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想去,我还是决定从这一篇开始我的婚姻系列。这也是我教训最惨痛的一部分,希望掉过的坑以后不会再掉。
生孩子之前包括孕期,我的家庭生活一直很完美,至少在我看来是挺不错的,两个人互相照顾,彼此分享,是比较正向的互动关系,我到现在还记得我们在孕期每天一起上班,这期间还完成了各自职场上的的一些大事。孩子的出生是我们俩都很高兴的事,可是从孩子真正到来之后,家里就越发混乱起来。
关于大家庭的分工。这一点在我家是非常失败的,在生产前我们做了详细的物资准备,却没有做好人员的安排和分工,这个问题随着孩子的出生越发严重,家里的人员很多,谁照顾大的,谁照顾小的,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处理,这些统统都没有安排,双方老人都在,我也理解都是为了我们的小家,可是在没有提前安排的情况下,整个家庭状态非常的不好。大家都很累,也都有很多怨言,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围着我和孩子转,在整个氛围都不太好的情况下,真的很一言难尽。这一点上我的反思是,管理家庭也要像管理公司一样,有分工、有配合、有目标、有计划,家人也没有先天都能井井有序的生活本能,大家也都需要彼此磨合,尤其是在结婚生子这种重大时刻上。大家可以交流商讨,但是不能指望人人自觉各就其位,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理解和定位也不一样,一定需要一个统一的安排的计划。否则就无法让家庭良好运转,也伤害彼此的感情,
关于我自己的状态。我作为孕妇在孕期状态非常好,上班都坚持到预产期前一天,身体状态不错再加上没有孕期的反应,我就一直以为自己生完孩子的状态也会一样。对产后情况忽视大意导致生完孩子以后的困难完全超出预期,既有身体上的问题也有心理上的问题。身体上月子期间各种问题接踵而至,不停的发烧、生疹子、堵奶,一趟一趟跑医院。生理上激素水平的下降(我当年并不知道)导致我情绪特别低落,每天都为一些莫须有的事情伤心难过,整天以泪洗面。我的情绪低落也会给家人带来负面的影响。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作为妈妈还是孕期10个月就已经开始培养感情,作为爸爸跟孩子培养感情的过程只能从孩子出生开始,大家都在手忙脚乱之中,这个过程就有很多波折。需要学习的事情太多,还要面对我的不良情绪,其实想想也知道孩子的爸爸在这个时期也不容易。在这一点上,我的反思就是,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无论好坏都要坦诚,只有这样对方才能知道怎么帮你,至少知道有时候也许只是情绪的问题,而不是对人的问题。对于孩子的养育,需要把对方拉到一起共同参与,而不是你在忙他在看,他要帮忙你还不需要,这种状态不仅不利于父子亲子关系的培养,也不利于夫妻之间关系的发展。妈妈累并烦躁着,爸爸看着又帮不上,那他闲余的精力也就只能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了,随后就会恶性循环,陷入令双方都痛苦的境地。其实我也相信爸爸一定是爱孩子的,只是亲子关系的培养需要时间,作为妈妈需要给爸爸这个培养的机会。
关于两个人的关系。孩子出生是两个人关系升华的一个标志,同时也是很多问题爆发的时点,从身边的亲朋好友的关系上看,生孩子是跟多家庭关系微妙变化甚至剧变的一个分水岭。从母亲角度,这个时候身心俱疲,然后母爱的本能又促使她努力的想给孩子亲力亲为的照顾和呵护。从父亲角度,跟孩子还不太熟,双方父母又各个以过来人的身份展示自己的丰富经验,然后作为新手的爸爸就被安排在了围观人群中,同时夫妻之间妻子原来对丈夫的关注难免被新生婴儿所分散,缺乏参与感又少了关注度的爸爸就莫名被冷落了。可想而知,很多新手爸爸这个时候开始迷恋游戏、寄情工作,甚至去寻找别的情感出口。我猜这个混乱的状态谁都不愿意面对,可是真的又需要实实在在的去度过。两个人需要沟通交流彼此的感受,而不是互相认为对方就应该理解我,原来没有孩子前好好的,怎么现在就变了?两个人的新目标是共同养育孩子,同时互相照顾彼此的感受。这个过程比原来的二人世界复杂很多,更需要两个人通力合作去实现目标。同时家庭成员增加了孩子,需要为孩子的未来做计划和打算。这一切都需要新手父母有长期的规划性、短期的计划性,还有彼此的理解和配合,即使这是最辛苦最难的时候也是为自己家庭所做的共同的努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做好各种准备工作的。
综上,婚姻生活中家庭成员的增加并不仅仅是增加了一个新生儿的吃喝拉撒那么简单,把这当成一个家庭重磅项目来管理也毫不为过。处理的好,运转正常,三口之家就能顺利升级。处理不好,矛盾丛生,夫妻感情就很容易分崩离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