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释义:
原意是政令简约易行。现多表示态度和蔼,使人易于亲近。
成语出处:
《史记·鲁周公世实》:“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成语故事:
西周初期,周公辅佐王室,立下了盖世功勋。周公的名字叫旦,他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因为采邑在周,才能又很出众,因此人们尊称他为“周公”。
周公辅佐周武王进行伐纣战争,灭掉了商朝。周武王死后,继位的周成王年纪太小,周公以叔辅侄,代他摄政,费尽辛苦。他率领军队东征,班师后大封诸国,推行井田制,制定礼乐,注重礼贤下士,吸纳人才。
国公因为功大,被封在曲阜为鲁公,但他没有去鲁国,而是继续留在都城帮助成王。他派遣长子伯禽去曲阜为鲁公,教化鲁国之民。
伯禽去了鲁国,直到三年之后才返回京城,向周公禀报那里的政治状况。周公见伯禽的行动如此之慢,自然难以满意,就问他说:“到现在已经有三年之久,你才告诉我鲁地的形势。你办事如此迟缓,到底是为了什么呀?”
伯禽回答说:“我要将那里的习俗改变,还要革新礼法,足足用了三年时间才完成,因此来晚了!”
这时齐侯姜尚也向周公汇报工作。他受封于齐地,只用了短短五个月的时间就来报告那里的政治局势。周公惊讶不已,就问他道:“你为什么这样快就能进京报告情况呀?难道你已将齐地整顿好了吗?”
姜尚从容不迫地答道:“是这样。齐国的一切都已井井有条,我将君臣之礼简化,从俗而为。”
周公思考了一会儿,不禁长叹了一口气:“哎呀,鲁国的后世恐怕要甘居人下,侍奉齐国了。政不简不行,不行不乐;不乐则不平易,不平易百姓就不顺服。为政简易的人,百姓必然会亲近他,百姓亲近他、归顺他,他的国家才能越来越强盛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