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伴你学历史
伴你学历史42——两宋人口与农业

伴你学历史42——两宋人口与农业

作者: 穿裤子的草鞋 | 来源:发表于2021-08-11 14:23 被阅读0次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广告青铜版    宋 公元960年-1279年  长13.2厘米,宽12.4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雕刻铜版是目前已知世界上现存的第一件带有商标、用于印刷并大量散发与张贴的平面印刷广告雕刻铜版,铜版上方为阴刻书的广告标题“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间为神话原型白兔捣药商标,及两侧为阳刻楷书的广告语“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方为阳刻楷书的广告正文“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旅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铜版上方为阴刻楷书的广告标题“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间为神话原型白兔捣药商标,及两侧为阳刻楷书的广告语“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方为阳刻楷书的广告正文“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旅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宋代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人口增长、农业与商业发展,手工业技术提升等方面均有巨大成就,上图的《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雕刻铜版》的商标出现,即反映了这一时期商业的繁荣与兴盛,世界上最早的纸质货币“交子”的出现更加折射出在社会物质产品供应激增的背景下,金属货币供应产生的不足,这一切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都必须依托两个重要的因素,即人口的发展,和农业进步,它们为两宋时期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首先我们看两宋的“人口”数量,北宋前期有近4000万人口,后期约为12350万人口,南宋最多的时候约有8000万人口,如果包含南宋时原北宋疆域的人口,则比北宋人口最高峰略低一些。 这是一个在古代农业社会人口发展的里程碑,北宋后期人口首先突破1亿,这还不包括未统计在内的漏籍和不录籍的人口,其次从人口的分布上来看,中国历史上向来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南方和北方,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以)前,全国人口绝大多数集中在北方,南方地广人稀,但是随着南方的开发,特别是爆发在北方的一次次大规模战乱,在北方人口因死亡和迁移而锐减的同时,南方人口却因为相对和平的环境与迁来躲避战乱的北方人口汇入而一再有所增加。在宋代以前,北方人口在全国所占比重的下降和南方稳定的和平环境有关,一般北方政局稳定,恢复和平后,北方人口能快速恢复,不仅所占比重提高,在人口数量上也会超过南方。但是从宋代起,这个情况变化了,尽管当时南北方多数时间都处于和平的环境,北方人口的全国比重不但没有提升,反而节节下降,人口数量大大少于南方,以元的至元28年(1291)为例,南方人口占全国总数的85%,而北方仅仅只有15%,为中国历史上南北人口比重差距最大的时期,可见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人口分布重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在主要依靠劳动力从事简单生产劳动的农业社会,人口是主要的生产力,人口数量在全国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区域在全国经济中所占地位高低的标尺,而人口的密度和经济的发达与否往往对文化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随着南方人口的增多,地少人多的局面也出现了,为了扩大垦田面积,扩大生产,两宋人民发明在江南低洼湿地的围垦方式,即利用江南地区多沼泽、濒江临湖地带尤其低洼,圩田就是在濒江临湖地带筑堤岸围起一片水洼之地,将所围之地的水排干,从而形成农田。圩田的堤岸上须建斗门堰闸,旱则开闸引水灌溉,涝则闭闸拒水于外,兼有灌溉和排涝之效。圩田在改造沼泽洼地,扩大耕地面积,提高抗灾能力,建设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中,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所以两宋时期官圩、私圩、大圩、小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江南地区。在农业技术方面,宋代引进的新作物品种,最著名的莫过于占城稻,即原产于 越南的一种水稻品种 ,能够种植在高昂地段上耐旱的稻禾,与原来的水稻品种相比,穗长而无芒,稍小,适应性强,占城稻的引种有利于水稻作物向丘陵地区的推广,使得这些地区的作物品种得到改良,产量有较大提高,与此同时,经过自然变种和人工筛选,江南各地还逐步培养出适应各种其后、地势、土壤条件的水稻新品种,并开始形成早晚稻两类品种。在耕作方法上,宋代把传统的粗放的直播法栽培改造成了移植法,即不再直接把稻种撒在田里的做法,先把稻种在秧田上加以培育,然后移植(即插秧)到 大田上栽培。同时,宋代农业在技术上,农具改进也有很大进步,唐代的曲辕犁在这一时期针对江南水田耕作的特点进行了改进。

          正是人口的增多和农业的发展,为两宋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为其后科技的发展,商业革命的出现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伴你学历史42——两宋人口与农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vq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