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第一章: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解析:
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我私下里把自己比作老彭。”
终于翻开了新的一篇,《论语》共二十篇,如果就文字篇幅来说,不算太长,但是想要吃透里面的道理需要逐句的理解分析。
我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读完了六篇,思考良多,收益也不浅。
我常常在想,孔子究竟具备着什么样级别的感悟力,能够将事物洞察得如此的通透。又具备着什么样的总结能力,可以用如此凝练的方式表达那么深刻的道理。而后面还能触碰到的是否是他更具智慧的观点言论呢?
就在我抱着这样的心态继续开始新的学习时,这一篇的第一句就让我疑惑了。
“述而不作”,如果孔子这样也算述而不作,世上又有几人算是“作”了?
孔子在华夏文明中的地位,已经毋庸置疑,他一生宣扬礼教,修编古籍,开班授徒,作为儒家的创始人,更是被誉为万世师表。
一个具备这样成就和影响力的人,他的一生当中为后世留下了多少他自己的观点和道理,这其中有太多都是极具智慧的结晶,而他在自评时却谦虚的说自己只是在古人的基础上做阐述而没有创作,这绝对是一种极大的谦虚和敬畏。
这也让我不禁想到,生活中有些人总是会在看见别人的文章,听见别人的观点,了解别人的策略之后,认为自己有比别人更好的思路和方法,狂妄一点的人甚至会认为自己就是个天才,把别人贬得一无是处。读了这一章,我感觉如果谁有这种感觉,真的要劝他好好的向孔子学习学习了。
突然,我的内心中也涌上一种感觉,细细体会后发现,或者这也是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的原因吧!
这一年多以来,我读完了《道德经》、《传习录》、《论语》也翻了三分之一了,这期间为了翻查各种资料佐证,还查阅了各种经典史籍,闲暇跟着听书节目也看完了《史记》和《曾国藩传》。
虽然,我一直都有看书的习惯,但是从小到大不曾如此密集和系统的看过这些国学经典。小时候看的都是些小说文集之类的书,无非就是从里面学习一些描绘的手法,看看故事。除了对故事情节的记忆就是记住了那些叙述的方法,自己写文章的时候可以模仿。长大了,看了很多营销管理之类的书籍,学的都是方法理论的东西,学完了之后在觉得自己懂了些理论知识的同时很佩服那些写书的人,他们怎么会懂那么多的道理呢?
当我看了这些国学经典之后,我才恍然大悟,也忍不住多次的慨叹,多读书重要,读对书、读好书更重要啊!
一本《道德经》让全世界的思想家都疯狂,5000字的文章竟然能演化成宗教、养生、哲学、军事、政治......等方方面面的文化和知识,如果硬要将各种文化追宗溯源后,还有多少人敢说自己的东西是完全自创的呢?
如果敢,他一定是毫无感恩之心,更加毫无敬畏之心。
仔细回想,不管是读《论语》期间,还是在读《道德经》、《传习录》的过程中,我时不时会有这样的感觉。
偶尔,我也会觉得自己有些观点在夫子们的基础上是有创新和加强的,可是深想一下,这都是建立在前人所给的引导上才得到的升华。
偶尔,我也会觉得夫子们的观点是有点不妥当的,又再想想,这还是建立在时代的变迁以及前人思考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和论证。
在这一字一句的探究理解中,让我对确实很多曾经发生过的事做了重新的复盘和梳理,也在复盘的过程中对人事物有了新的理解角度,更有了超越之前的认知层面。
回头看看自己之前写下的文章,虽然都是根据读到的文字做一个论述,但是不管是认同还是存在异议,论述当中还是带着自己的思路和观点的。
可是,我能说这些都是我自己的思考的结果吗?不,我绝对不敢。
如果有人跟我说:你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讲得太有道理了。我只会愿意对他夸我文章写得好感到开心,而不敢说自己讲得有道理。因为我深知,那些道理不是我总结出来的。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只是对圣贤们的教诲做了一次聆听和重复,还有传播。
我只是一个道理的解析阐述者,而道理真的不是我讲的,而是圣贤们讲的。
或许在那个时候的孔子也尚在学习,即便他能够教学生了,但他仍然觉得自己的所思所想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得来的,谦卑敬畏之心让他无法忽略前人的教诲和态度,更加不敢妄自尊大。
而正是这种敬畏心,让他始终小心谨慎,虚怀若谷。
关于学习,在终生成长的人眼里,最重要的就是谦虚谨慎,要始终有敬畏之心。而我们也要好好学习孔子的这种精神。
读“之乎者也”,做知识的搬运工,明天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