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毛姆谈哲学6:不再相信上帝,可是骨子里,依然相信魔鬼

毛姆谈哲学6:不再相信上帝,可是骨子里,依然相信魔鬼

作者: 秋沼芰荷 | 来源:发表于2023-04-05 12:29 被阅读0次

毛姆阅读哲学书籍是因为想接触和了解第一手的哲学知识,比如:有关宇宙的普遍结构,只有此生抑或还有来生,人是不是自由个体, 按照自己意愿塑造自己的感觉是否是幻觉,人生是否具有任何意义还是必须由自己努力来赋予它意义,等等。

他首先思考的是宗教。

我们知道,他最终放弃了对英国国教的信仰,这个过程每个读者都可以在他的自传体小说《人生的枷锁》中读到,正是男主角菲利普所摆脱的三大枷锁之一。

只不过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来自于《总结》,毛姆的亲口所说,无关菲利普,只和毛姆自己有关。

信仰是大事,放弃国教更不容易,如此重大的反叛到底是如何发生的?请看下文。

1.由全盘虔诚接受到受到打击

最先吸引我注意的主题是宗教。因为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认定我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否我唯一需要考虑的世界, 还是只能把它当作一个为来世做准备的考场。

我在写《人生的枷锁》时, 专用一章的篇幅写我的主人公是如何丧失他自小的信仰的。一位非常睿智的女人出于好心对我的创作有些兴趣, 她看了我的打字稿, 跟我说这一章写得不够充分。我重写了这一章, 可我觉得并没有多大改进。因为我描写的是自己的经历, 而我由此得出那个结论的理由无疑是并不充分的。那是一个无知男孩儿的理由。更多的是源于感情而非理智。

我父母双亡以后, 是做牧师的叔父收养了我。他是个没有子嗣的五十岁的人, 我想,要负起抚养一个丢给他的小男孩的责任肯定让他厌烦透顶。

他一早一晚都要念诵祷文, 礼拜天要去两次教堂。礼拜天是个繁忙的日子。我叔父总说他是他的教区里唯一每周工作七天的人。

而事实上他闲得令人难以置信, 他把教区的工作全都丢给他的副牧师和堂区俗人委员去做。不过我是个很敏感的孩子, 很快就变得非常虔诚了。不管是在叔父的牧师公馆还是后来在学校, 人家教给我什么, 我都怀着无条件的信任全盘接受。

有一件事很快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开始上学没多久我就发现, 口吃对我来说是个多大的不幸, 我得忍受无尽的嘲笑和羞辱; 我在《圣经》里读到说信心能够移山。我叔父向我保证那是不折不扣的事实。

有天夜里, 因为第二天我就要返校, 我以全部的虔诚向上帝祈祷, 求他除去我的口吃; 我满怀信心地上床睡觉, 确信第二天一早醒来的时候我就能像其他人一样自如地讲话了。我在想象中勾画出同学们(我那时还在预备学校)发现我不再结巴时的惊异表情。我满心欢喜地醒过来, 发现自己口吃得跟以前一样厉害时,那对我真是一个可怕的打击。

2.周围牧师的真面目

我年龄渐长, 进了国王公学。教师们都是牧师, 他们既愚蠢又性情暴躁。他们对我的口吃很不耐烦, 如果不是完全忽视我--我宁肯如此--就是欺负我。他们似乎觉得口吃是我的错。

不久我又发现, 我的叔父是个很自私的人, 只关心自己的舒适, 除此以外的其他事情一概不管。邻近的牧师有时也会到他的公馆里来。其中一位因为让自己养的奶牛挨饿而被郡法院课以罚金; 另有一位因为被判醉酒而丢掉了自己的圣职。

人们教导我说, 我们生活在上帝面前, 生而为人的主要任务是拯救自己的灵魂。可我禁不住注意到我认识的这些牧师里面, 没有一个真正践行了他们鼓吹的那一套。我的信仰尽管还很热诚, 我也已经深深厌烦了强迫我去教堂这一类的事情, 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学校, 借着前往德国的机会, 我终于迎来了能使我从中解脱出来的那种自由。

不过出于好奇, 我有两三次前往海德堡的耶稣会教堂去望大弥撒。虽说我叔父对天主教徒有种天生的同情(他是个高教会派的牧师,在选举期间会在花园的篱笆上漆上“此路通罗马”的字样), 他毫不怀疑他们还是会在地狱里承受油煎火烤之苦。他毫不怀疑地坚信有永恒惩罚的存在。他痛恨教区里的那些不顺从国教者, 而且的确认为国家居然容忍他们实在是咄咄怪事。让他感到安慰的是, 这些人也将遭受永堕地狱的惩罚。

