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从不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席,它只会以另外一种更强大的方式现身!
这是我在读金树人老师《如是 深戏》第十六篇“缺席”时最大的感想。
前不久,正好在《秦皇岛晚报》上发表了自己的一篇原创文章,题目叫做《“时代空心病”你听说过吗》,在文章里我借用了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督导,精神科主治医师,徐凯文教授的一个观点,就叫做“时代空心病”。
所谓“时代空心病”就是指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尤其是考上大学的学生,反而没有了努力奋斗的目标,甚至很多学生会说到“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要到哪儿去,我的自我在哪里,我觉得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我过去19年、20年的日子都好像是为别人在活着,我不知道自己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等等。
与其类似的,在金老师的书中也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2000年,美国一个研究深度访问了十八位大学咨询中心里有忧郁倾向的女性生涯个案。发现这些女大学生因生涯方向摇摆不定而造成忧郁,主要出现的健康状况为“郁卒”(心中愁闷不舒畅),还有一些“感情与思维分离”、“恐慌”、“六神无主”、“记忆困难”等不适的症状。在家庭关系方面,有十三人认为“我必须是个完美的孩子”;十一人抱怨“自己的生涯选择只是为了让父母高兴”、“无法与父母沟通”(十人);八人宣称“有一个严格要求的父亲”;五人怨叹“父母亲的期待很高”、“父亲相当权威”等。多数人呈现出来的个人议题是“自尊心低落”(十二人)与“我不是我自己”(十人)。
怎么样?是不是很相似,看来这个“时代空心病”还真不是咱们的孩子所特有的,在大洋彼岸也同样流行相似的病例。
究其发病的原因,很大一部分责任应该是出在了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
今天距离2019年的高考大概还有40多天,最近陆续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工作室咨询孩子高考后填报志愿的问题。按照咨询流程,我自然会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评估要对孩子进行个人特质方面的测评,看看孩子的职业兴趣倾向、性格特点、多元智能方面的强项以及目前所拥有的价值观等。等做完这些评估后,我都会问孩子们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对哪些事情比较感兴趣呢?”、“你的特长是什么呢?”、“现在已经快要高考了,你曾经有想过今后学什么专业么?”
很可惜,一般我这些问题抛给孩子后,换来的都是“不太清楚”、“这个我说不好”、“老师,这个问题我从来没考虑过。”这样模棱两可的答案。
为什么会这样?我曾经也和一些孩子深入的交流过,我问他们小的时候有喜欢做的事情么?他们说有,我说比如呢?
有一个孩子非常真挚的告诉我,她很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画画,那个时候还没有上学,天天就拿着一个本和彩笔,画啊画的,等到上小学了,依旧非常喜欢画画,可是每次家长在看见她画画的时候都会呵斥她“都什么时候了?还在那儿画画?古诗背了么?口算题做了吗?天天画画,以后能当饭吃么?有这个时间多做几道题比什么都强……”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把自己的这个爱好深深埋藏在心底,为的是不让父母对自己大吼大叫,为的是可以达到父母的“期望”。
是不是觉得这个场景很熟悉?您的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家长?
家庭教育的缺失,这里我所想说的“缺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没有,而是父母的教育观没有与时俱进,孩子在迅速的成长,可是父母的观点却很老套,这样的一种缺失,带来的是什么?
带来的是对孩子的伤害,而且伤的很深,伤到让孩子在成长中逐渐迷失了自我。
所以,家庭教育从不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席,它只会以另外一种更强大的方式现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