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最后一天,结束了一个半月的实习,
我一直喜欢文学,虽然是本科会计在读,也没减少对从事文字工作的渴望。这个假期也碰巧有机会,就去了政府门户网站实习编辑。
总得来说此行收获也不少,与大家分享。
走出象牙塔之前
一开始说要去实习,我心里也并不百分百乐意。毕竟这是大学的倒数第二个暑假,学学车陪陪狗也已经很充实了,跟着人流挤早晚高峰简直是噩梦。但当我想象出毕业后个人简历上留白的“工作经历”栏目,我觉得这远比早晚高峰可怕得多。
说到底,人要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负责,别总安于现状。年轻时的一时安逸没有什么值得暗喜的,它只会让你变得庸碌无为。你不走出去,机会也绝不会找上门。
而“实习”是从象牙塔到社会的最直接的途径,也是最好的过渡。走过这一环节,你才不会在走出校门的时候手足无措,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瞬间出局,或者说,你不至于总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傻白甜”。
礼貌是第一要义
别看我整天在公众号上嘚吧嘚,我其实并不是一个外向的人。刚上小学时,老师总和我妈说我上课从不举手回答问题。在各种威逼利诱下,我在两年级下学期一节语文课上,才第一次举起了手。
而在人际关系中,我更是一个慢热的人。我不爱主动和人打交道,也热络得很慢,没有迅速和人群打成一片的能力。哪怕是认识了十几年的老友,走在街上也很少挽着手,显得生分。
大一的时候在律所实习,同事的年龄都比我大一两轮,我看到他们只是微笑点点头,工作之余也没有任何交流,到我离职的最后一天也没能熟起来。所以在这一次实习之前,我还挺慌张。不过好在,我的同事们都很好相处,一句“早上好”就能化解尴尬。后来我也能毫不尴尬又百分情愿得同他们说句“早”。
别把你的价值和工资划等号
我遇到过这样一位朋友,他去了一家在行业内还算不错的公司实习,起初一周他只做些小事,打印、复印,以及十几分钟就能搞定的文件整理。他有些不服,觉得自己的能力做这些小事简直是屈才。后来领导让他跟着策划小组想方案,他加班加点地努力,但结果不是很理想,也没能完成组内布置的任务。没过几天,他主动结束了这次实习,原因是“我的工资配不上我的努力”。
从前看到过一句话:实习生,要么忙死,要么闲死。通常来说,忙死要比闲死好得多。起码前者是物超所值了。其实实习生的工资多少不重要,但当你把应该付出的努力和工作价值和工资画上等号时,你就输了。因为实习本身就是积累经验的过程,而实习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不断地认清自己到底适合什么职业。多次尝试,才会有多种可能,才不会一走出象牙塔就被淘汰。
以上是我实习期间的感悟,尚不成熟,但希望多少能够给你一些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