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可是如果这么说,我们生活中体验的那些快乐的时刻,不都是在被洗脑吗?
Taisha:当然,我们不能仅仅凭借是不是快乐而判断是不是洗脑。有一些内在的快乐肯定不是洗脑,而几乎所有外在的快乐,几乎都是洗脑。你的大脑病毒太了解你需要什么了,所以他会经常让你一边被洗脑,一边还觉得很高兴,比如你看一些充满矛盾冲突的电视剧、电影,体验那里面的无数的争吵、竞争与冲突的时候,你明明是在被洗脑的,你还是觉得很高兴。
你也许觉得内在的快乐和外在的快乐不容易区别,其实很容易。在追逐各种外在的快乐的时候,例如财富、购物、成功和种种外在娱乐的体验的时候,一般每个人在追逐的快乐之后都会觉得很深的厌烦,但是又感觉无法控制地想去追逐这些外在的快乐,例如其实你很讨厌那些电视剧无穷无尽的矛盾,但是你又很想继续看,这和毒品中毒的感觉是完全一样的。
而反洗脑的过程给你的也是快乐,但是那是一种平静中的快乐,那是来自太傻的快乐。他永远不会让你厌烦,他只是让你安静,理解自己,但是你的大脑病毒会不断地叫嚣:“这多无聊呀。”然后让你放下这些内在快乐而去追求其他的快乐。体会你在纯净的音乐和吵闹的电视剧中的快乐的不同吧,那就是太傻和大脑病毒将给你的不同的感觉,你其实知道,你是到底喜爱哪个的。
所以你其实可以自己理解,究竟《太傻天书》或者其他读物是不是给你洗脑的。防止被洗脑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但是,更重要的不是避免被洗脑,而是主动地运行反洗脑的过程,回到纯净的思维状态的过程。
《太傻天书》从头到尾,包括各种练习,其实都是在做一件事情,就是给你反洗脑,清除你大脑的病毒,让你恢复那种纯净、无恐惧、无分离的完整的思维状态,那是所有奇迹创造的基础——你不可能在混乱的思维和大脑的病毒下,施展任何的魔法、创造任何的经验、任何的奇迹的。当然,你的大脑的病毒会时刻地抵制这种反洗脑,时刻地努力把你拉回那种过去的不断地忧虑、不断地渴望和不断地追逐的洗脑的状态。
所以,这本书的读者,如果你是真的厌恶洗脑,你应该把这本书读完,等理解了在纯净的思维和无病毒的大脑下,你会看到一个怎样精彩和奇妙的世界,你再决定,到底是继续养病毒,还是继续反洗脑。
Jim:可是真的一个人就算看看电视,看看新闻这种小事情也会制造那么大的暴力和灾难吗?
Taisha:这是真实的眼睛看到真实的景象。如果有一天你睁开了你真实的眼睛,你会看到人灵魂的光团,在下一次谈话我们会更详细地描述在真实的眼睛下看到的世界灵魂的光的世界。这些灵魂的光团有各种不同的层次,还有内在不同的颜色组合,这被很多人叫做灵光,每个人都有。当你像调整你眼睛的焦距一样地调整你真实的眼睛的视角深度的时候,你会在某个深度看到以你心的位置为核心,你的灵魂的灵光被各种各样的或粗或细的丝线所穿透,从这些丝线上,你的生命力、你的爱的力量、你的内在的活力,都以各种形式从这些丝线上流走——我们一般称这些分离的丝线为“夺命丝线”。
各种各样期待、追逐、分离的欲望,对更多、更好、更美的分离渴望,都占据着丝线的另一端。每个人的一小部分会聚和起来,丝线最后合成一个怪兽一般的庞然大物,还具备某种人的形状,因为很多人都会觉得国家是有个性的存在,是某种类似超人的强大力量在操纵着国家,但是其实这个国家怪兽是每个人自己的期待和恐惧制造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还会看到各种宗教、信仰、国家文化所形成的一样的灵光怪兽的形象,这些事物不会对世界给予任何的帮助,只是不断地将各种分离和恐惧传给每个赋予力量的人,并不断地夺取更多的力量。
千万不要觉得电影、电视、新闻、网络是什么小事情,如果你在真实的眼睛下看到这么多人的这些近乎变态的对暴力和矛盾情节的追逐,那些都是一根根分离力量的丝线,这些丝线由于太过众多,在无意识中汇聚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暗黄色的光球,这个破坏的光球,进入大气,进入地壳,制造了那些恐怖的灾难和世界各个角落的暴力和冲突。如果你能看到这些,你就会更深入地理解,为什么现实中会有永不停止的这么多自然灾难,那么多家庭暴力、民族矛盾,这永远不会停息的战争和冲突,那些真的是上帝的惩罚或者是少数人的操纵吗?难道不是每个人在大脑中的对暴力和冲突的信仰,制造了这些吗?那些连环杀人犯、恐怖主义的各种极端的人物,不都是在大众这种对暴力和冲突的渴望中制造出来的吗?
