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
过了初七,就可以过七月半祀节了。倪先生说:我今天休息吧!
一早他去晨跑,顺便把过祀节的所有物资买齐,然后,霉干菜烧肉先烧起来,盛出一碗未加糖的准备给公公,再放冰糖,再加工。
清晨的厨房,热气腾腾。
我的返乡都是有计划的,去娘家,去公公那里,去妹妹家……总是行程满满。倪先生说,我要上班了,单位里有事。
刚刚还说不上班,现在又说要上班,倪先生你怎么想的?!一路上,夫妻俩叽叽咕咕。后座的旻旻忍不住说:你俩别争论了,开车注意安全。

第一站:娘家
上次去娘家,把铮宝的餐具忘了带回,诸多不便。这次去娘家,既取回餐具,也把旻旻从北京买来的某香村糕点,给父母尝尝。这是旻旻对外公外婆的一片心意。
娘家今天也过祀节,父母正在忙碌。
得知小舅舅不在家,晨宝兴味索然。

第二站,公公住处
踏入公公的住处,发现室内昏暗。老人家节省,没开空调,窗帘布遮得严严实实,想把阳光挡在外面。关照公公,要开空调,别热晕了。又关照,夏天的隔夜菜别吃了,小心吃坏肚子。
不愿与我们一起住,不愿进养老院,也不愿意请护工……老人家独自生活,令儿女担心。目前,只能常去看看。
晨宝悄悄问妈妈:小舅舅家有太太,这里也有太太,可是怎么没有女太太?妈妈告诉她,这里的女太太是妈妈的奶奶,已经去世了。晨宝说,我没见过。
婆婆过世的时候,是2008年8月28日,旻旻刚上大一。一晃已有14年。
第三站:妹妹家
从公公那里出来,回老家放下过祀节物资,摘些无花果,赶紧去妹妹家。
近一周,子昱外婆有事,他回汾湖奶奶家。晨宝铮宝去找弟弟玩。大舅舅也疼他们。
到妹妹家已经十点半,放下我们,倪先生直接去单位。

三个宝宝在一起,各种玩,各种吵闹。午饭过后,依然兴奋,不愿午睡。分隔三个房间,子昱跟奶奶(我妹妹),铮宝跟妈妈,晨宝跟我。大约2点钟,两个弟弟才入睡,而晨宝始终没有睡意。

4,小镇老家
回到小镇已将4点钟,早回家的倪先生已经烧好几道菜。
从城里赶来外婆家的青妍带着妈妈舒庭和儿子墨墨在等我们。墨墨问:这里,我怎么没来过?旻旻告诉他:你妈妈小时候经常来这里。
我和舒庭,倪先生与施先生,是30多年的朋友,同岁的旻旻和青妍从小一起长大。友情经过时间的考验,更加坚固。
放下一堆礼物,青妍带着舒庭、墨墨去了外婆家。

孩子们玩他们的。
我和倪先生开始过祀节。七月半祀节,两注红烛的映照下,6道菜,4份糕点,2种水果,24个小酒盅。敬过三次酒,上米饭,化锡箔银子,拜拜列祖列宗,祈愿家人平安健康。



过完祀节,倪先生开始喝酒,笃悠悠。催了又催,终于喝完杯中酒。收拾停当,上车,准备返城。车内温度41度。
心里焦灼,加上暗黑,视线差。出院门的时候,估计不足,提前转弯,汽车刮擦墙角,留下一片伤痕。
倪先生:20年的老司机了,你怎么没进步?
我:还不如不会开,比如妹妹、弟媳,比如你妹妹(小姑子),还有舒庭。不会开车,不用动脑筋,坐在车内看风景,多舒服!
可能是天气热的原因,一贯有耐心的我变得烦躁不安。旻旻说:我来开吧!
不,还是我来开。
返乡一天,从嘴仗开始到嘴仗结束,也是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