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区块链内容平台iveryone的第十天。
也是我在币乎的第12天。
币乎,我想不用跟大家介绍了,这里和大家解释一下iveryone:它其实可以看做是文章的交易市场,你所创作的文章作为一种商品在平台出售——等待人购买,参与转发的人会有分成(参考淘宝销售模式)。
这种模式对于熟悉steemit和币乎的人来说很新奇。
我很好奇iveryone的理念,我幻想着它的未来,我希望它的路能够越走越远,可是我也不得不清楚的看到它现在面临着的尴尬:
为什么呢?
第一,它并不是人们的刚需
什么才是真正的刚需呢?
1.抓住客户的痛点。
痛点,是人的恐惧。
一个刚需的产品呢,就是能够缓解你的恐惧。
比如说《得到》。
罗胖曾经在《逻辑思维》里说过这么一句话:“国民总时间有限,但是国民总焦虑无限。” 而所谓的焦虑,就是对未来恐惧的想象。
所以人们购买的可能并不是知识,而是一种能缓解焦虑感方式。
知识付费这个词的爆红,就是因为来自于人的焦虑。

我们每个人都在焦虑:雇员为升职加薪焦虑、老板为人才利润焦虑;创业者为产品客户焦虑、投资者为项目回报焦虑;男人为家庭事业焦虑、女人为情感子女焦虑……而你买到的信息,其目的就是为了缓解你的焦虑。
2.满足人的爽点。
换句话说,就是你有什么需求我能立即满足。
比如说,滴滴打车。
没有滴滴这样的出行软件之前,大家都在拦taxi,原来经常拦taxi的人都知道,越是着急的时候车越不来。现在好了,只要打开软件,按几个按钮,你想去什么地方,想叫什么车立刻就到。
随叫随到,爽!
3.刺激人的痒点。
比如淘宝上各式各样的网红卖衣店。
淘宝第一网红雪梨曾经说过,你们爱的不是我,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那些挂在网上的琳琅满目的漂亮的衣服还有网红美照,都是通过长时间的精心设计,打造,才呈现出来的完美效果。它们为所有的用户制造了一个美梦,一个大家永远都不愿意醒来的梦。
所以你买的不是衣服,而是一种感觉,一种梦想,仿佛你有了全智贤的唇膏就可以成为下一个明星一样。
从这三个角度看,iveryone既不能缓解焦虑,也不能满足需求,它只是一个不痛不痒的产品,而让用户从一个熟悉的界面转到新的界面,没有什么好处是很难让用户迈出这一步的。
第二:它弱化了经济奖励
区块链+内容平台之所以火爆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对财富自由的幻想。
iveryone明显的缺少这样的因素,它弱化了经济奖励—我们看不见排行榜,看不见粉丝数,甚至看不见自己的文章到底赚了多少钱。
没有可以幻想的榜样,我们就像缺少领导的羔羊一样,迷失了方向—如果不能赚钱,我来这里是为什么呢?
币乎的思路似乎不一样:它非常强化经济奖励。
看看热门榜上的大V的文章,用人民币标注的过万的收益,多少人因此热血沸腾,希望自己能成为其中的一个。
虽然我们对此有些抱怨,但这其实是无关痛痒的,头羊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他们就像旗帜一样在前方挥舞。我们跟着走似乎就能看见希望的曙光。
造富的神话,才是人永恒的刚需。
这就是为什么币乎就算被人诟病再多,它其实也是个生存能力很高的产品。
第三:付费阅读并没有成为大众的习惯。
我们已经习惯于免费了。
我们可以在网上找到各种各样的资料,资讯,观点之类的文章,通通免费。
有人批评说,免费是一种互联网思维,而我们在做区块链应用的时候应该用区块链思维。
我不知道什么是区块链思维。但是我只知道,如果要我花钱去看一些普通人的观点,无病痛痒的呻吟之类的东西,我觉得不爽。
我会去犹豫,我会去思考,而一个产品让人犹豫,让人思考,实际上这是一种拒绝。
互联网用了十年的时间,让我们习惯于免费。iveryone指望在七天之内就改变这一切,是不现实的。
我曾经邀请过一个币乎的朋友来iveryone试一试。
但他说不要,他不看好。
他说币乎已经运营了半年,而且他模仿的模式steemit已经运营了两年。
我其实明白他的意思。
虽然我说了币乎,有这里或那里让人不满意的地方。但有时候挑货人才是买货人。
我们这些天天抱怨点赞机制不公平的用户,其实并没有走人。
第一,币乎满足的人对财富自由的梦想——抓住痛点
第二,大v们的凝聚力是非常强大的——头羊效应
第三,互相抱团取暖的点赞群其实就是创建了一个个的社区,为币乎贡献能量——网络效应
昨天看到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讲,iveryone到底是哪来的底气光靠一个看起来不怎么样的页面就能让用户心甘情愿的上缴收入,而不睁开眼睛看看Steemit其他应用在目前阶段都必须靠给用户点赞来推广市场?
言辞虽然激烈,但道理不是没有。
虽然iveryone有非常远大的前景,大家也都期待着他未来的更多新功能的上线。
但我觉得目前最重要的是,是要活下来,留住自己的第一只羊。
区块链内容挖矿领域可能在将来会出现更多新的模式,现在对于模式的探讨恐怕以后看来会是个笑话。
币乎和iveryone会不会从先驱变成先烈不好说,但我坚信着区块链内容挖矿的未来,所有人类创造出来的虚拟物品都可以成为资产,成为可以交易的商品。
有时候只要确认这个底层逻辑在就可以了,至于路在何方,我们边走边说。
我是朵朵的朵朵,一个内容挖矿(proof of brain)领域的小矿工一枚,愿和你一起分享同行路上的点滴,以及探讨内容挖矿的发展与未来。
本文由币需好文社区支持。如想加入社区请加微信:blockChain-8,币需好文社区诚邀每一位创作者加入!

网友评论