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冯唐老师在他的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看来挺有意思,分享一下。
读历史的基本都知道唐宋八大家,其中三苏里苏洵是父亲,苏轼和苏辙是儿子。今日读罢才知道“轼”和“辙”的由来。
轼是古时马车车厢前的一根横木。没它,看着不像一辆完整的车;有它,好像也没啥大用处。苏洵这意思是,希望儿子以后不要成为可有可无的人,起码得对社会有点“副”作用。
辙是古时车行驶的轨道。有了轨道,车才能工作,但讲起车工作,又很少有人提起轨道。不过,即使车翻了,马伤了,轨道不会受到牵连。苏洵这是希望儿子以后一生平安,平平淡淡才是真。
这和自古以来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同,苏洵对孩子的期盼真是另辟蹊径。可偏他的孩子能发展成自己的样子,在自己的领域里活出了自己最好的样子。
那是历史,但回头看我们现代对孩子的期待,有时候反而是在外用力,让孩子自己的内在的力量被压抑住了。
这两天的高考终于结束了,孩子们开始一步步走向面对自己内在的时候,接下来的选择一步步都由自己去做选择了。
结束的高考,人生告一段旅程。愿每个孩子不负来人世间一场,脱下外界(包括父母)的期待,活出内心真正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