一个人如果越关注各种媒体,更多地被各种朋友,外在的冲突和矛盾所包围,越被外在的各种追逐和恐惧所占据,他灵光上的丝线也就越多,越密集,他的内在的活力和爱也就流失得越快,这个人也会更快地感到疲倦和需要休息。但是,睡眠并不能真的补充这些力量,他们是用生命力在支持着那些外在分离的存在。随着时间的发展,一些丝线密集的地方,因为抽取的生命力太多,你的灵魂的灵光上会出现黑斑,慢慢地会聚和扩大,然后在物理身体上以疾病的模式显示出来。
所以,大众内在的分离制造的什么灾难、战争,和每个人自己给自己制造的那些疾病、癌症根本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情。每个人在看电视、看新闻、看争吵和暴力的电视剧和电影的时候,他们的身体就会被各种密集的丝线穿透,他们不仅仅只是浪费力量这么简单,那些丝线最密集的地方,会形成一个个黑洞,那些黑洞未来就是癌症的起源,在一些环境也会转化为某些细菌或者病毒引起的疾病,但是,本质上那些和病毒和细菌没有任何关系,每个人分离的思想自己造就那些疾病。可笑的是,很多人自以为生活健康,不让自己喝一点点的有影响健康可能性的水,不呼吸一口二手烟,但是,他们就是在这种对健康的忧虑和对外在环境的恐惧中,实际的结果却是恰恰相反的,那些分离的忧虑其实比每天喝自来水和每天抽一包烟对人的伤害要大得多。
从另外一个角度,你也会看到一个人过得生活越简单,越安宁,越远离那些媒体和冲突的故事,越专注于自己的研究或者工作,他的外在的丝线也就越少,但是,很多人不可避免地会与自己的家庭矛盾、子女前途、社区发展和工作环境发生关系,因此多多少少会被一些丝线所困扰,但是,他们的情况要比那些在各种主动和被动的矛盾冲突中挣扎的人要好得多。
如果你从这个角度看,你还觉得自己每天看的那些新闻、电视、电影、娱乐,那些这样或者那样你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都是无关紧要的甚至还有某种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吗?
