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的keep群
前两天我在我参加的keep群里发起来了一个早起抢红包的活动,活动周期为10天,涉案总金额100,目标是撬动keep群中130号人的早起率,希望通过这个小游戏让每天早起这件事变得更有意思,带动大家更好的互动,从而产生“共振效应”,从而使更多的小伙伴尝试去早起,去体验一下早上6:30起床的那个自己,多一份尝试多一份惊喜。
三步了解“游戏化”
1. 执行&获得
2. 熟悉 & 掌握
3. 奖励 & 沉浸
“早起领红包”就是遵循这个程序设计的
公开、公正、透明
这个小游戏是面对所有在确里的小伙伴的,每个人每天的机会是一样,得到的奖励也是随机,只要你参与就会有收获;
我从小被灌输的概念是“玩游戏”是罪恶的,是没出息的,这让我在进入社会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办法补上我过去三十年应该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的社交能力,或者说与人协作沟通的能力欠缺,这样导致让我在工作中处处碰壁,经常做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
当我在学习编程过程中接触到了“游戏化”学习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就是上面说的那12个字,我通过自己积极的参与,践行了这个“游戏化”学习的方法,让我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学会了开发一个完整的网站,从前端到后端完整的做完,这个三个月的经历让我很震惊;
这个方法让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收获了一项技能,让我在毫无意识的状况下改变了我对学习的认知,也改变了我对“游戏”的认识;
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认知迭代促使我将此方法论尝试运用到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我发现它对我真的很管作用,能够修正我在生活工作中的很多漏洞;
我现在尝试使用这种方法学习英语、学习阅读、学习写作,以及我这两天做的通过“早起领红包”建立与小伙伴的活动能力;
我希望通过这个小游戏给我带来更多的朋友,也希望这个小游戏能够让更多的小伙伴设计出新的小游戏邀请我参见;
对生活的思考
前两天在一个李笑来老师的专栏看到他对朋友的定义:
愿意花时间、花精力与之共同完成至少一件事的人称之为朋友。
我喜欢他这种简单明了的翻译,这让我更加轻松的面对生活工作中带来社交压力;
花时间、花精力会使我们认真思考自己的行为,在做出判断前“三思、深思”,这是对他人的一种负责与尊重;这样的思考与筛选将会过滤掉百分之八十的无效社交时间,然后可以用这百分之八十的时间花在那百分之二十的朋友身上,这样对朋友、对我都是最好的选择;
“游戏化”的目的是为了社交,正确使用游戏化的方法会使我们社交更高效也更有意义,也会使我们从中得到快乐;
有个客观事实大家时常想到:人生的终点都是一死,我们活着的意义就是在到达终点前经历怎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愿意与谁为伴,以及用怎样的方式与之为伴。
这就是我对“游戏化”的思考,对我所做的事情的思考,希望你能邀请我参加你的游戏。
总结
所有的思考都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是为了对得起和我交往的任何人,对人对己都是最好的选择。
后记
最后我插一段对“游戏化”的专业解释,有兴趣共同学习的Google搜索
「遊戲化」(gamification) 為程式設計師 Nick Pelling 在 2002 年所發明的詞,但直到 2010 才被大量使用。 Kevin Werbach 與 Dan Hunter 所合著的 For The Win定義遊戲化 (gamification) 為 "The use of game elements and game-design techniques in non-game contexts." 意即「在非遊戲的場合中使用遊戲的元素」。遊戲化的終極目標不是要直接增加非遊戲的場合的樂趣,而是將遊戲引人入勝的因子,應用在非遊戲的場合中,促使人們達到一定的目標,並在進行的過程中感到有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