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青春期,别去打扰

青春期,别去打扰

作者: 木韦吉土 | 来源:发表于2021-12-10 12:03 被阅读0次

女儿过了12岁,基本上就不怎么跟我们玩儿了。

就像突然脱离了地球引力,越飞越远。

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还是稍有不适。

想挣脱父母的双手,有的孩子表现的可能会更早。

他们的独立性开始凸显出来。

有了自己的小圈子,喜欢宅,没了小时候那种幼稚的欢天喜地。

有了小心思,也有了心事!

时不时地表现出倔强,试探着父母的底线,并时刻准备突破防线,揭竿而起,自己说了算。

这个时候的孩子,即使不和你对着干,也是不容易被说服的。

他们想做自己,标新立异,却又很在意别人!

装作不在乎的背后,别人的评价其实会带来满满的在乎。

不成熟,但自我意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峰值。

会做出格的事情,会各种挑战父母的耐性,会走极端,会让父母头疼!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青春期,不让父母好过的青春期。

显然,以前的教养方式:“管着、看(kan)着、防着”的做法,已经完全不适用了。

那到底“管”还是“不管”,这是一个问题。

其实,只要跳出“管孩子”这个固有观念,去保护他们还没完全独立,却装着极度渴望拥有独立灵魂的个体,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一、不较劲

在青春期还表现得很“乖”的孩子不多。

因为他们很想做自己。

做自己,免不了和父母对抗。不听父母的话会很自然而然地发生。

当然,并不是说听父母的话就有问题。

孩子“抗旨不尊”的时候,不合作,违背父母意愿,必定会让父母受挫,愤怒。

其实,这个时候他们可能并不是针对父母。

他们紧绷的那根保护自主权的神经,下意识的就会做出对抗的反应。

这个时候,不与孩子过多较劲就很重要了。

有时,他们就等着你也绷起来,就等着你发怒。

只要你不较劲,他们的力气就会打在棉花上,冲突就很难升级,你和孩子的沟通就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记得有段时间,我每天要求女儿至少练半个小时的琴。

练琴这种事情,枯燥总会比乐趣多。时间长了就会懈怠,偷懒,拖拉。

于是,就给她做练琴计划,比如:每天从几点到几点。

然而,我发现当孩子知道练琴是逃不掉的时候,就会在练琴时间上挑战你。今天八点,明天九点,后天可能七点半。

“8点了,快去练琴”。

“不,我九点练”。

或者,

“做完作业就练琴啊!”

“不,我先练琴,再写作业”。

她接受,但是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接受。

其实,这个时候就不必和孩子较劲,尽管孩子在和你较劲。

她依然在父母设计的游戏规则之内,她明白这一点。那就不妨让她享受一下自己把控的感觉,哪怕只有一部分。

二、不打听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孩子做作业,或是呆在自己的房间里都会关上门,然后再反锁。

空中飘来几个字“非请勿扰”。

相比家里的猫,它都比我更容易进入到孩子的房间。

孩子有隐私了。

他们的隐私并不是不可告人的秘密。可以告诉闺蜜和同学的,只是不想告诉你。

然而,青春期的孩子,在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跟父母突然“失联”,父母一定会焦虑的。

有位家长,告诉我,她儿子不像以前那么爱把学校的事情说给她听了,这让她感到不安,因为不知道孩子现在都在学校跟同学相处的怎么样,老师有没有批评,午餐好不好吃。

总之是各种担心。

而她一问孩子在学校怎么样,孩子均答曰:“很好啊”。

探不到任何口风。

了解发现,家长那一本正经带盘问的交流方式,孩子提早就防着你了,当然问不出。

那该怎么办?

