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书,但不是太会看书,看了《书都不会读 你还想成功》、《颠覆平庸》、《如何阅读一本书》、《让未来现在就来》,觉得看书不能毫无目的,需要带着自己的想法去阅读,上面看过的书后面再做阅读笔记汇总。
我在实行自己的“100天读完33本书”读书计划,这周读完了2本书:《怪诞行为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看完后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先来就《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浅谈一下我的理解。
作者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正本书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理论:群体心理;
第二部分讲述群体意见与信念形成的原因因素以及对群体领袖特征的分析;
第三部分对群体进行分类和特征描述;
正本书看下来,我觉得这本书没什么可看的,可能是由于作者是近代人的原因吧,但是这个作者寿命还挺长,活了90岁,1931年12月去世的,他在本书阐述的主要观点就是:群体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一直在用贬义的语气在阐述他的观点,
他认为:
1.群体的一般特征是:头脑简单、易怒、已受暗示、情感夸张以及少数领袖的主导作用!
2.群体在行事之前绝对不可能做出任何计划,他们可以被前后完全矛盾的观点所激发,但又总是受到当前刺激因素的影响。
3.群体的夸张性只表现在情感方面,对智力没有任何影响,个体一旦成为群体成员,其智力水平会立刻大幅度降低。
4.群体信仰具备宗教情感固有的特性:盲目信从、极端偏执、对狂热宣传的需要。
书中很多的观点在封建君主制社会或许是对的,但是对于现代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我认为是不适合的!
书中有一段话是有提到中国的“假如一个民族的传统过于稳定,它将不会再发生变化,就好比中国无法得到进步一样”这样的结论过于垄断片面,也许是作者对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缺乏了解,也缺乏逻辑依据,首先一个民族的传统有好坏之分,其次中国一直都有与时俱进的传统思想,中国在古代之所以能够长期位于世界民族的强位,就是因为中华民族有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比如:勤劳节俭、与时俱进、勇于开拓、爱好和平,作者的观点主要是基于对本国以及欧洲历史的观察所致,而且是近古代的历史因素!
过于把群体的心里按照自己的理解去阐述,就好比经济学假设一样,但是书中关于领袖、声望、说服手段、候选人、选民、议会的分析我觉得还挺好!
他认为说服群体的手段是:断言>重复>传染
可能是由于对法国的历史不甚了解,所以对于作者的很多观点还是不太认同的,他认为不管什么样的人(各阶层、学识)在一起构成群体时,他们就变成了乌合之众了,不知道他对“乌合之众”这几个字理解,反正在中国这是很贬义的说法,可能在古代封建君主制社会还说的通,但是对于现代文明社会他的很多观点我绝对很过时了!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的意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