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翻看日历,今天已是2018年12月31日。嗯,对!没错,它是今年的最后一天了。欧不,如果更加确切地说,它是这一年仅存不到的两个小时。
粗略算了一下,从步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天起,在这所初为陌地而如今熟以为家的学校呆了整整两年零三个月,度过了810天,19440个小时。
这一次,是自己在这座古老的城市、这所陈旧的学校里度过的第三个年末。回想前两次年末最后一天的背影:第一次是在烧烤店兼职中度过,当时为了抓住年末时机,狠挣一把,在元旦之前早早就预约了名额,以为能像往常一样轻松地挣它几百,不幸遇到老员工压榨,一天没得歇脚,下班登记时长结果还被刻薄的经理硬是减了半小时。真的是,年末的最后一天,老天爷也不肯放弃捉弄我的机会。最后还好,为证明资本家内心还存留一丝人性,店里给员工上了招牌烤鱼作为晚餐。第二次是在期末复习中度过的,因为不想再扮演“兼职前,考试内容已经稳稳;兼职后,忘得一干二净”的潇洒角色,吸取了第一次年末的沉痛教训。
图片来自作者拍摄这一次,由于那无论怎么复也复习不完期末内容,我的大半天还是在资料中度过。为了避免把今天过成与前次相同的一天。于是,决定再潇洒一回,去它的作业,抓住年末的小尾巴,偷偷去到这一年的岁月时光,轻轻地小憩。
自己一直以来认为,这一年是埋头苦干的一年,收获应该是满满的。那收获了哪些呢?有哪些“大事件”来以佐证?有学生会社团?有兼职?有暑期实习?还是第一次马拉松?还是其他?
嗯……,这些,这些可以算一个事吧。但若强行拉入“大事件”的行列,显然显得勉为其难,稍显尴尬。
所以呢,你就别站在台上炫耀什么成就、杰出成就啦。
嗯……,好趴,那在一年仅存的几个小时里,我还是搬个小板凳与伙伴们聊聊日常、谈点感悟。
当然得说的,就是每月看一本课外书的小要求。由于小学的调皮让我与贪玩、游戏结下“不解之缘”,因而错过了课堂上的故事名著;由于初中的无知让我步入鬼混的泥潭,因而错过了推荐的励志读物;由于高考重任让我漠然无问于书坛,因而错过了课余里的思想巨作。因此,确立了这个小要求。
每看完一本书,都强制自己写一篇读后感。开始时,总是专挑读关于人生与生活的忧郁文学。长期忧郁笼罩,情绪也变得莫名其妙,于是久久不敢触碰,只能选择其他类型书籍避开这种魔咒。在一天,从一位部长那得知:一个人,若只挑一种书看,思维和情绪就将变得单一化;若一个忧郁的人,只看忧郁的书,那将会更加忧郁。所以,建议看不同类型的书,来调节情绪、开拓思维。因此,后来挑读的书目也逐渐转移到思维、成功、管理类等书籍。
图片来自大哥再一个,就是这一年里的思想变化。在刚进大学时,由于一直以来社交、实践的不足,“造就”了这些领域的自由畸形发展,加之家乡区域内的氛围传统,于是把积累经验、直接就业作为大学时段的方向目标,即使在大二之前,也从来没有动摇过。
但在大三,也就是这下半年中,一直坚定的方向开始逐渐动摇。不知道是对所处现实社会的高标准,与那一直以来单靠勇气闯劲低配的自己的之间冲突的逐渐清晰认识,还是由于其他感情因素要求自己考虑得更加完备一些。有时候,常被这样的纠结题难到坐立难安。其实,也明白这样的胡思漫想只不过是一种自我折磨,是一种无用功。但就是难以逃脱它的掌心,该死的难题、魔咒。
突然想起,一次在食堂吃饭时,遇到了来自于南京化工大学即将毕业的一位大四学生,应她的要求,做了一个“问卷”。在交谈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她的深思,同时也感受到对社会的恐惧,对未来的迷茫。之后,回想起才发现,那事实上就不是一个问卷,因为交流全程中没有问卷、没有记录。猜想,她只是希望通过与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交流,能找到自己想要、有用的东西。
实际上,也应该像她一样,在迷茫的时候听听他人想法,可能在此过程中能得到某些有参考意义的东西。
喔,对了,趁着还剩最后的几小时,抓紧出去疯一下,开心灰起来。
回来时,再与2018来一场绅士的告别:Hey,我的2018,你走好!2019,请善待我!
图片来自作者拍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