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年轻的时候应该很漂亮吧,因为我长的像母亲,因为我没见过母亲年轻的样子,因为我出生的时候母亲42岁了!
母亲于1934年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村家里,兄妹五人,母亲在娘家时大家都叫她“二姐”。母亲平凡,朴素,没有文化,却勤劳,温柔善良。 母亲是我家的团圆媳妇,但绝不是《呼兰河传》里那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小团圆媳妇,母亲的一生是幸福圆满的人生。养育了我们六个兄弟姐妹,子孙满堂,与父亲一生相敬如宾,相濡以沫。
母亲16岁时就到我家帮忙干活,我聪明能干的父亲要去上学。那时我家有30亩地,在这之前都是16岁的父亲在打理,现在担子一下落到了还是花季的母亲身上,她没有怨言没有逃避,后来外婆和舅舅疼不过也来帮忙,当然农忙结束,舅舅也是满载而归,因为那时他们全靠我家的接济。这时奶奶却不愿意,说舅舅他们把粮食都搬走了,可以理解奶奶的不高兴,那时粮食是一家人的命根子啊! 等到父亲上完小学,他们结婚了。
母亲一生的辛劳真正开始了。我大哥和小姑是同龄人,所以她是得不到婆婆照顾的,有初为人母的喜悦,也有初为人母的辛苦,幸好有大姑帮忙照看。大姑说在她们兄妹四人中,母亲最疼她,经常偷偷的帮她打猪草上交学校,至今大姑说起,眼角湿润。
生活越发的艰难,兵荒马乱,自然灾害,让他们那代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被生活所迫,父亲与同村人外出寻找生机,那时二哥大姐他们出生了,母亲一人带着几个孩子在家劳作,企盼父亲能满载而归。就如余华的《活着》里的描述那样,现实是残酷。就这样父亲一直在外漂泊,干过煤矿,烧过砖窑……就这样母亲一直在家带着孩子操持家务……
生活好了,父亲回家了,孩子们大了,人口也增多了,母亲却老了!那时我有了记忆,母亲由外勤转入内勤,因为哥哥姐姐们可以帮她分担了,但是她并没有闲下来,母亲的活动范围就是家前屋后,锅前灶后。一年四季,无论天冷天热,我家的锅屋一天三次准时的冒起袅袅炊烟,母亲每天做着家人可口的饭菜。那时我认为母亲就应该做饭,就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现在自己身为人母才知道其中的辛苦,为那时的心安理得感到内疚。我是母亲的小女儿,得到了太多的宠爱,最喜欢夏日傍晚,母亲炒好了我最爱吃的辣椒,冷凉了稀饭,坐在门口等着我下班回家,然后看着女儿一气喝下五六碗饭,吃完几个煎饼,我满足她满足的收拾碗筷。母亲知道我的饮食习惯,直到我结婚后每次回家都受到这样的待遇!
母亲母亲不止是母亲,还是儿媳妇,女儿,姐姐,嫂子,邻居……记忆中没有和父亲吵过架,舅舅们最喜欢到我家,假期我家就是表哥表姐们的乐园;长嫂比母,她是姑姑叔叔的坚强后盾;婶子大娘们经常在我家拉呱到深更半夜,就在那时我听到了好多奇异的民间故事。
印象最深的是母亲照顾老年痴呆的奶奶,奶奶也是一生要强的人,在村里是有名的爱干净爱整齐的人,老年却如此状况,所以母亲从来没让奶奶邋遢过,洗衣端饭,用农村的话说:床前百日无孝子,然而母亲却做了两三年。
母亲是朴素的平凡的。她平时头上搭着蓝方巾,穿着淡蓝色的大襟褂,直到姐姐们大了,她才穿上几件新衣服,我长大后才明白,哪有不爱美的女人。在她病重期间,有一天和我说:你说现在还能有卖红色绣花鞋的吗?当时我眼睛一酸,心里说:妈,无论到哪我一定给您买到。当我把红色绣花鞋和一身红色唐装捧到她跟前时,看到了母亲脸上出现了少女般的笑容。这是她一生最喜欢的可能也是最想得到的东西吧!
母亲一生没有出过远门,从没有像婶子大娘们那样三五成群的赶集上街,年轻时经常走动的是步行去姥姥家,也从不在女儿家过夜,经常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草窝,后来经常来县城,那是因为生病住院。一次出院,母亲说还从来没见过你家呢,可是到我家就吃了一碗面条,还连说好吃,就回家了。到如今还让我懊悔,为什么不陪母亲睡一夜呢!因为结婚后我就再也没陪母亲睡过一个晚上!
该到享福的时候,母亲却被病痛折磨着,所有的亲人都心疼心痛着。住院出院是母亲晚年的生活状态,因为有父亲的照顾,母亲少受了好多罪。多次在病危的边缘母亲又挺过来了,因为她舍不得家人,从来没听母亲说过她的病痛,没听过她说害怕死亡,每次都是乐观的面对她的子女,没有文化的母亲不会用华丽的语言安慰孩子们,只会用行动来表达,我们痛在心里,祈求上天让她安康吧!
我三十六岁,母亲七十八岁,这一年母亲永远的离开了我,她再也受不了病痛的折磨,喝下儿子喂的最后一口水,安祥的走了!我在母亲的生命里只有三十六年,然而这三十六年却是我一生的记忆!
我的拙言笨语是写不了母亲辛劳一生的,只凭我的记忆记下母亲勤劳善良朴素宽容的样子!母亲,爱您,想您!
母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