Jim:这个估计对我,和对其他所有人都挺难的。不管怎么样,我们已经在这个分离的世界追逐了几十年了,被你说的洗脑的过程看起来已经染得黑得不能再黑了,这个事情真的是可以完成的吗?你能再给我演示演示,到底你说的反洗脑,是一个怎么样的具体过程吗?诸如,你走在大街上,看到上下左右全是各种各样的广告牌、霓虹灯,你周围的所有人谈论的、琢磨的、引以为乐或者引以为豪的都是那些分离的东西,你怎么可能真的在这个世界做到反洗脑呢?除非你去什么佛门圣地归隐吧。
Taisha:首先你必须放下你大脑给你预设的那些观念,包括你刚才说的难。难与易不也是你分离的预设监狱的一部分吗?《太傻天书》反复说,我也反复说,你的思想创造了你的一切经历。你只会看到你想看到的。如果你认为一个事情难,你就会体验到难。首先你要清除的是你大脑里对你要做的事情的难或简单的分离概念。
你也要放下你大脑里给你预设的那种战斗或者躲避的观念,包括你说的要去归隐才能避开这些社会的洗脑。你不可能通过批判任何事情而消除任何事情的,你也不可能通过躲避而逃离任何事情的。批判、战斗、躲避,都只能说明,你的大脑真的把这些幻觉当真了。于是这些幻觉就会真的变成真的。
从上一次谈话开始,我就在反复说,你要做的很简单:在当下的每一刻,成为你自己。具体上,就是放下所有的选择、判断、归咎和追逐。只有放下,才是走向合一的道路的唯一的途径。
但是,首先你要提醒你自己,时常保持对大脑的察觉,尤其是在社会环境、沟通交流和媒体信息轰炸下,一个人经常一下子就投入进去,忘了自己。几乎一个人一天能看到自己的时候,总共加起来也不会超过几分钟,大多数人还特别努力地用各种永远看不完的电视剧、电影、小说这样特别为洗脑而设置的戏剧模式,来打发自己的所谓的无聊。事实上,你大脑最讨厌的无聊,恰恰就是你自我察觉的时刻,而你大脑最喜欢的被动吸收的戏剧模式下,诸如你看每天看几集的那种电视剧,不管是哪种剧情的,其实都是在有规律而持续地深入洗脑。
反洗脑的本质就是意识到自己,回到自己的内在,意识到你其实不用被动地去分离,你也可以不做任何选择,在这些自我的意识的那一刻,你就是合一。
至于你说的,我给你演示演示反洗脑的过程,这个就更容易了。我给你演示一下,你刚才手机响了,估计收到一条短信。你看了一眼,然后关闭了,估计是一条垃圾信息吧,是什么信息呀?
Jim:唉,银行又向我推荐理财产品了呗。我给你读读吧,“最后1天,摩根优势投资组合,年收益率高达5%。限量发售,仅针对高端精英用户……”每天这种短信,没有二十条也至少也有十条。有时候,删都来不及删,又进来一堆。
Taisha:你是做金融的,你肯定不会信的,但是,那些你都看吗?
Jim:看还是得看,我怎么也得知道是不是有用还是没用的信息吧。有时候还会自我嘲笑一下,以前我就是设计这种信息的。
Taisha:好的,这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不经意地被动洗脑的过程。虽然你说你不信,但是,其实还是每天不断地被诸如这样的优势、高达多少的收益、限量、高端、精英之类的分离的词语所包围。你说你不信,其实你一直都信,你并不是真的认为这些分离的词汇都是虚幻的,而只是你的大脑告诉你,这些分离的诱惑还没有多到让你动心的时候。如果这个5%,变成15%,也许你就会去了解了解了,对吗?
Jim:应该吧。我至少也要弄明白,那能让我都动心的高回报是怎么回事呀。可是,如果我不希望进入这些分离的诱惑,我应该怎么做呢?是设置一个短信防火墙吗?可是我觉得这些信息偶尔还是有用的,至少让我知道,金融领域都在做哪些事情吧,业内都在推广哪些产品吧。要是我真看到一个15%的年收益率,我估计得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呢。
Taisha:不要设什么防火墙,那只是某种逃避而已,你逃避得了一个,也逃避不了所有的。就好像有的人出家当了和尚,就是为了躲避所谓的权力斗争,觉得佛家清净。可是他当了和尚,又开始在和尚中争夺高级的和尚的级别了。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反洗脑的过程,是首先你看到,这些信息的本质,不管是5%还是15%,它们本质上都是一种束缚,一旦你开始判断一个事物的多少,不管你是不是有什么行动,你就已经进入了一个分离的追逐的体系中。这些信息,如果你不得不看的话,当你看到每一条这种信息,主动地去平衡其中的每一个分离的部分,当你看到最后一天,就要主动地想,时间是幻觉,不会有所谓的最后一天与第一天。当你看到5%,就要告诉自己,5%还是15%,其实都没有区别,这只是某种恐惧的追逐罢了。当你看到“高端精英用户”,你也告诉自己,这些身份的高低其实根本不存在,高级的用户和低级的用户,只是自己麻醉自己一种自我陶醉的毒品罢了。(真正修炼)
