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2022/7/25,一位亦师亦友的师友,过逝了。
听了另一群还在世的其他朋友的吊唁,我这样想…
︻
涵着光的皮囊…破败了
破败了的皮囊…尘归尘
光的本身…本体依旧在
只问此光…仍驻心间否
光光相映,交互涵摄馨
如此,便不枉此番交涉
此馨恒常在,蕴藉氤氲
︼
︻
伤心时,想想,是否伤光明?
能令光明复炽盛的伤心,可!
能令光明转黯淡的伤心,别!
心之用,转光明复炽盛,好!
︼
我之所以会有以上的感言,正是因为…当我在看着这群朋友的吊唁时,我突然觉得,有某种…疏离感!?
他们,面对已逝去的他,各自表示着形式不一的伤心。但,怎样的伤心才是我这位师友…他所乐意见到的伤心?不知,他们想过没?
没想过的,那么,伤心的人,是不是在…瞎…伤心呢?甚至,有的只是为了表礼貌而在…装…伤心呢!
另外,由于对他的尊敬或爱护,他逝,他们伤心。但要是,换成是他们鄙夷与愤恨的人时,逝,居然又可乐得直开心!?
为什么人可以有差别这么大的对待呢?我深以为,这种差别待遇的对待法,是很损身心灵的。何以故?
逝者为大,对此大,竟能不尊其大者,其人之心,会不会已有蒙蔽之朕乎?
以下,说说我的理由:
一位会受人们鄙夷与愤恨的人,造成他之所以会被鄙夷、愤恨的成长因素、或成长背景,关于这部份,不能不审慎去了解。若将这因素与背景剥除了,他还会故出受人们鄙夷与愤恨的事吗?试想,如果将自身置入于那样的成长背景下,自己会不会成长得…甚至比他还恐怖呢?由这个角度切入,相信有很多人已经看得到这当中的〝身不由己〞了。而在看到这种〝身不由己〞的制约所成长的人,有没有生起一定的悲悯心呢?
本来还处在鄙夷愤恨人的状态的人们,一旦发现到: 原来,那位被他们鄙夷愤的人,竟然有着那么无奈背景因素,在诸多历史成因的交迭影响下,才会成为了当下他们所鄙夷愤恨的对象。而那些无奈背景因素,其实是可以在更早之前,大家就可以齐心戮力去改变的。在以历史成因不满足的背景作为前提下,坏人在没有了生其坏的成因背景时,坏不被满足,坏人不就自然地消失了吗?而这,这是可以透过构成坏的条件的不满足,而得以致成的!
以上举出来的例子之其故,当然,比较极端。所以,特此提醒,读者自己,务必要有灰阶思维,自行调整灰度;如此,才不会把本文给读岔。
在得了其故之中道后,我也领会到…瞎伤心,与,装伤心…的人们,他们也有他们的成长背景,才会使得他们…瞎与装…呀!
但当下的我,我又无法直接对他们的…瞎与装…作直指,因为,我还不具备足够的威德与善巧来对他们说!所以,只好把我目前的这个力有不逮,先将之自行标指出来,并对此更深处作…有待深入的疑情!
吚~
引以为师友的师友,虽逝欤,然而~
他藉由他的逝,令我看到这个现象后,我想,能最好地纪念…他是曾在我生命中相遇过的存在,应是这个被我发掘到的课题吧!随着我深入得愈澈底,令诸友们变瞎爱装的背景成因,我,与,与我有志一同的同志们,就愈有力量去消除。
以此…纪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