的审美趣向,代表的是汉语言艺术的发展趣向。

    如果哪一天人们不再具有辨别力,分不清是不是成语了—— 毫无疑问标志着整个汉语文化正在走向衰落,这与近代白话文运动抛弃文言的学习与写作,或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语的文言性与审美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ux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