这种平衡训练是非常精细的,看起来很计较,但它却是核心锻炼,你不可能不经历这些锻炼,然后做任何后续的事情。因为你的大脑大多数时候是被动思考,你如果不掌握主动,无时无刻不去主动地平衡那些被强加的分离的信息,你就会不断地被这些信息麻醉,最终成为你大脑中强有力的预设的观念,然后无处不在地操纵你的生活。
有一些环境,属于特别的有挑战性的洗脑环境,诸如你在看一部电视剧或者电影的时候,大量的分离一下子涌到你面前,即使一个大师级别的人,也很难用大脑的反洗脑的平衡过程去平衡每一个分离,因为实在太多了,而且大量的分离的信息会紧密地纠结在一起,让你根本无法有效地分辨。这就好像你在一个墨水池里游泳,却想保持干净,虽然也可以做到,但是,大部分初学者是没有这种自我的控制力的。所以,在你练习的初级阶段,你要尽量去回避这些你根本无法控制的环境。
即使很多人会说,我虽然看电影、看电视剧,但是我都知道那是假的、不可能发生的,于是觉得自己其实没有受到什么洗脑,这只是一种自我陶醉罢了。一个人为什么不会在你觉得无聊的时候去冥想呢?在大部分人看来,冥想是比无聊更无聊的事情,他们不会对那种处于一片空白的宁静有任何的兴趣,而这才是真正的不相信。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你首先相信那些事情对你是有意义的。你如果觉得争吵和矛盾对你没有意义,你不会对任何争吵和矛盾的剧情感兴趣,你在做的每一件事情,其实都是在表明你自己内在已经相信外在的追逐模式。
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在看电影、电视剧的时候是清醒的,其实,他们是完全沉睡的。大脑病毒也会觉得很轻松,就好像洗桑拿一样的,各种预设观念把大脑病毒按摩得暖洋洋的。而那些反洗脑的精细的过程,反而是大脑最讨厌的,并会不断地和你说:“这事情多么无聊呀。”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总是说,这个世界的觉知是完全颠倒的,你往往觉得最无害的事情,恰恰是最大的囚笼和监狱,而那些你觉得根本没有意义,连一点点尝试的欲望都没有的事情,却往往是真正让你走向自由和快乐的。
当然,你也不必去恐惧和逃避,诸如把电视机扔了,所有的书都烧掉。这只是恐惧和逃避而已,只是,你一旦偶尔想看电视剧了,你告诉自己,其实可以不那样选择的,看了也不会真的得到什么,反而只会让你进入更大的期待。但是,如果你实在想看,觉得不看自己根本就没法忍耐,那就看吧。其实反正你也看了那么久了,多看一次也不会有多大的事情。但是,既然你看了,就注意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是否真的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了。其实你看完之后,肯定会马上觉得,“其实真的没有什么,不看也没什么关系”,那么,下一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你就会更有经验一些。最终,你会发现,其实没有多难,不管是看电视剧,还是购物,还是做任何自己可能一直喜欢做的事情,都一样。
但是,这里面有个常见的误区,就是在做一些事情之后陷入自我的归咎。就好像很多人购物之前觉得特别想买,买回来以后,又觉得其实没有什么,马上又自我责备一番。注意,所有的自我责备,都是一种攻击,这是你大脑病毒的伎俩。你的自我责备不会真的让你解决什么问题,反而会让那些东西更深入地控制你。《太傻天书》一直都在教导,放下所有对自己和他人的责备,这是唯一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最直接的放下,就是不要再去想那些事情了。看了就看了,买了就买了,你察觉这个事实就是了,不要去归咎过去,更不要给自己未来设任何的限制,只有当下一刻是真实的。你只要不断地努力在每一刻成为自己,你会发现,很多你觉得很困难的问题,其实很容易就可以解决掉。
