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在某作者群里看到小编的一句话,“**APP(读书的APP)的读者群年龄都不大……”我顿时有一种一颗心碎到地上的感觉。
到不是因为自己年龄绝对不能算“小”,而是因为意识到,我的同龄人已经很少在看书了。
还记得又一次,我一些朋友在群里聊天,当他们说起爱情或生活类电视剧时,我说自己都没看过,平时下班是在看书,并应他们的要求把书单列了一些后,原本热闹的群就冷清了。
从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读书应用的边际人群。我很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那么些“专业领域”的中青年放弃了看书,又让那么多爱情小说,电视剧火爆?
我没做过社会学研究,只能通过网络阅读来学习一些观点。
因为工作特性的原因,我接触的年轻同事大多是女性(同龄的还是男的多,只会聊工作),她们平时最爱看的,聊的无疑是各类言情剧,还有小鲜肉明星们。
我曾无法理解,为何这些理工科出身的女同事们做事和思考的逻辑性差,却净喜欢这些感性的东西。是学校扩招后对学生的思维逻辑教育忽略了,还是学生素质降低了,又或者是年轻人更为感性了?
在如今我的观点看来,上述原因并不是完全没关系,但应该不是主要原因。因为类似的观影追星倾向,我的同龄人中也很明显。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国内近年离婚率近半,以幼儿为基准,差距20岁为界限的两代人数量相差近一倍。
意味着什么呢?
也许有些人想说,如果在“以前”,社会没这么乱,离婚率也不会那么高,还是以前的社会好,对孩子也好。
我还接触过一些所谓研究传统文化的人不断强调,女人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以夫为天之类的,把社会家庭问题都归结为女人的独立,并认定独立的女人必定人生凄惨。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自由。
但是,把复杂的综合问题归结到一两个简单的点上,把它当成问题的根源。认为只要改变它,一切问题都将消失。这是可悲的。
我个人观点认为,过去,并不是人们真的觉得配偶多好或没有其他想法,只是社会制度、经济环境不允许,或者社会舆论,环境教育不允许罢了,所以才会出现有想法没行动。
为什么我说“有想法”呢?因为没有离婚的灾难型家庭关系数不胜数,打着为孩子好,却实实在在给孩子留下了原生家庭伤痕的比比皆是。可惜这些当年的家庭情况,并没有公开的数据可查。(有条件的人也许可以研究一下公安系统的数据。)
我不打算在这里讨论夫妻是在孩子面前打骂或冷战更好,还是离婚单亲对孩子更坏。
单从高离婚率来看,可以想象人们对感情的信心,以及生活结构的稳定程度。
低人口出生率一方面意味着当我这个年龄段的人退休后,老人的数量将会是年轻人的两倍;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现在处于育龄期的人群对承担下一代抚养、教育责任与压力的意愿和能力之低。
养不起,压力大,孤独感,养儿防老很可能变成养儿啃老的现实,以及“精英”社会不断传递的焦虑思维,都让人们不断地把注意力投注在自己身上。
自己有多少钱,自己有多大前途,自己有没有被朋友圈甩开,自己有没有被后辈赶超,自己是不是也能身家上亿,自己能不能让孩子别输在起跑线上,自己下个月的账单能不能结清,自己有多大抗风险能力,自己能不能让谁谁认可……
没有更多剩余的精力去关心和了解身边人的想法和感受。
社会细分也让隔行如隔山的感觉更为明显。油腻的中年人每天为上有老下有小专注工作,回家材米油盐凑合过的结果就是,业余爱好稍有不同就“无话可说”。
于是,出现了“群体孤独”。通俗的说法叫“缺爱”。
我在人群中谈笑,心中的冷无人温暖;
我在家里欢笑,背后的疲累无人知晓。
然而精神需求总是存在的,游戏,电视剧慢慢成为空闲时间的首先。天生比较感性的一部分人很容易就会被美丽的爱情故事吸引。
当爱情故事再加入点,悬疑,惊悚,刺激的情节就更能刺激观众的想象力了。就算没有这些刺激因素,每天放松下来被别人的家长里短、喜怒哀乐带着走,5分钟旁观别人好几天的精彩,忽略了平凡,似乎也是不错。
我最近也是体验了一把看言情小说、网红电视剧的生活,不得不说,确实是很放松。
只是,天生的好奇心和常年养成的读书习惯(信息输入模式),终于还是让我继续不下去。
我不是那种高智商高学历高收入的人,连个公司中层都没混上。学习对我来说只是兴趣和乐趣,不成体系,不曾深入(明显感觉智商不够)。
以前觉得看言情小说和网红电视剧是浪费时间,但真正体验后也算明白,哪天累了,换一个做梦的方式,做个不同的梦也是不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