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段视频。
一位妈妈开心的说:别人说我儿子好优秀。问他,咋优秀了?他说,你看你儿子又愿意结婚,又愿意生小孩,还愿意工作,就是好优秀啊。”
评论里观点分成两派。一派认可“三愿意”是优秀青年标准。并且对标到自己的孩子。
网友说:看了你的视频,发现我儿子也是优秀青年标准。
我也降低了对儿子的要求,真的觉得我儿子很优秀。
第一他有一份很普通的工作,能养家活口;第二他在30岁结婚,第三他在31岁给我生了个孙子。
现在孙子五岁,儿子休息时还会在家陪孩子玩,下厨房做的一手可口的饭菜。
儿媳虽然不会做饭,但也是一个乖乖女,两人都是没什么太强的事业心,就是做好本职工作。
家庭平和,温馨,为自己有个优秀的儿子点个赞。
有多少所谓的精英和成功的年轻人,虽然他们在自己的事业领域有杰出的表现,并拥有可观的财富,确实很优秀,也很成功。
但是却有部分人都不愿结婚,更不愿生小孩,完全不愿承担家族的和社会的传承和责任,这一类年轻人已经将人最本的功能都散失了,就算他们事业再成功,挣再多的钱,那又怎么配的上优秀轻年标准呢?
所以年轻人只有满足这简单的三个条件的基础上的优秀,才能算是真正的优秀。
可能我们很平凡,但我们很知足,很快乐,当然可以算是现在年轻人最基本的优秀条件。
另一派持反对意见。
他们义愤填膺:愿意结婚,愿意生小孩,还愿意工作,这本应是人生在世最基本的需求和最低标准。
但社会发展到今天居然成了現代轻年优秀的标准,确实有点是可笑,也可悲!
现在对年轻人要求这么低了吗?
“三愿意”,是对现代年轻人的极大讽刺。
透过文字,我能感受到他们对“三愿意”的嗤之以鼻和不屑一顾,还有一点点的不可置否。
其实,我家青年去年刚刚大学毕业。
经历了疫情期间发着高烧,全身酸软,依然全副武装,奔赴考场,虽然成绩未过线。
经历了两次国考、省考,中间夹杂着N次国企考试,乡镇考,事业考,助会职称考试……最终于去年九月入职了一家市级国企。
笔试,面试,体检,政审,再审……
入职培训,周考,月考,安全考,理论考,实操考……
工作感受:薪水很低,(比大学生活费高一些),白班夜班轮着来。三天两头各种考核、检查,临时抽查……节假日从不放假,反而更忙。
我还是会鼓励他考研、参加国考,省考,职称考,但明显感觉到:他不愿意考了。
虽然在我的督促下,他还是会报名,会参加考试,但你能从他的眼神、表情里看到三个字:不情愿!
有时会抱怨一句:太忙了。上班不能看手机。夜班回来,只能补觉……
我们也会一边安慰:刚上班是这样,慢慢感受吧。
一边往考编路上引导:机关里上班还是有正常的双休呢,五一十一,春节元旦还是放假哦。
每次考试,儿子总是头发凌乱,神情萎靡,似乎不是很舒服。随随便便套一件卫衣,简简单单拿瓶水,问他一句:还好吗?
他只短促一字:行。
一路上,我们什么都没说,临上考场,我都会拥抱他,拍拍他肩膀:尽力而为。
他也点点头,有些负担,又不想让我看出他的负担,一转身就走了。
考完一门,我们也不会问考得咋样,早早订好午餐的餐馆和菜品,静静地等着他。
给他夹爱吃的干锅鸭,紫苏鳝鱼,手撕包菜,萝卜菜汤。聊两句上午我们在公园遇到的趣事,轻松、愉悦,饭后半小时,让儿子在车里小憩,我们一家三口都安安静静地午睡。
我会定好闹钟,振动的。闭目养神。
下午考完,儿子来不及吃晚饭,我会买些糕点,酸奶之类,车上吃。
送到单位,准时上晚班。
渐渐地,我不会再把各种考编的链接发给儿子,也不督促他要考研、考职称。
一方面觉得在儿子学业,成长方面,这二十四年,我已然尽力,做到了我能做到的。
牺牲自己的休息、休假时间,陪伴儿子辗转于各种培训班,周末打篮球,看电影,做榴莲千层,卤牛肉,马卡龙各种美食。
陪读期间,每早五六点起来做早饭,放新概念英语,上班,洗衣,晒被,换着花样做夜宵,搜集各种考试资料,高考资讯,忙里偷闲地考了心理咨询师。
还不说,我牺牲自己的事业,从大西北来到南方,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风土人情,气候差异,远离亲人、朋友,语言、气候、人际关系、职场玄学差异……
半生已过,我似乎才意识到:我可以让自己成为自己了吧。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吧。爱别人是不是先从爱自己开始?
儿子不愿意考,就不催促了。我的着急不能传递给儿子也着急他的前途。我的全力以赴无法代替儿子全力以赴。
前途不是着急出来的。全力以赴也可能一无所获。
自己的饭从来都得自己一口口细嚼慢咽,别人再嚼的丝滑,营养也未必吸收的了,还有可能沾染细菌和病毒。
关键在当事人。关键在平平淡淡、日复一日的日子里咂摸出味道。咂摸出:我不能这样活。
有想改变的想法,才有行动起来的动力。
在这之前,躺平就躺平。大不了多躺几年。
青春,不就是用来挥霍的吗?
不然,再用以后的人生会懊悔?
歌词唱的好:我用青春赌明天,你用真情换此生。
自己的人生自己去体会。
我,站在一边默默祝福。无论挥霍还是懊悔。
但首先,我先过我自己想要的生活。
就这样。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不再站在所谓道德的制高点对别人的人生指指点点。
更何况儿子。
其实,我们都在追求平凡的生活。健康、向上,充实,自洽。
每个人都在体验自己的人生,任何选择都值得尊重,与优秀与否无关。
快乐第一,无须它求,不要衡量,快乐幸福为本。
在自己的世界怡然自得,在别人的世界顺其自然。
尊重他人的选择,允许别人做自己。
海灵格的《我允许》与你,与我共享。
你要允许自己走错路
你要允许自己看错人
你要允许你爱的人不爱你
你要允许你的工作为难你
你要允许你付出了很多之后并没有结果
你要允许今天开心
你要允许今天不开心
允许一切的发生
接纳一切的发生
你就会无敌
如果你不允许
就是在跟自己较劲
当你跟自己较完劲之后
就只能剩下力不从心和无能为力
你不允许
伤害的只有你自己
而真正的强大也不是对抗
就是允许一切如其所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