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那时八点钟吃饭的日子,夜色已深,人影疲惫,整个世界只剩下碗筷相互碰撞的欢快曲调和偶尔的吵闹声。
那时,是什么时候呢,那时,是有夜,有家,有眼泪的时候。该不该称作童年?童孩吧!毕竟是没有接触过学校的年纪,记忆没有定格,却像沙漏里的沙子一直流一直流,待最后一粒调皮地追赶上千军万马的时候,轻轻翻过来,继续流,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息,里面的小沙子并不会减少,更不会增多,毕竟,童孩也就那么一段时光,但是却永远不会变质,有时会觉得更加美好。
童孩嘛,没有时间概念的年龄,有的只有每一分每一秒快乐的时光,以及伴着黑夜进餐的满足。那时的我们,谁会在乎其他人在干些什么呢,那时的我们,谁又会去管明天会发生些什么呢。那时,食物成了我们最奢侈的追求,碗筷成了我们最忠诚的伴侣。八点钟,听起来很吉利的时间,确实,他也是一个很幸福的时间,在幸福的时间和最爱的人一起享受幸福,也许这就是八点钟吃饭的意义吧。
夜色暗淡,人影随行,没有小孩子在外头玩闹,这时候,小孩子们都很乖,在各自的家中等待着香喷喷的饭菜送到嘴边,那时还很小,还很小孩子气,各种傻事宠爱着了我们小小的幼稚。家里有一台DVD,可以放各种光盘进去,美妙的音乐随之传来。然后每个晚上吃饭前四个小屁孩扯开嗓子大声喊“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与梦。。。。。。”四五岁的年纪哪里懂得梦是个什么玩意儿,更加不理解为什么舞台上的歌手看起来和他们不一样,也不懂得水手是什么样的英雄,只是如痴如醉的跟随着一起唱,然后自己被自己感动到,总感觉自己比屏幕上那个歌手唱的好多了,紧握拳头凑到嘴边,然后装模做样的闭上水灵灵的眼睛,放声歌唱,仿佛屏幕里镜头以外的鲜花和掌声都属于自己。在那样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年纪,我们就这样无知的快乐着,本来我们就不需要去知道些什么,我们只负责创造快乐。
记不清那时候的饭前演唱会开了多久,只是不管再吵再闹,我们总能听见4厨房里传来父亲的吆喝声,“快点进来端菜啦。”如今回忆起活像一位大厨指挥者手下的小菜鸟们参加厨王争霸赛,端菜,盛饭,数筷子,摆椅子,小家伙们各自忙活,乐在其中,偶尔偷懒,却丝毫不会影响这项大工程的顺利进行。菜烧完了,父亲给灶台熄了火,往大锅里洒上半瓢水,离开让他充满自信的厨房。倘若是在冬天,母亲会吩咐我们往锅里倒上满满一大盆冰凉冰凉的在低温坏境下凝结成像一大块果冻似的玉米粥,利用锅的余温把它烫暖。我们听母亲的话,乖乖去做了,偶尔调皮的担心粥热不了,便偷偷在灶炉里添了一把柴火,迅速逃离作案现场,任由空气中的烟雾和饭菜的香气缠绵在一起,灶炉里任命垂危的火苗红着脸见证了他们在温暖的人世间慢慢消散的过程,最终敌不过命运的魔抓,化为一股灰烬,独让人怀念那温情。
且不管厨房里那个神秘的地方在上演着什么样的催人泪下的情感大片,饭桌上的我们始终在努力地演好我们的家庭情景剧,一颗一颗的木板看起来煞是可爱,静静地躺在白瓷碗中,总能让我们在菜盘不大,却总是满的,拮据的生活中看见一种不同寻常的富有,抬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夹着熟的可爱的青菜拌着米饭送到嘴边,什么滋味儿,我们都说不清,只知道他很好吃,或许可以用一个高大上的词“美味”来形容,尝遍天下佳肴,才知道天下美味我们早已享受过。偶然某一天,嚼着白米饭,竟发现米饭嚼着嚼着会变甜,貌似发现了什么天大的秘密,咽下去,再来一口,还是会变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那时候甚至会细心地留意米饭在嘴巴里变化情况,一直吃完一碗米饭,还是没有弄清楚其中的奥妙。直到有天生物课上讲到生命活动中的营养物质,讲起他小时候和我们一样的经历,和同桌相视而笑,原来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原来还有好多个人人会做着同样的事,原来我们并不是孤独的,只是有关成长,我们很少提及,在遇到对的时间对的场合以及对的人之前。
很奇妙的感觉,那是最普通的菜和平常的米饭,但是每一口都是幸福的味道,那种幸福在我们嘴里慢慢融化,然后被身体的某一个细胞吸收,这就是成长吧。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是最圣洁的东西组成的,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最甜蜜的果实。
晚餐时间很长,过程同样也很让人享受。不管怎么说,一天下来如果没有八点钟吃饭这个情节诶,那么五岁六岁那时的时光应该是不完整的吧。那时,八点钟,吃饭,或许,根本就没有人去在意究竟是八点钟还是七点钟吧,只知道那时候父母都在家,那时候的我们都无法走远,那时候天空已经没有我们依赖的颜色,那时候的我们都已经在酝酿自己的梦了。
活了十八年,忽然在某个时刻觉得吃饭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桌上的菜,手里的筷,都成了我们最亲密的伙伴,那是源于一种满足感,那时候的八点钟,我们只是在享受那一份简单的满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