天堂是为英国国教的信徒们预备的。我把自己在他们那个宗教团体里被抚养长大当作上帝伟大的神恩来看待。那就和生为英国人一样是神恩的奇迹。

3.动摇、怀疑、反叛,却对地狱依然恐惧

但等我到了德国以后, 我发现德国人就跟英国人以生为英国人为傲一样, 也以生为德国人为傲。我听他们说英国人不懂音乐, 莎士比亚只有在德国才被人欣赏。他们把英国说成是个小店主的国家, 而且他们认为, 身为艺术家、科学家和哲学家, 他们无疑是远比其他的民族更为优越的。这让我大为震惊。

而在海德堡望大弥撒的时候, 我忍不住注意到, 教堂里一直拥塞到门口的那些学生, 看起来也都非常虔诚。看起来他们的确是像我信仰我的宗教一样真诚地信仰他们自己的宗教。

这也真够奇怪的, 因为我当然知道他们的信仰是假的, 我的信仰才是真的。我想我应该是天生就没有强烈的宗教感情, 否则的话, 在我那丝毫都不肯通融的年轻时代, 肯定会因为我接触到的那么多神职人员的言行不一而大为震惊, 而已经开始要发生动摇、产生怀疑了; 要不然也就很难想象, 我当时突然形成的一个如此简单的小念头对我居然会产生这么重要的后果了。

我突然想到的是: 我也很有可能降生在德国南部, 那么很自然地, 我就会作为一个天主教徒而被抚养成人了。完全不是由于我的过错, 却要遭受地狱里永恒折磨的惩罚, 在我看来这实在太难以令人接受了。我率真的天性对这种不公产生了反叛。

下一步就水到渠成了,我由此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一个人信仰什么是无关紧要的, 上帝是不会只因为某人是个西班牙人或霍屯督人(Hottentot,非洲南部一个部落种族)就责罚他们的。我如果不是那么无知的话, 原本可能就此打住, 接受某种类似流行于十八世纪的自然神论了, 但自小灌输给我的那些信仰在我体内已经打成一片, 当其中的一种开始变得肆无忌惮的时候, 其他的那些也会起而步其后尘。

这整个可怕的信仰结构, 原本就不是建基于对上帝的爱, 而是对地狱的恐惧之上的, 就像一幢硬纸板做的房子一样轰然倒塌了。无论如何, 我在理智上都已不再信仰上帝了; 我感到了一种因全新的自由而产生的狂喜。

但我们并不是只以自己的头脑来信仰的, 在我灵魂深处某个隐秘的角落, 仍旧有对于地狱之火的古老恐惧逗留不去, 我获得自由的欢喜在长久以来一直都笼罩在那古老焦虑的阴影之下。我已经不再相信上帝; 可是在我的骨子里, 我却依然相信魔鬼。

相关文章

  • 你选择上帝还是魔鬼?

    一个妈妈,从小就告诉孩子,我们的世界有上帝,也有魔鬼。 你只有2个选择,要么相信上帝,要么相信魔鬼。 上帝的规则是...

  • 与魔鬼同行

    有人曾经对我这么说过:「比起上帝,我更愿意相信魔鬼。」 她的理由是:魔鬼从不像上帝那样命令你,它只是给出「选择」—...

  • 毛姆谈哲学

    哲学是永远不会让你失望的,你永远不会走到哲学的终点。哲学就像人类的灵魂一样包罗万象。它是一门伟大的学科,几乎...

  • 有哪些简短又动人的情话?

    01 以前我什么都不相信,无畏也无惧。 后来你出现,我相信有魔鬼,也相信有上帝。 02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

  • 《人性的,太人性的》笔记——第一章(10)

    25 个人道德与世界道德。 自从人们不再相信上帝从总体上指引世界命运,不再相信尽管人类道路上有各种表面的曲折,上帝...

  • 依然相信

    最近在看“为何爱会伤人”,好像给自己憧憬的爱情找了个很好的论据。很赞同书中对迷恋和一见钟情的解释。 ...

  • 依然相信

    桌上 摆好甜点 泡上茶 打开书 优美诗句 撞入眼帘 闯进心扉 我喜欢这样‘一个人’ 在暖暖的阳光下 喝茶看书 平凡...

  • 依然相信

  • 自幽深处(上)

    楔子 如果你相信上帝的存在并且感受着他的仁慈,那你也一定相信魔鬼且敬畏着他。如果你觉得上帝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玩笑...

  • 不再相信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不相信一切事情。我不相信广告,因为那是我逼着设计改的;我不相信新闻,因为那天我请记者喝了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毛姆谈哲学6:不再相信上帝,可是骨子里,依然相信魔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pg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