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和你玩了,你讨厌!”
轩轩指着萱萱一边哭,一边喊着。
在轩轩和萱萱的父母都为第二天两个小姑娘怎么见面而发愁的时候,轩轩和萱萱在第二天早上已经互相拥抱着一起去上学了。
我们从小都会用“”不和你玩了”这句“狠话”来威胁我们的塑料友谊说翻就翻的可能性。
不和你玩了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你不给TA看那本童话书,可能是你没让我尝尝那块蛋糕的味道,也可能是你翻看了我私下里记下的日记……
于是,小哈瑞特就这样的被动没人和她玩了!
十一岁的哈瑞特在日记本里偷偷地记录下了周围所有人的或好,或坏的信息。为了什么?当然不是报复。而是要实现自己的抱负!作家梦的抱负!
如果要用王国维先生“境界说”的划分标准来作个判别的话,《小间谍哈瑞特》就是“不隔”;而“不隔”的作品总是很容易“平易近人”,读来让人倍感亲切。
生活在纽约,在曼哈顿东侧的富人区的哈瑞特是如此的孤独,她忙碌的父母很少陪伴她,她的朋友从未真正理解过她。她是由保姆奥莱·高丽照顾大的。
而高丽是个完全不一样的保姆。她的文学素养是超出常人的所在。她对哈瑞特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的。金句王一样的高丽,从未用嘶吼和咆哮式的方法去教育过小姑娘,每每抛出一句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句子,春风化雨一般吹拂进哈瑞特的内心。滋润着她,影响着她,也让哈瑞特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阅读,用阅读对抗着孤独和寂寞。
在高丽被开除后,哈瑞特更加地无助了。没有了高丽陪伴的哈瑞特一个人在继续行走着。进行着“间谍式”的作家观察,把每件事都写进日记里,成了哈瑞特的一种释放和宣泄。
而当她的笔记本被发现时,哈瑞特经历了所有写日记的人都会害怕的最终灾难,尤其是她的朋友们也看了她的那些描写后。他们成立了间谍捕手俱乐部,并由于哈瑞特恶意的评论而展开了对哈瑞特的复仇计划。
哈瑞特渐渐被孤立了,再也没有人和她一起玩了!而因为高丽这个哈瑞特生活中的积极元素也不能再继续支持她了,哈瑞特变得烦躁,甚至被被送去看了心理医生……
结局当然是happy ending的,“道个歉,撒个无伤大雅的小谎话”,哈瑞特也如愿以偿地成为了校报的编辑,实现了她作家梦的第一步。而所有人都不和她一起玩了。不过这个她不再是哈瑞特!而是一直讨厌哈瑞特的那个女孩子。
美好的结局下,与其说是同学们特有的包容和温暖化解了和哈瑞特的矛盾。不如说是我们的小主人公因为超越了同龄人的成熟和那么一点点自恋而想的比他们更通透明白后,接受的人与人之间总会拥有不同生活的这个概念。
我喜欢哈瑞特,不仅因为她有着非凡的想象力,她还是天生的心灵捕手。她身上还有别的很多东西。她的生命还包括了她的阅读、她的观察,还有那一天一天的生活和写作。有些东西在她身上是与生俱来的,那属于她,且只属于她,这是上帝或是任何类似于上帝的存在加添给每个生灵的,是一种独特,不叫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拥有一样的指纹。
她还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这使有些她格格不入,有些孤独疏远,然而却并不影响她的内心丰盈。这是阅读以赋予她的最宝贵财富。
“成长是很扫兴的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人也总要学会长大,总会面对着那些曾经在一起的人渐渐地不和你玩了的境况。有些人是主动的,有些人是被动的,但终究都会因为不同的生活方式,而无法再玩到一起去了。
但请记住,哪怕有再多人的不和你玩了,自己请一定时刻愿意,且热爱和自己玩耍。爱自己,内心丰盈。
成长,由接受身边的人,事,物地影响,到逐渐萌发自我的意识,开始坚强、独立,走自己的路。身体由父母带给我们,最初的心理品质也传承自父母。当我们开始做自我的选择时候,才开启了独立生命的成长。只要长大就会遇到很多事情,有些我们明白,有些不明白,有些怎么也想不明白,有些明白了又不想明白。幸福快乐连着爱情亲情友情和忧虑挣扎痛苦,谁散落在谁之间,谁包裹着谁?人会长大,痛苦也会随着长大,坚强和责任也一样会跟着长大。
“没人和你玩的时候,你在干什么?”
“有时候我看你坐在水沟边上,一坐几小时。你那时候头脑里都想着什么呢?”
“没什么,我只是给自己讲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