我对初学者的建议是主动地做一些,能引发内在平静的事情,如冥想、清空大脑、跑步、走入大自然、听听音乐等等。主动地在一些小的分离环境保持警觉,多做一些反义词的练习。这样你会慢慢地像戒烟一样,觉得那个原来特别吸引你的过程其实没什么,慢慢你就会不再那样主动而热烈地选择那种特别分离的环境了。
Jim:真的要无时无刻不这样锻炼吗?看起来很累呀。
Taisha:不要着急去判断会累,还是不累。自己试一试再说。
其实没多难,我给你举我自己的例子,我很久以前特别喜欢每天把所有的新闻、资讯、电脑,喜欢的网站浏览一遍,看看有什么所谓的“新闻”和我感兴趣的事情,那个时候还没有视频网站像现在这么流行,所以没看什么视频,不过其实做的事情都一样。我觉得这个是一个现代人,社会人都应该做的,保持与社会信息的更新嘛,还可以获得所谓的经验,也可以和其他人有共同语言。我还自己在Google Reader上订了各种Rss源,觉得实在是太方便了,所有信息可以自己排成队,一条一条地读,都不用到处打开网站。其实,几乎所有人都是类似的习惯,只是,关注的内容不一样罢了。对信息的渴望也是一种恐惧,其实也是一种深刻的分离。
我后来走上自我探索的道路的时候觉得,我的这个习惯,也许要斗争很久才会消除,我这种都已经好几年的习惯了,从大学就开始养成的,哪能一会儿就消除?
但是实际上,我做得很简单,把浏览器的收藏夹里面的那些地址全删除了,每次我想看的时候,告诉自己,其实你看了也不会看到什么,只会看到分离。这件事情不到三天就做到了。我从此以后,从来没有主动地打开过什么Google Reader,现在连里面有多少条Unreader都不知道了。
但是,我也并不会恐惧什么,偶尔查询一些工作信息的时候,还是会接触到各种弹出窗口,也会收到垃圾短信,路上也会看到广告牌,还有餐厅的电视机也会放新闻,只是我不再对它有兴趣,也不再主动地去看什么新闻或者时事动态。因为我知道,就算再过一百年,这个世界也还是这些新闻,一百年前,也还是这些,好像每个都不同,其实每天都是一样的。
当然你肯定会经常地经历有一些比较纠结的束缚。比如,有一次我的手机坏了,我以前都会去买一部新的。那到底是iPhone还是Android呢?到底是双核还是单核呢?到底要侧重功能还是轻便呢?偶尔我也会陷入一阵这样的纠结,尤其是看起来似乎我真的需要某个东西来解决问题的时候。可是我马上会提醒我自己,这些真的有区别吗?这个东西真的对我这么重要吗?那些所谓的系统、轻便、功能,真的对我有意义吗?这和纠结买那部手机花的几分钟一样,不到一会儿就会平衡好——其实既然没有区别,何必又纠结呢?于是最后我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到一部三年前不知道从哪儿来的,原来觉得恶俗无比的,黄金版的山寨诺基亚。既然有这个,能当手机用,就用这个好了。然后就一直用到现在,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便。而且比起原来的iPhone,有个强大的优势,作为山寨手机,一周只用充一次电,而且默认接收不了彩信,这不是我梦想的手机吗?对我来说,对分离的平衡的每一个机会,就是一个更清晰地看清自己的过程。你看,这个过程,其实并没有多难,对吗?
你看,其实每个领域,你觉得很难,只是你大脑病毒预设观念的一部分,难与易也是一种分离,也是一种幻觉。其实只要你自己试一试,大部分都很简单,偶尔真的很难的地方,你也肯定会找到办法的。有一些比较深入的分离,比如批判、归咎、斗争的欲望,包括对性对人的外貌的喜好,对食物的欲望,对戏剧的渴望,这些之所以处理起来比较反复,因为它们是几万年人类进化的过程的某些固有的思维模式,清除它们看似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其实原则和方式,和其他的反洗脑的程序是完全一样的哦。
例如,Jim你原来有点胖,你为什么现在瘦了?应该是跑步锻炼的结果吧。你以前肯定试过减肥,为何无效呢?
