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二次听,不一样的收获。

第二次听,不一样的收获。

作者: 大力133338 | 来源:发表于2021-10-25 18:58 被阅读0次

今天重新听杨发辉老师的认知行为治疗的咨询案例,是担心别人负面评价的咨询。这样的咨询模拟,总是很难得,因为没有咨询经验的老师,是不敢进行咨询模拟展示的,对于我们这些想学习的新手咨询师,这样的学习机会尤其难得。

老师咨询的过程我全都听了一遍,觉得真不错,但是哪里不错,说不出来,只是知道老师咨询的好。

这两天又重新读《认知基础与应用》这本书,发现认识的结构性太强,于是产生了想要重新听杨老师咨询过程的想法,看看杨老师的咨询结构是怎样的。

这一听,不得了。

首先是老师的结构化我感觉更明确了。比如开始时候如何跟求助者介绍咨询流程,每一步结束后老师都跟上了反馈,第一次咨询时候的初始访谈有哪些内容,出自哪里,跟来访者确定议题等等。心里面感觉,如果有一个求助者坐在我面前,我用认知疗法的话,会更有把握了。

其次是老师的咨询方法,所谓的认知行为疗法,一定是认知疗法加行为疗法结合起来。加上情绪,三者往往是构成一个人社会功能不良的闭环原因,如何给求助者进行心理教育,是个技巧问题。绝对不是那么生硬的直接拉出来这个理论介绍给求助者。

三是抓住每一次可以探究正面资源的机会。咨询师太需要这样的资源了,也是改变求助者负面认知的突破口,做好了这些工作,咨询也就完成差不多一半了。

四是咨询师的图画功能。咨询师一边写,一边找方法和资源,问题和方法一样一样解决。这样的话,求助者感觉条理清楚,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该怎么做。

五是老师的意象用的不错。这是疗愈的很重要的部分。老师身边好像随时准备一些物品,可以让求助者选出来其中能代表某个事情或人物的东西,进行意象,这个过程老师给求助者时间去想象,等待着对方先开口表达,然后紧贴求助者寻找整面资源,不知不觉中,求助者就进行了疗愈。

第二次之后的咨询:心境检查—回顾上次咨询收获与应用(家庭作业)—设置议题—深入沟通—布置家庭作业—咨询师总结—求助者总结—求助者反馈。

当然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深入沟通这个环节,咨询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都在这里面体现着。

真是太开心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次听,不一样的收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ls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