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都在喷所谓的“丑书”,而且大部分爱好者都在膜拜和呼吁“楷书”,好像只有规规矩矩的字才是书法,才是真正的“救世主”,其实不然,我甚至认为近二三十年,“正楷”的风行一时是流毒,甚至是扼杀书法的凶手之一,也是“丑书”诞生的土壤。
大众辨别一个人的书法水平,总要以其会不会写楷书作为最重要的评判标准,而且并不知道他的楷书水平是否真的很高,这也给很多所谓“规矩字”以极大的生存空间。就此看,我们大部分人所谓的“楷书”,还是以“唐楷”来划定的,或者说以“颜柳欧赵”为准绳。其实,就代表某个时代的规范字而言,在特定历史时期,篆书、隶书乃至草书都可以称之为楷书,有其具有法度,可作为楷式、模范的书法都可称其为“楷书”。“伯英下笔必为楷”,指的就是草书为楷。清代刘熙载《艺概》中说:“楷无定名,不独正书当之。汉北海敬王睦善史书,世以为楷,是大篆可谓楷也。”这是称大篆为楷。启功先生说过:“楷这一形容词当作独立书体的专名,则是晋代以后的事。”
我首先认为唐楷拯救不了书法,而且“伪唐楷”更是毁了书法艺术。书法表面繁荣,但实际上是严重倒退,这是事实。现如今,恍如中国的书法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入书法盛世的第二春。但我们只要冷静地看看、想想,中国书法在今天不是进步了,而是危机重重。书法在轰轰烈烈的热闹背后是利益的驱动,是缺乏真正大书法家的空洞。这个商业时代书法成了什么,是现代社会中的成人伦、助教化?显然没有那么高尚,而是泛审美主义的帮腔;是跟随浮俗的大众文化的肤浅追逐;是一群人夺取名利的工具,而这背后是民族精英艺术的岌岌可危。在这个金钱、权力、名望、享乐占据主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现代,书法参与者有多少动力去推动书法的发展?书法与市场经济结缘后的利益驱动,是当今书法表象繁荣的动力。网络书法名家可谓遍地开花,网红书法“大师”的“江湖风”、“老干体”粉丝群庞大,收看量空前,收益高到不可思议。另一些书家不择手段争取各种政治和身份资历,捞取名利,这是书法艺术的现代异化。而真正苦心不易、献身书法艺术的极少数精英生存空间受到空前挤压。书法艺术水平高低不是与官衔大小相称,浮躁的社会空气难以促进书法的艺术的健康发展。但是怎样才能解决书法衰退的问题,并不是说大家都来写唐楷,这是毫无意义的。我认为应该从上到下,都要回归真正的传统。而不是打着传统的旗号,举着经典作为遮羞布,嘴上一套,手上却是另一套,“演戏”和“说教”。当今中国的书法现状,是两个极端:专业机构的高层人士,所谓“领军人物”都在创新,甚至是自己的“行为艺术”。对于这类“殉道者”般的尝试,我是激赏赞叹的,无论成败,都是英雄!但是广大爱好者,万不可随波逐流,摇旗呐喊。如果不安分守己,便形成流行风气。但凡展览赛事充斥满眼的“作品”,都是这些名家的仿制品,千人一面,如万国旗一般花花绿绿,俗不可耐。总有人寄希望于中书协,在评审当中能有一些新面貌的作品脱颖而出,但是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另一个极端是什么?审美盲是顽疾。民间书法普及兴盛,甚至一些教育机构,都是以“楷书四大家”为圭臬。虽然没有什么错,但其本质与清代馆阁体的私塾教育没有任何区别,而且教学方法更不及,都是以自家写法去授业,这不是“误人子弟”乃至与真正的书法“渐行渐远”吗?
总之,中和之道,温文尔雅,才是书法审美的至高境界,切莫在野路子里徘徊,虽然要百花齐放,但主流不能变味,如何正本清源,重振书法艺术,已经不仅仅是文化界应该深刻探讨的课题了。
根据张善军书法语音整理 2020年7月25日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