把打听,变成聊天就可以了。

和朋友聊天,当然都是从说自己开始,而不是一上来就打听对方,问东问西。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常的交流。

目的性太强、太明显。

这个阶段的孩子是很反感这样的。

“我也不是三四岁的小朋友。”

如果父母能够像朋友一样,姿态放平,从吐槽自己开始你和孩子的聊天,例如,生活,工作和心情,别把孩子当孩子,孩子其实很容易打开心扉。

他们会不自觉的加入你的吐槽,吐槽他们的学习生活,老师或午餐。毕竟你和孩子还是很熟的。

这样,你想知道的不就什么都知道了么?

而且这样下去,有什么事儿,孩子一定会主动向你倾诉。如果不说,那估计也没什么大事儿,一切太平。父母心里有数,自然踏实了。

三、要信任

孩子长大了,独自去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越来越多。

特别是网络。

家长一点都不关心孩子在网上干嘛,是不可能的。

微信、QQ、玩游戏,短视频,都为社交打开了便利的通道。

非常便利,所以非常让人担心。

一位家长就向我说出了这样的烦恼。

孩子有段时间特别喜欢上网聊天,但不知道是些什么人。

怕孩子交友不慎,很担心。

于是,家长就想找孩子谈谈。

“你每天都在网上聊些什么?”

“没聊什么!”

“都是一些什么人?”

“没有什么人。”

“现在网上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人,你这么小小年纪,不许整天泡在网上”!

..............

然后,父母断网、没收手机,孩子偷着借同学手机在外面上网。

其实,当父母开始询问孩子的时候,孩子已经有了心理防御,自然不配合。

对他们而言,那是质问。

所以,父母是想表达关心和担心的时候,孩子听到的是不被信任,被怀疑。

“我有那么坏么,我有那么笨么,跟谁聊天,聊什么还要管,真烦?”

这是孩子的潜台词。

其实,首先把对孩子的信任表达出来,问题就能引刃而解。

可以这样对孩子说。

“你最近上网妈妈有些担心。我倒是挺相信你的,但是网络上跟你接触的人,我就不太相信了。各种各有的人,牛鬼蛇神,真真假假,什么都有,很复杂,这确实让人不放心”。

结果,孩子听到这些,马上澄清,他就是在网上聊天怎么打游戏的,怎么赢装备,大部分都是认识的同学。

你想知道的,孩子就这么主动告诉你了。

青春期,孩子越来越来独立,越来越需要变成自己。

父母不管做什么,只要做到避免过分干涉,不去过分去打扰,一切都不会变成问题。

相关文章

  • 青春期,别去打扰

    女儿过了12岁,基本上就不怎么跟我们玩儿了。 就像突然脱离了地球引力,越飞越远。 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还是稍有不适...

  • 人生如此简单就好!

    不想打扰的人,别去打扰, 因为打扰会累。 不想麻烦的人,别去麻烦, 因为心已走远。 不想联系的人,别去联系, 因为...

  • 2017-11-12

    不喜欢别人打扰,那也别去打扰别人吧。

  • 注意事项

    9点半之前,别去打扰张总!!!

  • 蓝蝶宝贝 二十一(平淡想念)

    一夜没睡。肚子不舒服。现在早上8点。就在刚刚我突然想到:千万别去打扰江振。除非你折腾出了新的实力。否则别去打扰他。...

  • 人与人之间相处

    +别去打扰那些连回你话都带这敷衍的人,别去打扰一个不愿意理你的人,难受的始终是自己。 +你越是费劲心思的去取悦一个...

  • 别去打扰那些回你消息都敷衍的人

    别去打扰那些回你消息都敷衍的人,更别去打扰一个不愿意理你的人,没有什么意义,难受终究还是你一个人去扛。 可是有些事...

  • 留在心底的风景

    ——美好的事情都安静的存在着,嘘!别去打扰她 水深流...

  • 别去打扰那些回你消息都敷衍的人,更别去打扰一个不愿意理你的人

    别去打扰那些回你消息都敷衍的人,更别去打扰一个不愿意理你的人,难受终究还是你一个人。 可是有些事是很无能为力的,有...

  • 手记

    别去打扰那些活在你记忆里的人 也许这才是你们最好的距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春期,别去打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rl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