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平时睡觉有一个特点,喜欢侧身睡。
孩子太小,身体没有定型之前,要看着。
天天睡觉小屁股一扭就翻过去了。所以他睡觉的时候不仅仅是把他的小胳膊绑上,还得看着他怕他翻身。
一百天以后,儿子长大了一点点,明显的脸胖嘟嘟的了,精神头贲足。
也是醒着的时候自己会翻身了。
五个月的时候,儿子翻身左右翻都不在话下。
每天除了睡觉以外,醒着的时候我们俩玩的就是数字和古诗词。
每天都把那些知识叨叨一遍,虽然是看着这就是哄孩子,但其实就是早期的智力开发与幼教。
没有固定的语音说让孩子上课了,怎么地的。
就是和孩子玩这些,他虽然不会说话,但是我每读一个字,就在书上用一个尺子点一下这个汉字,包括数字也是这样的。
儿子会说话以后,我惊奇的发现,再读这些古诗词的时候,儿子居然都认识这些字。
他是十一个月多点学会说话的,而且还是一开始说话就是成句成句的话说出口。
从他会说话的时候起,他每天只要看到我有时间了就会抱着他的书本喊我。“妈妈,我们念念书吧!”
因为他是先会说话后会走的,所以我告诉他,要学会思考,也要学会走路。
学会思考靠大脑,学会走路靠双脚。
他会说话以后,和他玩耍的时候我就注意自己对汉字的读音了,一定要正确。
所以,当我不能正确的说出这个汉字的读音的时候,就去翻字典。
因为我深深的知道,孩子的第一印象是最深刻的。如果第一次的读音错了,意味着什么。
因为我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记得我上小学时候,一个暑假和爸爸去学校了。
爸爸去校园里了,我在教师办公室看报纸。
看见报纸上有一则讣告,当时我不认识这个字。
就请教了一个老师,当然那个老师是接班的。那天是他值班。
结果他告诉我念piao二声,后来我也一直以为这个字念piao。
有一次考试这个字的音我就标错了,然后回家查了字典才知道,这个字念讣(fu)告。
再后来一遇到这个字的时候,我脑子里第一时间还是想到了piao这个音。
然后才能反应过来fu这个音。
就是基于这一点,所以我拿不准的字词都去字典里查。
这样的举动,可能潜移默化的就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后来我发现,这个孩子不但是对汉字有兴趣,对数字同样有浓厚的兴趣。
因为在我俩玩的数字游戏中,他不但是摆单个的卡片。
而且会把两个三个或者更多的卡片组合到一起。让我给他念出来。
一个一周岁的孩子,就能把这些数字灵活组排的,说明他是动脑了的。
于是,我有意无意间就给他讲一些关于数字的游戏。
比如奇数和偶数,玩的时候就说,“儿子,你查单数还是双数?”
孩子肯定会问你,啥是单数?啥是双数?
你直接就可以告诉他,单数就是1,3,5 ,7……这样的数就是单数,也叫奇数。
2,4,6,8,10……这样的数就是双数,也叫做偶数。
其实这样的概念不一定非要在课堂上讲,平时的游戏中,自然而然的就说出来了。
能数数字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知道了奇数和偶数。就是这么简单。
儿子调皮,他有时候选择奇数,有时候选择偶数。有时候他给你来个倒着数。
就连老爸都吃惊这小小的人怎么做到的?一个刚过生日还不会走的小家伙这脑袋里有多少能量?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