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成长励志
原来,我有一些“伪认知”

原来,我有一些“伪认知”

作者: Amy罗毛毛 | 来源:发表于2019-02-21 16:42 被阅读14次
文罗毛毛/昂sir人生

前段时间和一位朋友聊天,偶然间说起“秘密”这回事儿。

她很气愤的向我诉苦,说自己之前和另外一位朋友所说的秘密被外泄了,不仅如此,还泄露给了她身边最亲近的人。

这样一来,“秘密”已被公开,她的隐私也被泄露。然而这个责任归咎于谁呢?

其实类似这样的事情早已见怪不怪。每个人身边都会有三五好几的朋友,朋友之间最重要的非信任莫属了。

可是,未必每个朋友都能成为值得信赖的朋友。

往往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追究责任,而是进行自我反思。

恰好,前段时间我也遇到一件极其相似的事情。

当我听到自己所说的隐私传到别人口中时,顿时火冒三丈,想立即和那位朋友绝交。后来逐渐冷静,仔细思考,原来这个隐私被外泄的罪魁祸首还是我自己。

一切没有通过理性思考脱口而出的话,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认知不到位。

那一刻,我突然发现,自己过去对人际关系所有的认知都是“伪认知”。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用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并不符合真实情况,眼睛能看得到表面,却看不到内心。内在的事实要用感受来领会。

假如我们很想对别人说一件关于自己隐私的事情,至少要先斟酌一番,问问自己是否有必要将此话说出口?

换做过去的我,凡事自认为相识已久,关系不错的,都算是值得信任的朋友,也并不存在“出卖”这回事儿。

可如今,当我没有找到合适的人作为“听众”时,一定不会说出口。

“伪认知”会给我们带来的一种假象是:单方面信任,这个假象最大的弊端就是在我们看来十分重要涉及隐私的事情,在对方看来并没有那么重要。

所以,我们自以为是信任对方的,自以为对方不会随意说出口,自以为对方可以理解自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所有的“自以为”就是伪认知,在没有完全弄清楚人群、事件的背后时,责任问题只能从自身剖析。

如果,在很想说出口的时候以写的方式替代,如果不说出口放在心里审视片刻,如果站在朋友的角度去理解自己,可能,这个想说的欲望会没有那么强烈。


其实这个深思会让我返回到自己本身。

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想法,若遇到别人想对自己说一些“秘密”时,又会怎么处理呢?能百分百守口如瓶吗?能充分理解对方的立场吗?也许状态是一样的。

认知是随着我们的经历,犹如台阶一般,一步一步向上走的。每走到一个台阶,思想就会上升一级,那么再去看下方的台阶,多少都会出现“伪认知”的现象。但是没关系,只要能走上去,就能看的更清楚。

任何事情都是一样,不要尝试欣赏表面,而要去感受内在。

路不一样,风景自然不一样,走的越多,看得越多,就能分辨出真假。

相关文章

  • 原来,我有一些“伪认知”

    她很气愤的向我诉苦,说自己之前和另外一位朋友所说的秘密被外泄了,不仅如此,还泄露给了她身边最亲近的人。 这样一来,...

  • 听吴伯凡谈认知

    跳出“伪”学习的认知困境 ——听吴伯凡谈认知有感 听了吴伯凡的《认知方法论》中的一些内容,...

  • 伪认知

    以为自己认为重要和认为真的重要,往往不是一回事。有一个词叫做自我迷惑,自认为很重要但没有转换成真正的行动。 经常出...

  • 有一种认知叫做伪认知

    随着内容付费平台不断的崛起,许多人都纷纷跟上了为知识买单的潮流。 你是否看了很多总结性内容,听过了很多书,上过很多...

  • 有一种认知叫做伪认知

    随着内容付费平台不断崛起,许多人都纷纷跟上了为知识买单的潮流。 你是否也看了很多总结性的内容、听过了很多书、上过各...

  • jQuery操作伪元素??

    今天有个需求要获得伪元素的高,但是返回却是null。就此查了下原因,原来是我对伪元素没有了解清楚。伪元素只是在页面...

  • 小谈认知

    不能提高你认知的知识不是知识, 不能改进你行为的认知是伪认知。

  • 如何在有声市场分得一杯羹

    今天听老师的课,有一些新的认知需要慢慢消化。 在播读故事当中,总是免不了要伪成其他的声音,使得听众有代入感。老师曾...

  • 贫穷的本质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为什么越来越穷,直到今天才知道,原来贫穷是有原因的。 因为穷人都有一些很普遍的认知,这些认知无...

  • 原来我也是“伪陪伴”

    孩子不在家时,日思夜想他们能放假回来,并决心一定好好陪伴他们。 终于盼到了周末放假,还没回到家又开始各种唠叨孩子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来,我有一些“伪认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cd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