Jim:原来吃过各种减肥产品,什么三天苹果餐,什么香蕉西红柿减肥法,等等,基本都是自我折磨,最后都会反弹,然后变得更胖。
但是,有一天,我看了村上春树的《当我跑步的时候,我想些什么……》,并不是为了减肥,而是觉得跑步怎么会有那么大的魔力,能让村上春树在墓志铭上都刻上“一个跑步者”。于是突然也想出去跑跑,一开始也不适应,但是慢慢就喜欢上了。现在,每天不跑一小时,都觉得浑身不舒服。然后自然而然就变瘦了。
Taisha:你看,这就是自然的反洗脑过程。当你去与肥胖斗争的时候,你只是强化欲望对你的控制,这是肯定不能成功的。当你不去斗争,只是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自然你在另外的一些事情上所用的时间和投入就会减少。
如果你迷恋看电视剧、看杂志、看新闻或者任何你习惯性地进入分离世界的生活模式,不要用什么禁止的方式来强迫自己,那只会陷入归咎,然后未来看更多。你肯定可以找到某些你喜欢而投入的事情,没有那么多分离的因素的。例如投入地工作、听音乐、锻炼等等,都是很好的方式。你做这些事情,你花在那些电视剧上的爱好会自然变少,慢慢不再是你的考虑。这个其实和类似戒烟戒酒戒毒品的方式是完全一样的,你不能靠摔碎所有的酒瓶去戒酒,就算摔碎了,你很快就会去再买一瓶。你要做的是,根本当这个世界没有酒这回事,专心去做别的事情,自然你也就会不再觉得酒有多重要了。
任何一个束缚体系的清除,都肯定是一样的过程,没有区别。
Jim:我明白了。就好像我以前总是喜欢批判各种社会现实,我不能通过不去看那些新闻分析的杂文类文章和社会评论与分析的文章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主动地选择看我喜欢而没有批判的散文、诗歌、舞蹈这类东西,也很美,但是,分离很少,慢慢地我就不再会对批判类别的杂文感兴趣了。
Taisha:是的。记住,分离的追逐虽然是几乎无所不在的,但是,人类还是有一些真正美好和分离较少的事物,你可以沉浸其中的。有一个很重要的领域,你可能会忽略,那就是工作本身。
当你真正地投入某个工作,不一边上网,一边聊天,而是完全投入地做某个研究、分析,平静地与客户交流,完成自己的职责,你会经常有时间消失的感觉,觉得几个小时一下子就过去了。而这个过程,也是某种主动思维和清空大脑的过程。这也是创造乐趣的所在。看似它依赖时间,其实那些过程中,时间是消失的,你很少会感到厌烦。
如果你有自己喜爱的领域,不管是收藏、创作、写作、画画、完成某个PPT、作某个分析报告,这些都是一种很好的思维锻炼的途径。
Jim:是的,我很有体会,尤其是刚刚加入工作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的那几年,我感觉自己充实极了,每天都有新的可以学习的东西。每天都充实无比,就好像《太傻十日谈》里面说的“你的世界”一样。可惜,最后工作新奇感慢慢地消失,以前有乐趣的事情慢慢成为了负担,一个人也很容易在工作中失去乐趣。
Taisha:记住这种感觉就好了,努力在生活中不断寻求这种感觉,如果你工作中完全失去了这种感觉,你可以尝试改变一下工作环境,或者换一个新的工作领域,或者在自己的工作中主动开始一个新的计划,这些转变都会让你走出一些固有的习惯的模式。这就是为什么旅行会让人开放心灵,因为在任何一个地方呆久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就会缠绕进来,你不再会看到熟悉事物的伟大和美丽。但是,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所有东西都是新的,于是你不再被固有的思维模式束缚,一种重新开始新生的感觉。
但是,你并不用真的不断地换工作和旅行,更不用去隐居,通过几十年的冥想,然后体会这种内在的平静。这一切都只是发生在你思想的过程中。你要做的只是睁开你的真实的眼睛,你会在一棵树、一株草、一滴水这样平凡的存在中感受到比你看任何好莱坞大片,获得任何成功、财富、爱情、权力更持久、更宏伟的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